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以绿茶为原料,水为浸提溶剂,采用离子沉淀法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淀剂种类、沉淀剂用量、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的影响,优化了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以AlCl3为沉淀剂且m沉淀剂:m茶叶=1:5、溶剂用量m茶叶:m水=1:20、浸提温度为水浴75℃、浸提时间45min时,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为14.12%。  相似文献   

2.
朱鑫鑫  熊志勇  汪烈焰  王辉 《广东化工》2011,38(7):292+291-292,291
以绿茶茶末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用超声波协助法提取茶多酚,并通过改变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茶醇比),溶剂浓度等条件对产品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获得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最佳产率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gmin,料液比1:9,乙醇浓度60%。该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提取率高,省溶剂,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3.
张丹  樊娇  李鑫  鲁道旺 《广州化工》2013,(14):72-73,100
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以水为溶剂,采用回流浸提法对梵净山翠峰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次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次数2次,浸提率为27%。该提取工艺具有简便、经济、提取率高,值得工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从箬竹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探讨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相应的提取条件;利用UV 9200型分光光度计对提取产物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溶剂选择及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茶多酚提取的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5%,溶剂用量与箬竹叶用量之比为6~7倍(mL/g),提取温度55℃,萃取次数3~4次,提取时间4~5h,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0.68%。  相似文献   

5.
王昕  廖克俭 《当代化工》2012,(9):916-918
将有机溶剂提取法这一技术应用于提取绿茶的有效成分---茶多酚.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选择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取时间和有机溶剂的浓度作为考察因素,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的考察,每个因素选取4个水平.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温度65℃,洗提次数3次,有机溶剂提取时间35 min,有机溶剂浓度55%.在这种条件下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的收率为最高.并采用红外波谱法对提取出的产品进行定性分析,检测得出绿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  相似文献   

6.
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及分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并对所提取的果胶进行分析及检测。以苹果渣为原料,酸性水溶液作为浸提溶剂,通过改变料液比、水解温度、溶液pH值、浸提时间4个因素提高果胶的提取率,并优化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固液比)1∶13,水解温度85℃,溶液pH值为2.0,浸提时间1.5h。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以达到13%以上。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箬竹叶中提取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从箬竹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探讨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相应的提取条件;利用UV-9200型分光光度计对提取产物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溶剂选择及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茶多酚提取的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5%,溶剂用量与箬竹叶用量之比为6—7倍(mL/g),提取温度55℃,萃取次数3—4次,提取时间4—5h,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0.68%。  相似文献   

8.
灵芝三萜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媛  杨毅  开桂青  潘见 《安徽化工》2007,33(4):27-29
研究灵芝中三萜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以灵芝三萜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浸提温度是影响三萜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条件:溶剂为无水乙醇,溶剂用量为18倍量,时间2 h,温度80℃,此条件下三萜提取率达94.47%.结论:该工艺的三萜提取率高,可用于灵芝中三萜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联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博  管从胜 《现代化工》2011,31(12):48-52
以日照绿茶为实验原料,利用水溶剂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案,分析了料液质量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萃取剂选择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确定了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分离提取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地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3.85%;茶多糖的提取率为1.76%;茶氨酸的提取率为0.19%。  相似文献   

10.
野玫瑰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和田野玫瑰花为原料,对野玫瑰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浸提溶剂,浸提时间,温度,固液比和浸提次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野玫瑰色素最佳的提取条件是:5 %柠檬酸,温度50 ℃,时间4 h,固液比为1 g:30 mL,提取2次.  相似文献   

11.
从雷竹叶中提取茶多酚及其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雷竹叶为原料,按设计的工艺条件,用乙醇提取茶多酚,乙酸乙酯萃取,回收溶剂,大孔树脂精制产物。得到竹叶中的粗茶多酚的含量13.4%,精茶多酚含量为2.60%。以没食子酸为标品、进行提取物及精制茶多酚的红外测试,对其基团归属予以认定,确定产物成分。  相似文献   

12.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对茶皂素进行提取分离。以茶皂素纯度和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浓缩程度和丙酮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醇与预处理过的油茶饼粕液料比为9:1(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液浓缩至刚好有固体析出,丙酮用量为4倍浓缩液体积量时提取分离效果较佳,得到的茶皂素纯度为85.17%,得率为9.82%。不同溶剂打浆对产品纯化效果的比较发现:丙酮、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体积分数95%的乙醇作为打浆纯化溶剂用于提高茶皂素纯度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以绿茶叶为原料,溶剂萃取与离子沉淀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茶多酚。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达到9.5%,质量分数高达97.2%。该工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节省时间、溶剂和能耗低、无毒无污染、易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韩艳霞  陈金峰 《化学世界》2011,52(6):321-322,326
研究温度、料液比、浸取时间三个因素对信阳毛尖中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L9(33)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提取信阳毛尖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 C1,即温度为95℃,料液比1:25,提取时间20 min,茶多酚提取率为13.99%.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溶剂萃取法脱酸、吸附脱色等方法精炼茶油的工艺和条件。结果表明:①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茶油与无水乙醇比1∶2.5,温度32℃,萃取3次,每次萃取时间10 min;②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吸附剂用量3.0%,反应时间30 min。将精制的茶油加入化妆品配方中,可显著提高产品的防晒功效。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对茶叶进行微波萃取,同过比较不同萃取工艺的优缺点,提出,对提取出的茶多酚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此法对茶多酚的萃取率较高,且省时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柴博  戴传波  丁斌  郝凤岭 《弹性体》2013,23(1):37-39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苯胺为原料,研究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N_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的新工艺,在N-苯基马来酰胺酸合成时采用乙酸已酯作溶剂,在N-PMI合成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钠盐作为催化剂、醋酐作为脱水剂、丙酮作为溶剂,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合成N-PMI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顺酐与苯胺质量比为1.06:1,0,催化剂用量为O.35g/g中间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h。在最佳工艺下产品收率可达92%以上,产品纯度可达99%(质量分数)以上,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了产品纯度,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6):909-914
Elution-extrusion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EECCC)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screen and separation of four flavonoids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ea, a popular herbal tea extract in China. With the hexane/ethyl acetate/methanol/water 5/6/5/6 (v/v) system, 300 mg of G. pentaphyllum tea extract were fractionated on a 180 mL-capacity preparative hydrodynamic CCC column.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efficiency was achieved, producing milligram-amounts of quercetin, isorhamnetin, and cirsiliol over 90% pure in one EECCC process. Due to the hydrophilic property, the major flavonoid glycoside, rutin, was co-eluted with the solvent front as a mixture. Therefore, another carefully selected biphasic liquid system composed of ethyl acetate/n-butanol/water (4/1/5, v/v) was employed, yielding 35 mg of rutin with 97.1% purity. Structures of all separated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ESI-MS, 1H NMR, and 13C NMR.  相似文献   

19.
酯交换-吸附脱乙醇联合工艺合成乙酸异辛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酸乙酯和异辛醇为原料、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采用4A分子筛吸附脱乙醇技术合成乙酸异辛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较佳的酯交换反应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与异辛醇摩尔比3.0:1,NKC-9为初始原料质量的6.0%,反应温度≤98℃,反应时间4.0 h. 在该条件下,反应液中乙酸异辛酯含量为60.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