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GA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发生率2.13%、心绞痛发作频率(1.00±0.02)次/周、护理差错发生率2.13%、入院时满意度(94.17±1.47)分、住院中为(93.52±2.69)分、出院时为(94.77±3.4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应用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预防猝死等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7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风险管理)8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82例。结果观察组十分满意率为42.35%,总满意度为95.29%;对照组分别为23.71%、8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融入消化内科护理中,不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且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利于消化内科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对患者随访3年,根据患者3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跳骤停、脑卒中、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43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77例)。观察2组入院时血清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差异,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5.40±0.92)mmol/L vs (5.04±0.90)mmol/L,P=0.037)]、同型半胱氨酸[(12.04±4.74)mmol/L vs (10.09±3.25)mmol/L,P=0.009)]、空腹血糖[(10.49±3.09)mmol/L vs (9.37±2.76)mmol/L,P=0.000)]、肌酸激酶同工酶[(10.60±3.26)U/L vs (9.37±2.76)U/L,P=0.031)]、碱性磷酸酶[(127.26±34.81)U/L vs (83.25±28.76)U/L,P=0.000)]、Gensini评分[(75.74±24.24)分vs(55.39±19.80)分,P=0.000)]显著增高。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736~0.904,P=0.000),血清碱性磷酸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3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92例老年CH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和MLWHFQ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及MLW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93±5.54)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04±4.96)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82例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施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85.37%)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切实可行,有助于减少心脏不良事件,改善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部分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及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31/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AMY)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3.2±1.2)d vs.(4.9±1.1)d、(3.7±1.1)d vs.(5.4±1.4)d、(5.8±1.1)d vs.(7.5±1.3)d、(14.8±5.2)d vs.(18.6±4.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AMY、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肌酐(Cr)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APACHEⅡ评分、WBC、CRP、AMY、ALT、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2±2.2)分vs.(10.5±1.5)分、(12.2±3.2)×109/L vs.(13.9±2.9)×109/L、(72.3±17.3)mg/L vs.(106.5±20.1)mg/L、(389.6±57.6)U/L vs.(1066.3±152.4)U/L、(62.9±8.8)U/L vs.(80.4±11.5)U/L、(82.5±18.6)μmol/L vs.(108.6±20.5)μmol/L;(6.8±2.0)分vs.(8.3±2.4)分、(7.5±1.2)×109/L vs.(8.6±1.4)×109/L、(24.2±8.6)mg/L vs.(52.7±15.2)mg/L、(72.6±15.2)U/L vs.(138.2±25.6)U/L、(22.5±6.4)U/L vs.(42.6±12.8)U/L、(46.2±10.4)μmol/L vs.(70.1±16.2)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清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5.3±9.8)Eu/ml vs.(53.2±10.3)Eu/ml、(62.5±13.7)ng/L vs.(76.3±14.2)ng/L、(60.3±11.4)ng/L vs.(81.2±20.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2.5%(4/32),对照组死亡率为24.4%(1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72例AECOP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祛痰、解痉、呼吸机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机械通气开始给与肢体训练、吸气肌抗阻、主动呼吸循环训练;检测两组患者PaO2、PaCO2、pH、乳酸,观察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5.76% vs. 20.00%)、机械通气时间(11.40±1.32 vs. 14.46±1.86)d、ICU平均住院时间(16.15±1.93 vs. 18.55±2.34)d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9.61% vs. 26.00%)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2第5天(44.07±11.00 vs. 52.89±5.52)mmHg和第10天(41.87±3.96 vs. 45.22±3.30)mmHg低于对照组,而pH、SaO2与PaO2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AE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早期实施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200例老年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率为14%,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6%,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两组两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其生存质量,同时,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2月,老年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4例入组。根据患者意愿、结合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住院以及随访6个月,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以及随访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相似文献   

10.
将2986例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424例和观察组15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防跌倒/坠床护理,观察组实施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流程。结果 :实施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流程后,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结论: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流程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 年 12月—2018 年12月在上海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实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69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28 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4例行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禁食、禁水执行标准率、肠道准备质量以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禁食、禁水执行标准率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肠道准备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策略有助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肠道准备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理念的应用对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行消化内镜诊疗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理念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积极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消化内镜诊疗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宁  马云  王容  崔倍  刘莉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1):1197-1202
目的 分析闭环管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治疗的30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对照组),调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种错误服药情况。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295例(观察组)。根据对照组错误服药情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闭环管理,包括建立老年肺结核患者安全服药管理要求并实施管理,评价安全服药管理实施的效果,分析安全服药管理存在问题,并进行问题的整改和跟踪。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正确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正确率为 95.60%(282/295),高于对照组的74.83%(22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694,P=0.000);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64%(114/295),对照组为42.72%(129/3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025,P=0.31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检出率为92.11%(105/114),高于对照组的76.74%(99/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599,P=0.001)。 结论 闭环管理能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正确服药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影响,但能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检出率,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抽样研究方法,抽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运动和锻炼、人际关系、营养、压力管理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7.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建立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行为,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理护理对肺结核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肺结核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治疗时长为(18.08±3.63)d,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17±3.48)分;观察组治疗时长为(9.52±2.41)d,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36±0.19)分。观察组治疗时长较对照组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39/4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48/4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肺结核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过程中,整体护理可帮助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建立、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组30例(标准化组)及常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3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其中,两组护理评估(t=4.030,P<0.001)、健康教育(t=4.151,P=0.001)、专科护理(t=2.688,P=0.0094)、护理记录书写(t=2.078,P=0.04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础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78,P=0.5723)。术前满意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术后满意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出院随访满意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P=0.126)。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照组共计发生2例(6.67%),标准化组共计发生1例(3.33%),两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建立、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使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HAPA模式的渐进式抗阻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健康行为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渐进式抗阻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健康行动过程模型(HAPA)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128例于2011年11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降脂、降黏、降血压、扩冠等对症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取中医炙甘草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疗效明确,治疗效果优于采取单纯西药对症治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这对提升治疗疗效,改善预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手术护士配合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接受ERCP+EST手术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内镜室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优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苏醒期躁动评分(0.69±0.12)低于对照组(2.64±0.24),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5.69%),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期间实施优质内镜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减少寒颤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