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自然分娩产妇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自然分娩产妇展开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促进顺利分娩的基础上,可极大程度上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分娩的386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总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4.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5.3%;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时应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分娩,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民勤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与观察组(24)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产妇,观察组则接受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也未见产妇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结论:以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护理产妇,可使其分娩成功率与新生儿的窒息率大大降低,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促进产妇满意度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何美宁 《中外医疗》2011,30(4):160-16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12月180例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2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娩疼痛强度等。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阴道撕裂率、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指导可以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腹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刘明星 《吉林医学》2014,(22):5047-5048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住院欲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资料,并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62例,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62例,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程时间、顺产比例、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产妇第一产程的平均时间、新生儿窒息、顺产比例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经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提高顺产比例,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忍受疼痛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探讨音乐联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顺产活跃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分娩的初产妇,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对B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程护理,a组在常规实施产程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和心理干预,对两组产妇活跃期、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a组产妇在活跃期、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明显优于B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联合心理干预在初产妇顺产活跃期产程缩短、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俊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06-4407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分娩的临床效应。方法:按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激励式心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可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对提高产科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04-2005年分娩的产妇1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沿用传统医学模式分娩,观察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显著缩短(P<0.05),剖腹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消除孕妇由于恐惧分娩对自身产生的过分焦虑不安、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减少分娩的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的开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减痛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足月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导乐分娩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呼吸减痛法,对照组仅实施导乐分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产程时间、疼痛耐受程度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在分娩期运用呼吸减痛法指导产妇,明显缩短产程,显著缓解产妇在产程中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产后出血显著减少。结论:呼吸减痛法在分娩过程中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在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70.0%(28/40)、90.0%(36/40),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陆健华 《中外医疗》2013,32(3):164-165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200例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下降,总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1)。结论认真做好产妇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稳定产妇情绪,发挥产妇主观能动性,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时艳华  曹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47-548
目的 探讨激励式的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20例,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照组120例,按一般医疗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法、产时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时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降低,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提高自然分娩率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分娩前对实验组进行全程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二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顺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4.
张晗  谷明 《中外医疗》2013,32(4):169-169,171
目的分析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246例初产妇,采取心理护理的设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观察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和不同护理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心理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和产后出血情况3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产期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减少,且对掺乎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良好且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至2015年在我院自然分娩的60名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名产妇,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产程观察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产妇根据不同的产程进度加以实行特殊的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的阴道撕裂,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概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的阴道撕裂,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实行心理护理能减轻或消除初产妇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能让初产妇在临产时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并为分娩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助产士提供助产护理对临床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分娩的孕妇共18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业的助产士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然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总产程、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分析,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助产士助产护理应用于临床产妇分娩工作中,可显著提高临床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36-4438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产妇心理护理指导对分娩以及孕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 208例单胎头位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产妇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指导。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程度、抑郁、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抑郁及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生期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和母婴健康,有利于减轻孕产妇分娩的痛苦,改善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前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与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临床具有可比性。结论对疤痕子宫再分娩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分娩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42例,均拟行自然分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产后疼痛、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产后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可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疼痛感及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事件的发生,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给自然分娩初产妇造成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总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结果给予研究组个性化心理护理后较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产后出血少、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产妇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较常规护理法优势明显,能起到较好的稳定产妇情绪的效果,进而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意外的发生,因此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