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的冠心病临床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22例静息心电图正常及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脂血症86例(70.5%),高血压病56例(50%),糖尿病36例(29.5%),吸烟69例(56.6%).冠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占57.4%(70/122),2—3支血管病变占42.6%(52/122)(P<0.05).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多见,占55.7%(40/70),71.4%(50/70)单支血管病变狭窄为50%—74%.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多见,占55.2%(21/38);2-3支血管病变52例中42例(80.8%)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41.2%(49/122)有侧支循环形成.结论:冠心病患静息及运动心电图正常与单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较轻,2—3支血管病变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及有良好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崔霞  薛伟 《四川医学》2011,32(3):426-427
目的通过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探讨心电图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40例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病史而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及三支血管病变组,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显示,3支血管病变者47例(33.6%);2支血管病变66例(47.1%),单支血管病变者27例(19.3%)。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与狭窄程度较轻和有良好的侧支循环有关。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变程度增加。对有心前区不适的患者,应根据病史、心前区不适发作特点等作出初步判断,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3.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判断预后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8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同期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部分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并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子.结果若以冠脉造影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诊断标准,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0%、特异性30.0%、准确性56.4%、假阳性率43.6%和假阴性率22.7%;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别、运动前的静息心电图、运动量等;冠脉狭窄≥50%患者的年龄、男性所占比例、存在典型胸痛以及≥2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冠脉者;在冠脉狭窄≥50%的患者中,1支、2支和3支冠脉病变者平板运动试验所达METs值、异常ST段出现时间或持续时间、ST下移最大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多数(70.2%)冠脉造影为轻中度冠脉病变者也存在≥2个主要危险因子,近半数(44.7%)存在典型胸痛;血管内超声显示26例冠脉造影为轻中度冠脉病变者有39处病变,33处病变属于偏心性斑块和软斑块,7处病变面积狭窄率超过50%;若轻中度冠脉病变结合阳性运动试验结果或典型胸病症状或≥2个主要冠心病危险因子为标准来诊断冠心病,则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同前,但准确性增加到70%左右.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特征、典型胸痛或主要危险因子分析能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多项指标能判断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和估计预后,了解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原因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常规静息心电图ST改变和平板运动试验的关系,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例行冠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规静息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高血脂26例(40%),高血压19例(29%),吸烟20例(31%),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静息心电图正常,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但冠状动脉造影都存在着单支或双支甚至三支病变.结论 如果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高度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应及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213例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显示,3支血管病变者71例(33.3%);2支血管病变者103例(48.4%);2~3支血管病变者174例(81.7%);单支血管病变者39例(18.3%)。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有心前区不适的患者,不能仅凭心电图正常,轻易否定冠心病诊断,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280例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显示,3支血管病变者94例,占33.6%;2支血管病变者132例,占47.1%;2~3支血管病变者226例,占80.7%;单支血管病变者54例,占19.3%。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有心前区不适的患者,不能仅凭心电图轻易否定冠心病诊断,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陈世蓉  赵超美 《西部医学》2006,18(4):395-396
目的评估心电图、运动平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症状疑诊冠心病的病例60例,每例患者均在2个月内做心电图、运动平板及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对照。结果在心电图阳性1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8例,心电图阴性4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22例;在运动平板试验阳性38例中冠脉造影阳性31例。冠脉3支以上严重病变的运动时间、运动量较1、2支病变和非冠心病小,运动达阳性时平均心率低。结论普通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低,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高,其运动时间、运动量和最大心率值对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心率的快速增加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45例进行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胸痛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中又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对比分析各组平板运动试验开始后第1分钟心率的增加量(AHR1ninute).结果:冠心病组AHR1ninute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着冠脉病变严重度的增加AHR1ninute逐渐增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AHR1ninute与ST段压低值及冠脉病变严重度均呈正相关(r=0.252,0.470,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AHR1ninute增大,△AHR1ninute可作为反映心肌缺血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用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显示2~3支血管病变28例(65%),其中22例(79%)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占50%;单支血管病变15例(35%),前降支占60%,73%单支血管狭窄程度为50%~74%。结论对临床疑为冠心病患者,即使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也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冠心病心绞痛而心电图正常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解剖特点.方法对325例冠心病心绞痛而心电图正常患者的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病变.其中合并钙化77例(23.6%);合并溃疡21例(6.4%);合并血栓12例(3.6%);合并夹层6例(1.8%);瘤样扩张病变9例(2.7%).2~3支血管狭窄病变251例(77.2%);单支血管狭窄病变67例(20.6%).251例2~3支血管病变中212例(84.5%)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累及前降支和右冠脉者多见,占48.4%(78/161).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多见,占47.8%(32/67).83.6%(56/67)单支血管狭窄为50%~74%.左主干狭窄7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而心电图正常者与其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临床上有心绞痛表现而心电图正常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作用。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患者8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5例中,运动试验阳性23例(真阳性),阴性12例(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51例中,运动试验阳性14例(假阳性),阴性37例(真阴性)。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7%,特异性为72.5%,准确性为69.8%。平板运动试验强阳性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81.3%。往往在低运动量时出现阳性改变者真阳性率高;运动量不足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结论: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时,应综合分析患者运动量的高低、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等,以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蒋敏  王明新  严华 《吉林医学》2011,(34):7224-7225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脉造影的结果,评价无创TE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分析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检查的93例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TET检出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7.5%,特异性为44.8%,准确度为77.4%,并分析患者病变程度、年龄、性别对TET结果的影响。结论:TET具有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等优点,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其价值较静息心电图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48例不典型胸痛及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别在冠脉造影检查前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率上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以及心电图检查相比,平板运动试验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活动平板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冠心病患者和23例对照组分别用活动平板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分组检测。结果 对照组23例,运动心电图阴性19例,阳性4例:1~2支病变组32例,运动心电图阳性28例,阴性4例;3支病变者18例,运动心电图均呈阳性;活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敏感性86.96%,特异性90.48%,准确性90.91%;运动时间、平均最大心率、最大METs等对诊断及病变程度的判断有一定帮助。结论 活动平板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安全可行,是目前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作用。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患者8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5例中,运动试验阳性23例(真阳性),阴性12例(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51例中,运动试验阳性14例(假阳性),阴性37例(真阴性)。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7%,特异性为72.5%,准确性为69.8%。平板运动试验强阳性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81.3%。往往在低运动量时出现阳性改变者真阳性率高;运动量不足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结论: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时,应综合分析患者运动量的高低、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等,以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单独与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后2周内完成Holter和TET检查,间隔2周以上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阳性率以及单用Holter或TET与联合检测对血管病变的敏感性。结果:单用两种方法对各种数量冠脉病变检出敏感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4.4%。结论:两者联合检测冠心病能做到无创、简单、安全,在保证诊断敏感性的前提下,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胸痛患者中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男性组、女性绝经前组、绝经后组运动平板假阳性率的差异。方法运动平板试验均采用Bruce方案,使用美国GE公司CardioSys-CE-0459运动平板机。对268例临床有胸痛症状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诊断为冠心病。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男性组(146例)、女性绝经期前组(39例)及绝经期后组(83例)运动平板试验的假阳性率。结果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176例(65.67%),其中男性105例,女性71例;冠脉造影阴性者92例(34.33%),男性41例,女性51例。女性绝经后组〔30.12%(25/83)〕与男性组〔28.08%(41/146)〕比较,运动平板的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428),绝经前组〔66.67%(26/39)〕与男性组(28.08%)及绝经后组(3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3,P=0.000;χ2=14.57,P=0.000)。结论胸痛患者在冠脉造影前行运动平板试验筛查,阳性者再行冠脉造影可大大提高冠脉造影检查的阳性率。与绝经后组及男性组比较,绝经期前女性运动平板试验假阳性率较高,绝经后女性与男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和分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对115例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7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60例,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71.4%,符合率为78.3%,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69.8%。TET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安全的无创诊断方法,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尤其对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