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规律。[方法]同期筛选天津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每日规定时间点测量并连续记录血压1 a;同步记录血压测量期间天津市的气象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组日均收缩压(SBP)、日均舒张压(DBP)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日均SBP与候均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5,P0.05);1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晨SBP与候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负相关程度均最高(r-0.6,P0.01)。1级高血压组SBP、DBP与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升高与雾霾相关(P0.05)、降低与雨天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有明显影响,需加强气象因素变化时对该两组人群早晨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钱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07-108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镇江大港新区姚桥镇社区居民500名(除外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继发性高血压及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以标准法测量血压,进行研究检测。根据不同血压测值分为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包括:①理想血压组:收缩压〈120mmHg(1mmHg=0.133kPa),和舒张压〈80mmHg;②正常血压组: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5mmHg;③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30~139mmHg,或舒张压85~89mmHg。高血压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放免法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及胰岛素,计算HOMA-IR及QUICKI,并用其评估胰岛素抵抗(IR)的程度。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社区500名居民中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与理想血压组之间HOMA-IR及QUICKI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压值与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呈正相关,与QUICKI呈负相关。在控制年龄及性别之后,HOMA-IR及QUICKI和血压之间仍明显相关(P〈0.001)。结论:治疗早期高血压,减轻IR的因素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对心血管事件(CVD)的影响。方法收集T2DM合并EH患者2 8 0例,将患者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1 4 0 mmHg(1 mmHg=0.1 3 3 kPa)、≤1 4 0 mmHg、SBP≤1 3 0 mmHg、SBP≤120 mmHg 4组,每组70例。分析不同SBP对患者CVD的影响。结果 CVD(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需住院治疗的心衰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发病率在SBP〉140 mmHg组高于SBP≤140 mmHg、SBP≤130 mmHg、SBP≤120 mmH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BP≤140 mmHg、SBP≤130 mmHg、SBP≤120 mmHg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治疗可降低T2DM合并EH患者CVD发病率,但并非越低越好,SBP≤140 mmHg是一个合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及分类情况,探讨引起飞行人员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飞行学院的598名飞行人员2005年度大体检资料,同时进行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所有资料采用SPSSl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本组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患病率4.5%。理想血压294人,正常血压的195人,正常高值的82人,1级高血压24人,2级高血压4人。根据危险因素与血压组对照分析发现,年龄、心率、BMI,WC,血脂、血糖与血压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与血压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吸烟、饮酒及口味偏成与血压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是否经常锻炼对血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年龄、心率增快、血脂及血糖异常、体重超重、缺乏体育锻炼是飞行人员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把飞行人员中正常高值者作为高血压重点防治人群,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及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1999年10月)(节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2):125
定义与分类——按病人的血压和水平分类 关于高血压的定义,我国已经第四次修订,与目前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1999年2月WHO/ISH出版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如下[收缩压/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索季节及节气变化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血压的影响规律。[方法]同期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记录全年血压数据,按季节、节气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季节变化对血压的影响:1级高血压组冬季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秋季升高(P0.05),春季均较冬季下降(P0.01);夏季SBP较春季下降(P0.05),秋季较夏季升高(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冬季SBP较秋季升高(P0.01),夏季较春季下降(P0.01),夏秋季节变化不明显(P0.05)。正常血压组SBP及DBP四季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2)节气变化对血压的影响:1级高血压组SBP在霜降至立冬、立冬至小雪、冬至至小寒、立春至雨水节气交替时波动明显(P0.05),DBP在立冬至小雪、立春至雨水节气变化时波动明显(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在小寒至大寒的节气变化时也有明显波动(P0.05);正常血压组SBP、DBP在各节气转化时均较平稳(P0.05)。[结论]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者的血压呈现季节性变化,总体呈春降、夏低、秋平、冬高的规律;1级高血压者血压在冬、春季节变化时波动明显,特别是在立冬、小雪、小寒、雨水节气到来时要加强血压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停服降压药2w。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依那普利10mg/d,均1次/d。非洛地平组单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1次/d,疗程均为4w。服药2w后,如血压达到130/80mmHg以下,或收缩压(SBP)下降20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则继续服药;反之则增加药物剂量,非洛地平增至10mg/d,依那普利增至20mg/d。结果:治疗4w后,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SBP/DBP下降[(18.42±16.85)/(15.26±13.62)mmHg3明显高于非洛地平组[(12.13±9.05)/(10.97±8.18)mmHg](P〈0.05)。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非洛地平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非洛地平组(80.0%)(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肝功能、血脂、血糖无异常变化。结论: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协同降低血压的效果,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睡前服用氨氯地平的降压效应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服安慰剂末诊室舒张压(DBP)在95mmHg-115mmHg(1mmHg=0.133kPa)者入选,于21:00予5mg氨氯地平治疗,两周后降压不满意者加至10mg,继续服药4周后结束试验。服安慰剂末、试验结束日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T/P、收缩压(SBP)峰值、DBP峰值、夜间SBP和DBP下降值、夜间SBP和DBP下降百分率,以及24h、白天及夜间的平均SBP、平均DBP、SBP负荷、DBP负荷和心率(HR)。结果服药后总有效率为100%,SBP、DBP的T/P分别为82.08%和71.62%,平均SBP、平均DBP、SBP负荷、DBP负荷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夜间SBP、DBP的下降值和下降百分率、平均HR指标服药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每日1次、睡前服用氨氯地平能安全、有效地控制24h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NAFL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5人依据体检情况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所得数据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趋势行线性趋势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性别、BMI、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与NAFLD的相关性。结果:①男性NAFLD患病率(30.58%)大于女性患病率(19.49%)(P〈0.01);女性NAFL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1)。②对NAFLD危险因素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BMI、FBG、性别(男性)、DBP是NAFLD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AFLD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TG、BMI、FBG、DBP、性别(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蒙古人民医院各年龄组男女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分布比率及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发病因素,为我院职工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1955名男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采用1999年WHO/ISH的分类方法,检测血压、血脂四项、空腹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脂肪肝采用B超。比较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等慢性病人群与正常人群的分布比率及其差异。结果1955名职工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1.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5.9%,女性患病率为39.4%,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30~45岁人群组中,高血压分布比率明显增多;在〉45~60岁人群中的平均SBP和DBP增高最明显(P〉0.05)。患者年龄与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在血脂、血糖及脂肪肝检测中,高胆固醇(TC)、高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症、高空腹血糖(FBG)及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61.6%,62.8%,59.0%,5.4%及10.0%,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尤以〉60岁老年女性增高最明显(P〉0.05)。年龄与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发病率呈正相关。在年龄≤45岁人群中,女性高FPG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P〈0.01)。结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等慢性病发病率与家族史阳性、年龄、超重/肥胖有密切关系;其流行现状与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中以高盐、高脂、高热量、少活动、吸烟及饮酒等原因有关;而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的主要因素。应积极干预,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SBP≥140mmHg或DBP≥mmHg则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杜秀民  刘前  于春蕾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04-1405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48例,其中脑梗死102例,脑出血46例;观察急性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并评估第30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者占86.50%,以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下血压随时间逐渐下降,第7日与第1日比较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86.00%的脑卒中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首测180mmHg≤SBP〈220mmHg与SBP〈180mmHg组,第30日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增高,但增高的血压有自发下降的趋势;脑梗死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者占大多数;脑梗死急性期血压高低对近期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5~2009年在我院参加体检的中青年人(18岁≤年龄≤59岁)共38608名,进行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在增长,三个年龄段对比除了低HDL-C第2组和第3组无显著性差异外例(P〉0.05%),其余各组各个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第2组明显高于第1组,第3组明显高于第2组,P〈0.05。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两组间除了低HDL—C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几项指标(血压升高、1IG升高、TC升高、空腹血糖升高、超重)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组,P〈0.05。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尽力减少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从根源上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这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华  郑健刚  王舒 《河南中医》2014,(6):1168-1169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世界性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表现为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职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公司在职人员健康体检资料,筛选出高尿酸血症组(HUA)468例,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血清尿酸纽(NUA)508例,比较2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体质量指数(BMI)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并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HU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BMI均明显高于NUA组(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DBP、BMI、TG和FBG密切相关(P〈0.05或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并增加心血管病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收集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者200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人)与对照组(100人),分别用滋阴平肝潜阳汤和杞菊地黄丸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证候疗效、血脂、血糖等。结果:X1(收缩压)、X2(舒张压)、X4(甘油三酯)、X5(低密度脂蛋白)主要由F1(第一公因子)"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危险因素"解释,X3(总胆固醇)主要由F2(第二公因子)"胆固醇危险因素"解释,X6(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F3(第三公因子)"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抵抗因素"解释,X7(血糖)主要由F4(第四公因子)"代谢综合征因素"解释。结论:滋阴平肝潜阳汤是治疗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有效方药,不但能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还有降血脂作用。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蛋白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危险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容桂地区公务员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防治高尿酸血症提供参考。方法:对容桂地区205例公务员进行血清尿酸(BUA)、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血糖(GLU)检查以及肝胆B超、血压检测。分男性、女性、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以及高尿酸组、尿酸正常组,并分别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总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8.05%,男性66.36%,女性48.98%,不同性别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有差异,不同年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特征变量的高尿酸异常的分布情况,性别、高血压、脂肪肝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性别和脂肪肝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容桂地区公务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远高于内地水平;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尿酸水平无差异;男性的高尿酸栓出率较高,有高血压史和脂肪肝史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也较高。性别和脂肪肝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2008年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治疗专家共识[1],老年高血压指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1/1至2008/12/31在我院健康体检的男性,根据体重指数(BMI)肥胖组(A组)210例,随机抽取同期同性别体检超重组(B组)、正常组(C组)各210例.比较3组在血压、血脂、血糖方面的不同.结果: 肥胖组(A组)的SBP、DBP、TC、TG、LDL-C、FPG均显著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而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SBP、DBP、TG、FPG显著高于正常组(C组);肥胖组(A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C组)(P<0.01).结论:超重肥胖显著增高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