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葛晨  陈彦 《新闻世界》2013,(6):92-93
当下科教类电视节目主要以科技新闻、科技专题、科技访谈、益智类科教节目为表现形式。同时又分别以农业科技、军事科技、生活常识科普等方面内容进行展开。要让电视科教类节目不断提升质量,就需要从创新、真实、服务三方面逐步贴近、升级,从而让电视科教类节目更加实用和有看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科教电视节目为主题,探讨与其相关的编导艺术。首先结合我国科教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艺术性、技术性、科学性的统一方面、电视艺术修养与专业创作能力方面、电视节目结构的把握方面、组织协调方面,以及悟性、灵性、创作激情方面,对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的艺术素养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策划技巧、新颖立意、表达逻辑缜密、讲故事方法方面论述了编导技巧。希望通过本文初步分析,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交流,同时,希望可以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应用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教类电视节目由于其内容和性质的特殊性,不能单纯地以收视率衡量其成败,需要建立多元的收视评测标准。为了获知受众对科教类节目的喜爱程度、差异和不足,需要通过受众对科教类电视节目的主观评测,了解受众对科教类节目的看法,从不同的指标维度评估科教片在受众意识中的  相似文献   

4.
科教类电视节目,顾名思义,是与科学有关的节目。从1998年中央电视台首个科教类栏目《走近科学》开播,到如今,我国电视科教节目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这类节目却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除了节目在非黄金段时间播出、受众人群定位不鲜明等因素外,节目自身的可视性也不高。因此,如何做好电视科教节目,更好地发挥其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平台作用,需要电视工作者们认真探讨研究。笔者认为对  相似文献   

5.
科教电视节目娱乐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锋 《视听界》2007,(6):91-92
近年来,随着美国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等优秀海外科教电视节目的引入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一批优秀栏目的播出,科教节目日益成为我国电视收视中的一大亮点。所谓科教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细致考察科教电视节目娱乐化在当前社会语境中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并思考其利弊得失,对科教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和电视媒介的良性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青 《东南传播》2013,(9):74-76
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发现档案》栏目2007年至2009年度选题取材与收视率间的关系,探讨了科教类节目制作中选题取材的方向与标准,提出了此类科教类电视节目选择题材时的策略,并提出了该类节目一般性的制作原则,为同类型科教类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薛国梅 《现代视听》2012,(10):34-36
《走进科学》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类电视栏目,本文以其为例,对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叙事特色进行探索,重点从叙事主题,叙事方式,叙事话语平民化等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叙事特色,希望能对我国科教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科教节目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节目质量好坏关系重大,编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简要叙述了科教节目的定义,阐述了科教电视节目的要求,分析了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的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运用电视进行科学传播已历经数十年,近年来,除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覆盖全国外,全国有二十几个电视台都宣称拥有科教频道或科教栏目。但是我国科教电视节目“叫好而不叫座,普遍而不普及”的尴尬现状,以及收视率低、影响力小、收视范围窄等诸多现象,至今仍然困扰着广大研究者和创作者。有鉴于此,笔者围绕“真、善、美”三大价值核心,从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的实证研究入手,希望能找到我国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尤其是科教电视节目时的收视特点,为探寻我国科教电视节目的创作提供依据。调查说明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人类价值体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中,科教节目可谓一枝独秀。随着科教在当代社会中作用的日益彰显和公众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科教电视节目正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社会调查表明,我国公众已经开始认识科学,希望提高科学素养,增长自己的知识。电视是平民大众的媒体,电视科教节目是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启发诱导观众的科学思想的有效工具,在今天,电视仍然肩负着提高大众文化科学素质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余建清 《新闻知识》2007,(11):60-62
《百家讲坛》,这个与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的栏目,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却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可以说,《百家讲坛》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张静 《新闻传播》2004,(3):51-51
电视传媒传播的科技节目已经成为少年儿童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笔者作为少儿电视节目的编导,在制作少儿科技节目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如何制作好少儿电视科教节目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一、央视科教频道:坚守"三品"、拒绝低俗电视观众真正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权衡取舍中,我国电视频道应该如何抉择?央视科教频道的频道定位和发展战略给了我们有  相似文献   

15.
电视科教栏目是我国产生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类电视栏目,对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电视节目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观众欣赏需求的变化,电视科教栏目面临全新的挑战一些科教栏目主动适应环境,创新求变,探索出了新的发展出路.本文通过阅读文献、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电视科教栏目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对科教栏目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邹阳阳 《青年记者》2012,(14):31-32
农业科教电视节目,是以农民为主要收视对象,传播"三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传递农业经济信息为主的一类电视节目,①它属于科教电视节目的一种.自古以来以农为本,高质量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国家在任何时期都要力抓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7.
据近几年上星科教节目各季度收视率变化趋势来看,国内卫星电视科教节目竞争力同其他形态电视节目相比正在逐年下降,但同时发现93%以上的观众非常想看科教节目。这一尴尬的调查结果表明,电视科教节目存在着广阔的受众空间。电视科教节目的话语分析,对于弥合传受之间的断层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程宏玲 《青年记者》2016,(29):43-4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种闻所未闻的疾病铺天盖地朝人们涌来,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成为“富贵病”.健康问题受到大家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健康类科教电视节目也登上各大卫视和地方电视台.科学知识具有严谨抽象的特点,娱乐性先天不足,而要把大量的医学术语、专业内容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新知识,创作难度非常大.所以,好的科教电视节目必须经过“再创造”.综观各大卫视和地方电视台的健康类科教电视节目,栏目形态和栏目运作机制大同小异,但在内容和形式的“再创造”上各有所长.本文以CCTV-10的《健康之路》栏目为主,结合一些省级卫视或地方台的栏目,综合分析健康类科教电视节目“再创造”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走近科学》作为央视科教频道的主打节目,近10年来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电视节目,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该节目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观众,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走近科学》为什么能够受到观众的  相似文献   

20.
提高电视科学节目的可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刚 《新闻前哨》2008,(9):60-60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行业中,如何提高科学类电视节目的可视性,使之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能够留住观众.成为电视人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