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慧 《视听纵横》2002,(5):106-107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恢复与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开始壮大起来,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法制栏目的电视台已超过150个,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也逾百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走势。在如今社会对法律有着迫切需求,法制节目备受关注的时刻,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理性地思考我们该如何说“法”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去年,张小琴三喜临门:获得全国第五届“金话筒”金奖;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调到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调查”节目。张小琴从小天资聪慧,她15岁上大学,22岁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先是在《山东文学》杂志社当编辑,长达8年时间。从1993年起担任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的主持人,1996年获“金士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社教类金奖。《道德与法制》栏目是山东电视台和全国法制节目中惟一一档连续播出14年的名牌栏目,目前该栏目已连续8年获得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1997年,张小琴同时担任全国普法办公…  相似文献   

3.
笔者是一位从事电视法制报道的记者兼主持人,从法制报道的实践看,法制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有一般主持人所具有的品质外,同时还要具有法制报道的个性特色。要成为一个法制节目主持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法制节目主持人要有独特的形象气质主持人所依托的大众传媒机构是一个系统,节目制作中的各个环节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的要素,主持人是其中的一个要素。法制节目与其他电视社教节目一样,必须具有可视性,并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这就决定了法制节目主持人必须按栏目的整体风格和宗旨调整自己的形象,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不靠漂亮的外表…  相似文献   

4.
在法制板块栏目的主持中,主持人应如何在保持节目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在各小栏目中实现节目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对于法制新闻板块类节目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许多主持人认为只要抓住主持人节目的形式特点就可以了,不用再因各栏目形式的不同而去细化内容表达。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往往就会出现播报要闻时,习惯性地加入语气词,认为这是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结果往往造成一条严肃的法律新闻被播成了邻里之间串门唠家常的小事,失去了法制新闻固有的庄重性和政策性,同时,也影响了受众对于信息的关注程度。再如,法制新闻板块节目中评论性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电视台的主持人已经成为公众人物,好的主持人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在日常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大多是正襟危坐,同时主持人又是各自散落在不同的栏目之中,观众在日常节目中看到的只是某一个栏目的主持人。由于主持人的特殊职业特点,人们不仅关注他们对自身节目的主持,更有兴趣了解一个多侧面、立体化的主持人。针对观众的这种心理,电视台通过一个晚会.搭建一个主持人集体展示亮相的平台,思路是极富吸引力的。其优势有以下几点:其一,城市电视的很大的优势是地域优势,其节目的贴近性,与观众的近距离感,使其主持人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其二,  相似文献   

6.
然声 《声屏世界》2004,(8):42-43
对于法制新闻板块节目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许多主持人认为只要抓住主持人节目的形式特点就可以了,不用再因各栏目形式的不同而去细化内容表达。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薇  刘冰 《新闻传播》2007,(8):62-62
著名主持人和名牌节目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以为节目增光,一档名牌栏目也可以造就一批知名主持人;反之,不具备个性魅力的主持人则会使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节目走下坡路。因此笔者认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在电视节目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华强 《青年记者》2007,(14):133-133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新闻采、编、播的能力,更应成为一个栏目的主编人、主笔人、主播人,要通过对自己形象和栏目形象的准确把握,成为整个栏目的出镜代表,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将集体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将集体的成果组合在一起,制作出完善和谐的节目奉献给观众,这样的“全能型”新闻节目主持人才称得上合格的主持人。那么,我们将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水准、这种目标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节目主持人自然指的是掌握或处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有人说:“节目(栏目)办好了是主持人的成绩,办砸了是你无能。”这种把节目的成败完全归咎于个人的说法,实属偏颇,有失公允。因而,有的主持人感叹:“这碗饭不好吃。” 我认为要解决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以下这三方面入手。 A要有不断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主持人节目(栏目)实际上是由一个群体组成的,节目主持人只是其中的一员,只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座人物化的“桥梁”。这“桥梁”由许多人共同参与架设,每位主持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囊团为其…  相似文献   

10.
陈艳 《声屏世界》2005,(5):41-41
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主持人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