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CAN总线的煤矿巷道离层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煤矿巷道离层监测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巷道离层在线监测系统。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了集成CAN控制器的PIC18F458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LCD1602作为显示模块,AD620作为前置放大器。以CAN通信作为传输模式,实现了对巷道离层的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可靠地监测井下巷道的离层情况,并对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做出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2.
钟文峰 《煤炭技术》2013,(11):139-141
为了防止矿井窒息事故的发生,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矿井低氧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以PIC16单片机为主控中心,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井内氧气浓度,并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感网技术传送到PIC16进行处理,再由连接在PIC16上的LED数码管动态显示氧气浓度。当氧气含量过低时,系统自动启动报警。通过与氧气浓度探测仪对比实验,该系统能够较准确地监测出矿井内氧气浓度,能够实现报警功能。矿井内安装此系统,可随时测量井下氧气浓度,避免矿工因氧气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张延军  张森 《煤矿机械》2020,41(5):64-66
针对现有国内外输送带运输巷道内浮煤清理装置的缺失,提出了一种新型输送带运输巷道浮煤清理转运装置,并分析了该装置的结构组成特性及运行原理。为保证装置的运行平稳性及其设计的合理性,对浮煤清理转运装置链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浮煤清理转运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机械》2015,(12):231-233
为了实时自动监测矿井中瓦斯浓度,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化瓦斯浓度监测报警仪。设备采用LXK-3传感器检测矿井瓦斯浓度,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电压形式传送给单片机;利用单片机直接驱动方式动态显示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过使用n RF2401实现上、下位机间通讯数据的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X射线成像,实现钢丝绳输送带钢芯分布状况的动态监测的方法,设计了矿用钢绳芯胶带无损探伤装置,该装置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相关硬件电路,同时利用图像均值滤波算法和像素灰度拉伸算法提高了钢芯探伤准确率,通过现场使用,能够对钢丝绳胶带的运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6.
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除污装置的设计,装置的核心处理器采用PIC单片机16F873A,通过拨码开关设定灵活的冲洗时间,可以自动的对采煤机机载视频仪外护玻璃进行高压喷水除污.具体阐述了单片机控制、电磁阀控制、拨码开关等几个核心模块的硬件设计,并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7.
郭江涛  杨娟 《煤炭技术》2014,33(11):345-347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形变特点及环境影响因素,设计基于激光检测原理的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以PIC单片机为核心,具有遥控设置、数码显示、声光报警、总线通讯、局部电池供电等功能。试验及现场应用表明,该传感器测量精度高、传输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巷道变形情况,为顶板动态监测及分析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时监测输送带纵向撕带故障,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压力监测方案.简要分析了输送带发生纵向撕带的机理,由于输送带发生纵向撕带时输送带表面压力会突然增大,并持续一定时间,直至输送带发生纵向撕带,根据这一压力特征,提出了基于 MSP430F14P单片机的输送带纵向撕带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超前有效监测纵向撕带,并及时发出停机指令,进而保护输送带的安全性.同时,该系统可通过短消息实现远程无线通信,在无人监测时将故障信息及时通知监测人员.  相似文献   

9.
聂振华 《煤炭技术》2014,(3):222-224
传统意义上,所谓FTP客户端,就是跟FTP服务器通信的一种工具,可以实现本地计算机与服务器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传统的FTP客户端是指在PC中安装相应的FTP软件,实现对FTP服务器的访问。设计实现了基于PIC单片机的FTP客户端,设计中采用PIC18和PIC24单片机配合,PIC18接收数据,PIC24作为主控制器处理数据。通过IPTOOL抓包工具进行测试,基本实现了登陆FTP服务器等相关操作。  相似文献   

10.
新型输送带纵向撕裂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输送带纵向撕裂故障监测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采用红外线光电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输送带纵向撕裂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对光电传感器进行合理地安装布置及智能化设计,并编制PLC算法程序,实现了输送带纵向撕裂的在线监测。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在井下恶劣环境下的抗干扰性,解决了输送带纵向撕裂监测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罗彬 《山东煤炭科技》2020,(2):123-124,137
针对晋华宫矿井下运输一区传统带式输送机在巷道中无法实现角度转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该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可以实现在巷道转弯处增设任意角度皮带机,有效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应用范围,为实现煤矿高产高效安全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平台与集中控制网络;研发了基于CAN总线的矿用带式输送机通信、保护系统与基于PLC的分布式矿用带式输送机远程监视、控制系统;实现带式输送机运行中的堆煤、跑偏、撕裂、超温、超速、烟雾、急停和断带等多种保护。系统可作为矿山带式输送机物联网逻辑子系统,无缝接入矿山物联网总网。  相似文献   

13.
煤矿输送带修复点也是易损点,对其准确定位并开展性能监测是输送带健康状态监测的重点。采用高频射频识别技术,基于本安设计准则,研发了煤矿输送带修复点状态监测系统。信息录入系统硬件由ARM主机和KLM930型读写装置组成,软件由LabVIEW for WinCE开发。实时定位及监测系统硬件由STM32单片机、KLM930型读写装置、SDW型串口屏组成。选用KLP1504型无源电子标签为定位单元标签,选用KL9414型无源电子标签为监测单元标签。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读取粉尘等复杂环境下修复点的定位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煤矿输送带健康状态监测、减少安全事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带式输送机动态监测虚拟仪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董甲东 《煤矿机械》2011,32(7):142-144
通过对系统功能和模型分析,设计动态监测系统方案,基于LabVIEW设计带式输送机动态监测虚拟仪器。以带式输送机纠偏监测为例,实时采集、处理带式输送机动态监测信号,显示并发出指令。带式输送机控制装置收到相应指令后,通过调节带式输送机控制机构以实现纠偏。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丙烷巷道燃烧试验的技术检验水平,按MT914-2008《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标准的规定,设计了一种新的丙烷巷道燃烧试验装置。该装置把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试件固定在试验台架上,利用丙烷气的燃烧对其进行阻燃试验,试验此过程中实现丙烷气流量以及试验时间的精确控制。重点论述试验的工序流程,试验装置关键部位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气控制模块的设计思路。该试验装置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带式输送机张紧保护装置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赵娟  刘廷明 《煤炭工程》2007,(5):102-103
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特点及要求,文章介绍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张紧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实践证明,该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范伟源  刘强 《中州煤炭》2021,(10):282-287
矿井输送系统是采煤系统最常见的传输系统之一,在有限的工作面巷道内将煤炭物料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利用嵌入式网络和单片机,设计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带式输送机速度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调整带式输送机两级之间的速度,实时监测带式输送机两级之间的速度和两级速度差,以PID算法作为速度控制的输入参数计算方式,用于实现带式输送机两级之间的平稳过渡。与以前的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网络PID控制器具有更低的瞬态波动和更小的稳态误差。该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强、便携性强、高效、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虚拟样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利用RecurDyn软件的GEAR模块和BELT模块建立驱动装置虚拟样机,并与输送带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虚拟样机运行与带式输送机运行规律相符合,验证了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虚拟样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使运输能力满足生产要求,针对张村矿主提升带式输送机的现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输送机的驱动装置、输送带等主要部件进行了选型设计、校核.实践证明,采用该设计方案的输送机整机结构布置合理,驱动可靠,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明生  赵虎 《中州煤炭》2020,(11):121-124
为了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节能增效,研究了煤矿胶带输送系统煤流节能技术,分析了胶带输送机主要参数及节能控制结构。基于此,着重分析了胶带输送机监控系统结构、主程序流程及故障监控程序流程,并研究了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