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分析输液室易于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通过对输液室2003年前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果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2003~2004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为96%。结论有针对性地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从管理、护理人员、患者等方面分析,并针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通过改变服务理念、优化输液护理服务流程、增加并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等化解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5年36例护患纠纷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2016年护患纠纷的例数下降至2例。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优质的护理服务,扎实的护理技能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18-1218
目的:为了有效地防范输液过程中的护患纠纷,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容易造成患者误解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由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达99.8%。结论:认真分析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纠纷的常见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地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起小儿静脉输液护患纠纷的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4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患儿32例,回顾性分析发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根据登记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小儿静脉输液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50.00%)、护患沟通不足(21.87%)、患儿及其家属因素(15.63%)、其他因素(12.50%)。结论:通过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爱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27-3227
目的 探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如何防范.方法 针对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 门诊输液室通过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柯玲 《当代护士》2013,(12):182-183
总结了儿科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护理纠纷类别包括护患沟通不足、护士服务态度淡漠、护理操作技术不过关、就医环境欠佳等,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完善医院管理、改善输液室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患沟通等。认为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总结、分析采取防范纠纷对策,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满意度,树立医院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8.
黄志芳  黄斌英 《全科护理》2013,11(23):2178-2179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输液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干预措施。方法:通过风险回顾、风险评估及原因分析,实施干预措施。结果: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护理风险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缺陷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儿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和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急诊科发生的小儿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急诊儿科护理纠纷率降低.结论 通过对急诊儿科护患纠纷原因的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防范措施,加强护士质素教育培养,可大大地减少急诊儿科的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设置妇产科专职健康护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丽  唐毅  王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928-2930
目的了解设置妇产科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9—11月入院的797名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常规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将6-8月入院的805名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事件投诉及纠纷数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投诉、纠纷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2,289.4;P〈0.05);两组医生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4,P〉0.05)。结论设置妇产科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利于患者心理疾病的早期干预,有效缓解医患冲突,提高患者满意度,一定程度上融洽了医护关系,拓展了护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护士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对疝气手术患儿睡眠质量及配合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比较2组患儿睡眠质量、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F组间=14.051,P<0.001);配合度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Z=-2.646,P=0.008; Z=-2.499,P=0.012)。 结论 抚触护理应用于疝气手术患儿效果满意,可提高患儿睡眠质量与配合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探讨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方法。方法对165名在职护士采用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探讨其压力的相关因素,护理部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压力,维护其群体心理健康。比较新的管理办法实施前后护理压力源、患者满意度及护患纠纷的变化情况。结果新的管理办法使护理压力源由原来的58.43%下降至48.76%。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2.80%上升至94.70%。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护患纠纷由原来的0.50%下降至0.01%。结论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控制护理风险,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热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角色定位理论,从确定角色、设计形象、特色服务和不断调整4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结果引进角色定位理论前后护理服务质量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人满意度由93.6%上升为99.3%;护理投诉由0.2‰下降为0.03‰;护理纠纷率由0.07‰下降为0.01‰,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血意义。结论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使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护士整体形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对优质护理服务期望的调查,分析患者期望的优质护理服务,以便于推进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20例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满意度调查及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总结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期望。结果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和基本护理操作得到广泛肯定,调查结果的满意度较高,患者认为护士态度和蔼的有286例(89.38%),认为护士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的有262例(81.88%),认为在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康复期热心护理的有269例(84.06%),认为能及时处理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的有290例(90.63%),各项工作态度和基本护理操作满意度较高,而在护患交流沟通方面的满意度显得相对较低。无陪护护理的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64%,较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的住院患者满意度的94.17%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15,P〈0.01)。结论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切实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与患者的期望有密切的相关性,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缺陷,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孙元美 《现代护理》2006,12(5):488-490
目的调查分析当前发生医疗纠纷的现状、护患双方的态度、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对有关医疗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对江苏省5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发放调查表409份,由护理人员自愿填写,回收且资料完整进入统计的378份,占总发放数92%。结果调查表明患者与护士发生医疗纠纷的现状分别为:护士被骂占47.88%、被打占5.02%,发生纠纷占13.2%。护理人员对发生医疗纠纷的认识分别为:主要责任医患双方。主动沟通可以有效的减少矛盾。处理医疗纠纷最佳时间在萌芽状态。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前3位分别为:患者对医疗费用不满,缺乏与患者沟通交流,违反操作常规。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分别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不执行占2.65%,医务人员是不是医疗事故的主体,回答是的占48%。护理人员对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程度:护士未取得执业证书回答不可以执业的仅占11.64%,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母婴保护法》者分别为:60.23%、44.71%。结论医疗纠纷其构成复杂,形式多样,加强护患沟通,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加强风险管理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有利于减少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7.
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年来本院急诊信息系统在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应用急诊信息系统前后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实施急诊信息系统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应用急诊信息系统保证了护理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实施护理住院总值班会诊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住院总值班会诊制的做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护理住院总值班小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值班期间负责全院护理会诊,帮助科室解决中午、夜间及节假日的护理疑难问题。结果共解决了护理疑难问题347例次,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实施护理住院总值班会诊制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选取了本院妇产科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一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一组给予细节护理管理,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5.45%(3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3.64%(2例),各项数据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2744/3.9600);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53例),高于对照组的81.82%(45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9864)。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妇产科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识别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风险管理对策,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得出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