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腰椎功能(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督温阳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收治于我院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督温阳"针刺法,2组患者均针刺1次/d,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VAS评分以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定量表评分(JOA)。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督温阳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患者能够降低VAS评分,提高JOA评分,改善疼痛症状;能够改善患者麻木、腰腿痛、步行能力等症状、感觉障碍、直腿抬高试验、运动障碍等体征以及日常生活动作以及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扎跳"对侧三角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扎跳对侧三角肌部位,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数据,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经数据表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均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经数据表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均有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侧三角肌扎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VAS、JOA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VAS、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用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传统推拿法配合牵引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ODI、VA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软组织张力的影响。方法: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补肾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脊柱ODI评分及软组织张力。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软组织张力均降低(P0.05),脊柱ODI评分、JOA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及软组织张力低于对照组(P0.05),脊柱ODI评分、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降低VAS及软组织张力,提高JOA评分、脊柱ODI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齐刺法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齐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改良MacNab评定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明显减低,JOA评分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JOA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齐刺法结合牵引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效的办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配合中医骨伤科护理的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针刺治疗(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等穴)配合常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体位护理),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骨伤科护理(中药腾疗、康复护理)。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 min,隔日1次。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 :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配合中医骨伤护理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133-136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省舟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存在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根据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疗效标准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客观评价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腹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比较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腹针和单纯醒脑开窍的疗效优势,提出针刺优化方案。方法将72例合格受试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腹针组(试验组36例)和单纯醒脑开窍组(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不同方法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使用统一相关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Fugl-Meyer、BI指数评分均有改善,2组自身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优于单纯醒脑开针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开窍通络针法联合清开灵及醒脑静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开窍通络针法联合清开灵及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7.08%,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及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开窍通络针法联合清开灵及醒脑静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赵氏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 w,比较2组JOA下腰痛总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JO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观察组=10.939,P0.05;t对照组=5.858,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JOA总分较对照组高,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060,P0.05)。结论:常规针刺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症状,而配合赵氏雷火灸疗法,则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其镇痛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8年03月—2019年0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长蛇针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含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一氧化氮(NO)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蛇针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含量,缓解局部炎症,同时能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观察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 将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个月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JOA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加快疼痛缓解、改善腰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调神法结合常规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针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腰痛病情(Fairbank JC)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airbank JC腰痛病情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临床效果较好,提示其可能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相对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分针刺组、针刺加推拿组,两组每天均接受1次治疗,连续治疗10次。治疗结束后,采用JOA评分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比治疗后有增高(P0.05),针刺加推拿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加推拿组总有效率大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与推拿疗法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但针刺与推拿疗法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6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单双月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5组,分别采用温针灸、手法针灸治疗,4周后比较腰椎功能(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及腰椎功能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JOA、改良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搜络逐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及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用肾痹汤治疗,服药3周,所有患者均经3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VAS及JOA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搜络逐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綜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前瞻件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41例)采用三维牵引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三维牵引+Mckenzie技术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测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JOA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善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