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树鼩侧脑室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星形胶质细胞及成熟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GFAP和Neu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树鼩大脑皮质和海马CA1、CA3、DG区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熟神经元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树鼩额叶皮质和海马区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海马(P<0.01)和皮质(P<0.05)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树鼩额叶皮质和海马区NeuN阳性成熟神经元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树鼩海马CA1、CA3区(P<0.05)和额叶皮质(P<0.01)NeuN阳性成熟神经元明显多于模型组。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抑制Aβ_(1~40)引起的树鼩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减轻Aβ对成熟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树 2 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1型糖尿病组。小量、多次链脲佐菌素注射可诱导树产生 1型糖尿病 ,其 β细胞损伤与胰岛中细胞凋亡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1型糖尿病树鼩骨骼肌病变及其发病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树鼩骨骼肌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n=8);STZ糖尿病成模组9只(B组),糖尿病未成模组5只(C组)。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股二头肌形态学变化,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肌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Bcl2、Fas、FasL、caspase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B组肌纤维普遍萎缩,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小于A组(2.49±0.47μm2vs3.79±0.40μm2,P<0.05)电镜下B组肌组织呈灶性肌丝溶解,肌质膜呈锯齿状突起,部分线粒体嵴断裂、基质溶解或空泡化。肌膜下线粒体密集成群、排列紊乱和形态异常。肌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多并呈块状边集。肌组织微血管内皮伸出许多伪足,内皮增厚、管腔狭窄。微血管基底膜无明显增厚。B组肌组织对Bcl2、Fas/FasL和caspase3均呈阳性表达,A组和C组仅对FasL呈弱阳性表达。结论骨骼肌纤维普遍性萎缩、灶性肌丝溶解、肌质膜异常突起和线粒体损伤是T1DM树鼩骨骼肌病变的主要特征,骨骼肌组织中细胞凋亡通路激活可能是糖尿病肌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离体培养树鼩肝细胞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峰  王素美 《肝脏》2008,13(3):230-231
本研究以树鼩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两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然后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阳性血清直接感染原代培养的肝细胞,观察树鼩肝细胞对HCV的易感性,旨在建立较为实用的细胞感染模型,为深入研究HCV感染细胞的复制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为了分离得到可以应用于树鼩建立人类心血管病理、毒理细胞模型的纯度较高、活力较强的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方法 使用差速贴壁1.5 h纯化心肌细胞进行培养,并比较5-溴-2-脱氧尿苷、阿糖胞苷及TGF-β抑制剂的纯化效率以获取最适纯化方案,培养过程在37℃、5%CO2条件下进行。使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确定方法可行性。利用α-横纹肌肌钙蛋白(α-SA)及心肌肌钙蛋白I(Tn I)对树鼩心肌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鉴定,利用波性蛋白(Vimentin)对树鼩心肌成纤维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达到鉴定目的。结果 原代培养新生树鼩心肌细胞生长良好。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10d左右的心肌细胞可以基本完成局部融合并有伴细胞搏动。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心肌细胞活力可以在最少15d内保持良好水平。细胞鉴定结果显示树鼩心肌细胞α-SA免疫组化呈阳性,Tn I免疫荧光鉴定呈阳性,心肌成纤维细胞呈阴性,符合一般心肌细胞特征;心肌成纤维Vimentin免疫荧光结果呈阳性。结论 分离纯化得到的树鼩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纯度较高、结构完整并具有相对较高的细胞活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可以应用于树鼩建立人类心血管病理、毒理细胞模型的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6.
β细胞凋亡的主要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细胞凋亡是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但1型和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有所不同.Fas配体、穿孔素和颗粒酶、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和NO在1型糖尿病的β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应激、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2型糖尿病的β细胞凋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树鼩在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时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链脲佐菌素(STZ)55mg/kg空腹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树鼩模型,一周后通过光化学反应诱导局部血栓性脑缺血。将树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脑缺血组,糖尿病加脑缺血组,并设假手术对照组,每组8只,用多导生理仪观察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与舒张瞬间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收缩动脉压(SAP),舒张动脉压(DAP)及心率(HR)。并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缺血组LVSP、+dp/dtmax下降(P<0.05),-dp/dtmax明显下降(P<0.01),LVEDP升高(P<0.05);糖尿病组-dp/dtmax下降(P<0.05),LVEDP明显升高(P<0.01)。与脑缺血组相比,糖尿病加脑缺血组LVSP、+dp/dtmax降(P<0.05),-dp/dtmax明显下降(P<0.01),LVEDP升高(P<0.05)。脑缺血组和糖尿病组心肌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心肌肌原纤维间水肿,一些肌原纤维可见收缩小带形成,部份线粒体固缩,部份线粒体肿胀。糖尿病加脑缺血组树鼩可见:大部分线粒体固缩,部分线粒体肿胀、嵴溶解,心肌纤维较多收缩带形成,间质充血水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见较多空泡。结论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伴有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糖尿病急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存在胰岛B细胞损伤。多数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B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破坏而导致其不可逆损害。而2型糖尿病患者被诊断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约为正常人的50%,其后更以每年4%~5%的速率持续下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胰岛B细胞功能不全是糖尿病发生的前提,保护糖尿病患者残存胰岛B细胞功能有助血糖的良好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9.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β细胞的凋亡从免疫系统识别机体细胞和外来入侵者的功能发生紊乱开始,β细胞就像任何其他的外来物质一样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所以治愈1型糖尿病也围绕着阻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和修复已受损的β细胞上。 途径一:修复免疫系统 要预防1型糖尿病发生或是阻止1型糖尿病的进展.我们必须要从免疫系统这个”病根”上入手。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B细胞去除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调节性B细胞是近来研究发现的一群具有免疫负向调控作用的B细胞亚群.在1型糖尿病中存在调节性B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探索调节性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将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为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树鼩最佳养殖环境及条件。方法详细记载实验室养殖树鼩的体重变化,饲养环境,分笼时间,受孕,分娩等情况,比较分析其最佳的养殖条件。结果通过各种饲养条件的比较,如繁育种树鼩的选择,条件的选择,饲养方式的优化,垫料的选择及饮食的标准化等,均有助于改善树鼩的养殖状态。结论实验室环境内,通过条件优化,近距离观察树鼩有助于树鼩品系的优化改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中缅树鼩常见病原细菌携带情况。方法通过病原体分离培养、系列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和核糖体16s rDNA分型技术对树鼩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树鼩肠道和体表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雷菌,未分离到沙门氏菌、志贺菌、克雷伯菌和产气杆菌。结论树鼩携带多种病原菌,建立树鼩病原菌的检测方法是树鼩实验动物化和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治疗的革新-β细胞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特征都是β细胞量的减少及其分泌功能紊乱.通过促进β细胞复制来增加β细胞量可能将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革新.本文着重探讨调控β细胞复制药物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树鼩大便中腺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电镜(EM)技术,从不含轮状病毒的野生成年云南树鼩(Tupain belangeri chinensis)大便中检出腺病毒的实验研究结果。从90份样品中检出12份含腺病毒,阳性率为13%。这些腺病毒DNA的电泳图型类似于肠道腺病毒。电镜检查7份PAGE阳性的样品,证实全都含有典型腺病毒颗粒。这些腺病毒具有低滴度的凝聚人“O”型、“B”型红血细胞以及猴和树鼩红血细胞的作用。作者认为这些腺病毒可能是树鼩自身的肠道腺病毒。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胰岛β细胞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β细胞量受到新生、增殖、凋亡和细胞体积变化等机制调节.1型和2型糖尿病均存在着胰岛β细胞理的减少,诱导β细胞再牛、抑制β细胞凋亡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从流行病学观点出发,对亚周期型马来布鲁丝虫(Brugia malayi)、周期型马来布鲁丝虫、彭亨布鲁丝虫(B.pahangi)、树鼩布鲁丝虫(B.tupaiae)及班氏吴策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的微丝蚴一些形态上的差别进行了观察。亚周期型和周期型马来布鲁微丝蚴分别取自泰国南部陶公府和春蓬地区的人血;彭亨布鲁微丝蚴取自保种的猫血;树鼩布鲁微丝蚴属于白天周期型,取自泰国西部北碧捕来的普通树鼩(Tupaia glis);周期型和亚周期型班氏吴策微丝蚴分别取自斯里兰卡和泰国北碧的人血。将取得的血液分别制成厚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缅树鼩(Tupaiabelangeri, Tree Shrew)自然感染5种高致病性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的血清流行病学,以探讨人腺病毒感染树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测定34份树鼩血清对Ad3、Ad4、Ad7、Ad14和Ad55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4种B组腺病毒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及中和效价较E组4型的大,阳性率由大到小依次为:Ad14(55.88%)、Ad3(47.06%)、Ad55(29.71%)、Ad7(14.71%)、Ad4(8.82%),树鼩血清主要表现为Ad3、Ad14和Ad55混合型多价抗血清。结论 中缅树鼩可自然感染5种人腺病毒,有望以树鼩为实验动物,建立一种成熟的人腺病毒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参与了胰岛β细胞凋亡,很多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可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MAPK也可通过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水平而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探索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为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胰岛β细胞的数目减少和(或)分泌功能障碍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β细胞凋亡异常增多及β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障碍是导致β细胞数目减少的重要原因。有效抑制β细胞凋亡,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总量,将为2型糖尿病防治开辟新途径。因此,减少β细胞凋亡、促进β细胞的增生、分化,增加β细胞数量的治疗方法将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重点。近年研究发现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Exendin-4(Ex-4)能够刺激β细胞新生和增生、抑制β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于是,GLP-1和Ex-4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Ex-4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胰岛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1、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有所不同。在1型糖尿病中,胰岛β细胞主要通过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及颗粒酶B途径发生凋亡,而在2型糖尿病中,线粒体途径是胰岛β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多种细胞因子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调节相应基因表达,进而调控胰岛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