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左凌云 《煤炭工程》2019,51(11):60-64
为实现煤矿工作面矿压规律的精准分析,提出了工作面区域矿压分析理论,明确了工作面矿压分析的区域概念、区域矿压显现特征参数及区域划分流程,从而提出了基于支架工作阻力大数据的工作面区域矿压分析技术。并以营盘壕矿2101工作面矿压分析为例,对工作面中部区域的单架和区域矿压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区域矿压分析结果与实际矿压规律吻合度较好,区域来压能反映区域内大部分单架的来压特征,基于支架工作阻力大数据的工作面区域矿压分析技术能够对工作面矿压规律进行精准分析。  相似文献   

2.
矿压监测是掌握矿压规律,实现矿山生产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3212工作面为钱营孜矿首采面,其矿压规律尚未系统研究。鉴于此,提出了该面及两巷矿压显现规律监测技术方案,以掌握该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为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掌握霍尔辛赫煤矿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采用现场矿压专项观测的方法对3207工作面矿压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分析总结了3207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提出了预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煤矿机械》2015,(10):232-234
某矿122(中)05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同时属较厚松散层浅埋深工作面,为保证正常开采,必须要准确把握初采期间的矿压显现规律和支架运行情况。对工作面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和支架工作性能进行了总结,包括顶板来压步距、来压动载系数、支架工作阻力、初撑力以及末阻力等。为相似条件的工作面矿压研究和支架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同生 《煤炭技术》2007,26(4):133-135
依据鹤岗矿区发生冲击矿压的记录,分析了发生冲击矿压的原因,揭示了冲击矿压发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预测、预报的改进工作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华亭煤矿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云枭  李彩芸 《煤》2010,19(10)
华亭煤矿面对严峻的矿压防治形势,采用矿压监测、卸压解危、加强支护、建立特殊工作制度等多种手段,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强力推行矿压综合防治模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星村煤矿深部冲击矿压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威胁天安矿业有限公司星村煤矿深部E3103工作面的冲击矿压问题,分析了深部开采矿井冲击矿压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冲击矿压防治方案:采用电磁辐射局部危险性监测法和钻屑法进行冲击矿压危险性监测,依据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减冲理论,采用煤层注水、钻孔卸压和煤体爆破等软化煤体手段解除冲击矿压危险。实践证明,通过预测预报和冲击矿压解危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深部矿井开采中的冲击矿压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新桥煤矿2101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对其进行现场矿压实测,并应用综采支架压力监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找出了2101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210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16 m,周期来压步距约15 m,来压时动载系数约1.35,矿压显现较缓和。通过实测数据及现场宏观观测对支架工作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正常,选型合理。  相似文献   

9.
华亭煤矿冲击矿压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华亭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冲击矿压日益凸显,严重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现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究,综合分析冲击矿压发生的原因,采取声发射、微震、电磁辐射、钻屑等综合监测手段,分区分级预测预报冲击矿压;采取顶板深孔爆破、煤体卸压爆破、煤层及顶板注水、钻孔卸压等综合防治手段,按照不同地点冲击矿压的危害程度,分级分区地开展矿压防治工作,达到冲击矿压综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孙疃矿1036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雷 《煤炭技术》2015,34(3):98-100
以孙疃矿103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在回采期间矿压显现进行研究,得出孙疃矿1036工作面在回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现场监测表明:工作面回采期间周期来压比较明显,来压的强度大,主要集中在中部。为相似开采地质条件采用大釆高综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液压支架是现代大型自动化煤矿工作面所采用的主要支护设备,它在工作面为作业工人及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空间。液压支架的每个动作由安装在支架上的操纵阀控制实现,现在各种型号的液压支架操纵阀普遍采用手把裸露在外,没有闭锁装置和任何保护方式,存在操纵阀手把碰触后误动作情况,威胁到煤矿工作面安全生产;用可靠经济的限位装置方案,对其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2.
采场上覆巨厚坚硬岩浆岩致灾机理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培举  何烨  郭卫彬 《煤炭学报》2013,38(12):2106-2112
为控制巨厚坚硬覆岩导致的采场矿压灾害,采用物理模拟、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采场上方厚约100 m岩浆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对采场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分析其引发采场矿压事故的力学机理与显现形式。研究表明:巨厚岩浆岩与煤层间距较小时,可采用两端固支梁模型计算岩浆岩的破断垮距,间距较大时,采用薄板理论计算岩浆岩的极限挠度,并根据自由下沉空间确定其是否破断与破断步距;岩浆岩处于弯曲下沉带时,给工作面带来冲击矿压隐患,处于断裂带时,给工作面带来冲击矿压和大面积来压双重隐患。实践证明,巨厚坚硬岩浆岩下开采,可采取加强支护质量监测与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方法,辅以坚硬顶板强度弱化手段消除冲击矿压和顶板强来压显现事故。  相似文献   

13.
郭敏 《煤矿安全》2012,43(10):28-30
为确定极近距离煤层群同采工作面的合理错距,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两工作面错距在40~45 m时,下位工作面既能避开上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又能有效维护顶板的完整性。并通过对下位煤层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观测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压力控制的多泵并联乳化液泵站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乳化液泵站流量、压力对液压支架各工序的影响,针对目前采用的多台小流量乳化液泵,依据主供液管路压力并联供液的泵站组合形式设计了控制系统。通过实验室调试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文  胡智 《煤炭工程》2013,(2):62-64
 为了掌握薄基岩浅埋旺格维利法回采工作面覆岩运移特征,以神东公司榆家梁煤矿42216旺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等技术手段,得到适合神东矿区自身特点的线性支架压力监测、顶板下沉和片帮观测和地表移动监测方案,提出薄基岩浅埋旺采工作面的极限悬顶面积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旺采工作面在开始回采时,顶板压力显现不明显,随着悬顶面积的增大,顶板压力极不稳定,压力时大时小,当直接顶经强制放顶或自然垮落后,顶板压力逐渐趋于稳定,随着短壁工作面向前推进,顶板压力呈现周期性特点;旺采工作面地表塌陷具有突然性、台阶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济宁市金桥煤矿1304工作面为孤岛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左、右、后、上方均为采空区,且上分层留有46 m遗留煤柱,1304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采空区、遗留煤柱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从1304工作面基本情况着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上分层遗留煤柱塑性区分布及1304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根据数值模拟结果,1304工作面受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影响,煤柱所承受的支承压力峰值逐渐增大,应力集中程度逐渐较高。因此,1304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压力显现将逐渐明显,结合应力在线系统监测数据,确定1304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在20~50 m,显著影响区域为超前30 m。  相似文献   

17.
曹建波 《煤》2003,12(5):15-16
锚杆支护是一种主动支护形式,能够及时加固围岩,提高围岩稳定性及承载能力,防止顶板的早期离层片帮,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回采超前压力动压对巷道的破坏。通过锚、网、索组合支护在大断面煤巷中的应用,介绍了其支护参数的选择、施工工艺及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20104工作面的矿业显现规律及液压支架的适应性,工作面回采期间监测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通过分析液压支架时间加权工作阻力随着推进距离间关系曲线分析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得出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16.9~21.9m,工作面动载系数表现为工作面两端头大、中部小的特征;基于支架初撑力与循环末阻力间相关性和支架支护阻力频率分布特征分析支架的适应性,得出支架工作阻力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分布特征,ZF5600/17.5/28型额定工作阻力偏小,工作面回采期间存在一定的压架危险性,应在工作面来压期间加强液压支架的管理,以充分保障支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王小青 《中州煤炭》2016,(11):34-38
城郊煤矿21304工作面受切眼附近落差为560 m的F20边界断层影响,二2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与矿井边界F20断层下盘奥陶系灰岩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导致工作面底板水压较高,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了消除矿井21304工作面受底板高水压的水害影响,针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底板注浆改造和疏水降压工程相结合的防治水技术体系,降低了工作面水压,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也为该地区邻近工作面的开采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建立该地区完善的水害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15119工作面采出率,确定15117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沿空留墙,随后15119工作面回风巷沿墙掘进。基于沿空留墙墙体所受压力分析结果,确定墙体采用1.5 m宽的C40柔模混凝土,对巷道围岩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在巷道掘进期间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较小,围岩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