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研究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特性为目的,选用所搭建低频太赫兹雷达测试系统,并借助于标准目标法开展了有关太赫兹雷达粗糙铝盘散射截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小角度散射中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随散射角的增大变化比较明显,在散射角超过5后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随散射角的变化趋向缓慢,但当散射角超过12后探测信号的强度已衰减到无法测量,在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测试中没有出现微波雷达散射截面的大小随散射角的变化而剧烈振荡的现象;将测试结果与同尺寸微波、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结论:在0附近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数值比同尺寸微波雷达散射截面的数值要小两个数量级,但比同尺寸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数值要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雷达舱和天线罩的电磁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标散射问题中,雷达舱和天线罩的散射机理有极大相似之处。在该类散射问题中,电磁波进入腔体时首先在整流罩上进行反射和折射,电磁射线进入雷达舱和天线罩后入射于天线上,天线反馈电磁射线,电磁射线透过介质罩形成了散射电磁波。对射线入射于非金属目标的轨迹分裂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解决方法,并用射线方法计算了该类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球型目标在微波、红外、太赫兹等不同波段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深入探讨,利用电磁波理论和红外辐射理论得到了理想金属球的微波雷达和朗伯球的激光雷达的散射截面的数学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球型目标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指出选用理想金属朗伯球体的目标作为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标准体,提出了“中值加权修正”的研究方法,并对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给予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球型目标在不同波段的雷达散射截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球型目标在微波、红外、太赫兹等不同波段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深入探讨,利用电磁波理论和红外辐射理论得到了理想金属球的微波雷达和朗伯球的激光雷达的散射截面的数学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球型目标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指出选用理想金属朗伯球体的目标作为太赫兹雷达散射截面的标准体,提出了"中值加权修正"的研究方法,并对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给予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殷晓星  王群  洪伟 《现代雷达》2007,29(1):6-8,19
根据雷达方程中雷达散射截面参数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可以将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看成为反射面天线的分析模型,用该模型估算了任意形状平板导体目标后向雷达散射截面,分析了亚毫米波频段使用雷达散射截面参数的适用条件,提出了亚毫米波频段雷达方程中应用雷达散射截面参数的限制条件,给出了平板导体在目标近场条件下,目标实际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对应情况下平面波照射时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复杂目标后向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计算与缩比模型测量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良超  吴振森  邓蓉 《中国激光》2005,32(6):70-774
研究了复杂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与电磁波段雷达散射截面的差异,提出使用可视化技术计算复杂目标后向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流程框图,并使用该技术对某飞机全尺寸模型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按缩比关系换算,得到了1:8缩比模型的散射截面。利用标准板定标法,在外场环境对1:8缩比模型进行了实际测量,获得了缩比模型散射截面的实验数据。对计算数据与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目标主要散射方位,理论计算和测量结果一致;通过缩比模型的测量可以获取全尺寸目标的激光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7.
穆欣 《现代导航》2016,7(5):377-380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宽带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的电磁超表面。该电磁超表面一面印制有周期性的金属贴片,另一面为金属面。由于每个金属贴片均会影响反射电磁波的相位,不规则尺寸排列的金属贴片会引起不规则反射相位的反射波,反射能量将在空间分散,这样对比金属平板实现了在 9.5GHz~13.5GHz 频率范围内 2~10dB 的 RCS 减缩。  相似文献   

8.
雷达目标的散射截面值随目标的形状、大小、电磁波的波长和传播方向而变。本文给出了简单外形导电面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随这些参量改变的一般表示式。利用这个表示式,可从不满足尺寸或波长缩比条件的模型测试值推算原型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值。  相似文献   

9.
雷达目标的散射截面值随目标的形状、大小、电磁波的波长和传播方向而变。本文给出了简单外形导电面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随这些参量改变的一般表示式。利用这个表示式,可从不满足尺寸或波长缩比条件的模型测试值推算原型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改进的物理光学(PO)法来计算远场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这种方法通过严格的积分变换,经过详细推导,给出了目标单站RCS表达式,可以有效地处理任意外形的纯导体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问题.通过Stokes变换,传统PO表达式中面积分转换为线积分,使得计算效率明显提高.通过一个金属圆形平板和一个金属三角板的算例演示,验证了新方法和PO的精度是相当的.最后,还展示了一个3维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水平电偶极子在涂敷介质层的导电基底上激起的场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水平电偶极子在涂敷介质层的理想导电基底上激起的电磁场进行了讨论。获得了包含磁型波分量和电型波分量的场的解析表达式,并对磁型表面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计算,分析表明,当满足一定捍,磁型表面波才能被激励,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是此文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更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探讨了CVD金刚石材料在宽带毫米波螺旋线行波管中的应用,研究了两类非杆状新型CVD金刚石夹持的螺旋线高频结构,利用MAFIA分析了它们的色散特性、耦合阻抗和衰减常数,与传统的矩形BeO夹持杆和矩形CVD夹持杆高频结构进行了对比,最后将这两类新型高频结构替代国内某毫米波行波管(26-40GHz)中的矩形BeO夹持杆螺旋线高频结构,利用宽带大功率行波管CAD集成环境中的注波互作用模块分析了其大信号工作特性。结果表明,分立CVD金刚石夹持高频系统兼顾了超宽带和大功率,同时由于金刚石直接和螺旋线及金属翼片大面积接触,该结构还具有极好的散热能力,是一种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高频结构。  相似文献   

13.
"星光Ⅱ"驱动铝靶产生热波、冲击波和稀疏波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星光Ⅱ”上 ,使用三倍频激光打三种厚度 (6 ,10和 2 0 μm)的铝介质平面靶 ,采用光学条纹相机记录冲击波图像 ,对热波和稀疏波进行测量 ,同时开展冲击波、热波和稀疏波三波相互作用规律的初步研究 ,采取多种措施成功地观测到冲击波在前、辐射热波在后、稀疏波更晚的三波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14.
垂直电偶极子在有介质导电平面上激起的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分析研究了垂直电偶极子在介质涂敷的理想导电平面上激起的电磁场 ,获得了场分量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 ,垂直电偶极子在介质涂敷的导电平面上激起的电磁场可分解为直达波、反射波、侧面波和吸附表面波。其中吸附表面波在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数介于在空气层和介质层中传播波数 k0 与 k1之间 ,其幅度按ρ-1/ 2 规律衰减 ,在垂直于介质层方向则以指数规律衰减。文中导出的直达波、反射波、侧面波项则与文献 [1 ]中的结果完全一致。当介质层较厚时 ,由于表面波与侧面波相加的结果 ,总场将发生明显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在多种波形发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宏 《现代电子技术》2003,(3):13-14,18
介绍了基于80C51单片机产生几种基本波形的方法。采用微处理器兼容的14位数模转换器MAX7534,高速,稳定,具有良好的线性。用户通过按键选择输出需要的波形,波形精度能够满足一般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电磁波有效接收必须满足重要条件:同频(或同频段),较大方向共线和电场E珝收发有公共取向部分——最后一点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概念:极化。从本质上讲,电磁波极化特性是产生波空间各向不同性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最一般的椭圆极化波着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椭圆参数α,a和b的定量关系。线极化和圆极化均为问题的退化情况。文中还讨论了各种极化波的转换与分解,并强调极化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声光耦合原理,对静磁波与声波互作用的理论机制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获得了最大相互耦合条件。  相似文献   

18.
垂直电偶极子在涂敷介质导电平面上激起的场Ⅱ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垂直电偶极子(VED)在涂敷介质层的非理想导电基底上激起的电磁场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便于计算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讨论了毫米波在雾和云中的传播特性及受到的影响 .并通过毫米波雷达性能模型 ,模拟出了毫米波回波的性能曲线  相似文献   

20.
垂直电偶极子在负折射媒质中激起的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讨论了垂直电偶极子在由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为负数的介质和普通介质组成的均匀半空间中激起的电磁场,得出了场分量完整的方便计算的解析表达式。从中可以看出,当二种介质中有一种是负折射介质时,沿介质分界面传播的波除了以往所熟知的侧面波以外,还存在表面波.此种表面波沿分界面传播的波数比波分别在两种均匀媒质中传播的波数小,是一种“慢波”.当两种介质无损耗时,其沿径向传播的幅度以1/ρ^1/2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