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满足导弹测试设备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的要求,在导弹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CPCI总线技术和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提出导弹自动测试软件的设计方案;讨论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硬件配置、软件模块化设计、软件流程和工作原理,设计开发了基于CPCI总线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导弹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容错能力强,通用性好,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实现了对导弹武器装备的模块化、快速化和自动化测试,对提高武器系统的可维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个UPS通用通讯协议的设计和制定,同时介绍了基于该通讯协议的监控软件的实现,并对软件的功能、结构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也把这个监控软件和其他一些现有的软件进行比较,强调它的通用性。相信对于其他监控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机载航空数据总线修理研究中,针对传统总线分析代码无法共用、通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统一ICD格式和数据结构的方法,综合应用数据库及软件开发技术,设计了ICD数据库管理、总线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及显示模块,开发了一款FC-AE-ASM总线通用分析软件。该软件具有ICD数据库的生成或导入、数据实时解析及显示功能。测试验证表明,该软件实现了总线数据解析方法的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含FC-AE-ASM总线数据的产品测试中。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国外先进协议芯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1553B总线BC/RT/MT通用接口的设计方法;通过外加模拟收发器,将NIOSⅡ软核处理器与各种功能模块集成在FPGA内部,实现了1553B总线通用接口功能;最后以TMS320LF2407作为宿主机,在NIOSⅡIDE开发环境中针对通用接口BC/RT/MT工作模式分别进行了整体测试,初步测试表明通用接口能够完成1553B总线通讯任务;SOPC技术实现了硬件设计软件化,大大增强了总线接口电路设计的灵活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系统性能与通用性,有利于系统的扩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工程机械监控系统,具有CAN总线控制、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传输、图像采集等功能,具体从硬件和软件上给出了该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1553B总线通用仿真测试系统运行支撑平台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电系统是现代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个1553B机载总线通用仿真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飞机航电系统的测试及故障定位,并为航电设备的开发提供一个调试平台。为了对某新型国产飞机航电设备进行测试及故障定位,搭建了1553B机载总线仿真测试系统运行支撑平台。该平台采用了组件技术,使其具有通用性及可扩展性,分析了该平台的组件结构,给出了各功能组件的具体实现。采用"应用程序框架+可复用组件"的开发方法,设计了1553B机载总线通用仿真测试系统运行支撑平台开发框架。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逆变电源多模块监控中的实时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可靠性等需求,采用CAN现场总线作为系统通信传输方式组建了监控网络,对逆变电源模块进行监控。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操作站一侧监控方案的设计,并重点介绍了系统通信中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具体制定以及通信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实现了操作站与控制器的通信,完成了对逆变电源模块的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殷元  蒋兆远 《计算机工程》2007,33(19):233-235
分析了自动化仓库管理与设备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指出了它与过程监控系统的不同点,划分了自动化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功能模块。结合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以交换式快速以太网为主干、以总线型现场总线为底层的系统集成网络结构,给出了基于以太网的设备监控通信协议分层模型。通过介绍该设计在某企业生产仓储兼有物流功能的自动化仓库的实现,阐明了仓库管理与监控系统软件的集成。该设计使用通用器件和通用技术以较低成本实现了自动化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集成,具有易于扩展和维护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FPGA+DSP的1553B总线通用接口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协议处理芯片,提出了采用FPGA+DSP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以完成协议处理功能的1553B总线通用接口设计;外加模拟收发器,实现1553B总线上模拟量的所有处理,最后针对通用接口工作模式分别进行整体测试,初步测试表明通用接口能够完成1553B总线通讯任务;设计增强了总线接口电路设计的灵活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系统性能与通用性,有利于系统的扩展。  相似文献   

10.
CANopen协议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把精力放在硬件之上的底层软件开发,使应用水平难于提高的问题,结合工业控制中的伺服电机控制模块,开发基于PIC18F258微控制器的CAN总线高层通信协议CANopen,使模块具有较强的在线可控性、可扩展性和通用性。通过自行开发的基于Labview软件的PC监控面板实现模块的运行校验。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StarFabric的交换式总线优化实时分布式计算系统结构的方法.针对传统航电网络共享式总线固有的缺点,采用交换式总线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航电网络系统结构,突破结点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实时高速总线设计、系统冗错软件设计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Pentium处理器和MPC8245 PowerPC处理器的分布式计算系统.该系统具有冗错和分布式计算能力,同时具有高速数据传输能力,能够完成高速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12.
航空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亚娟 《计算机工程》2009,35(11):77-79,8
针对传统航空总线不能满足下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对高速和实时性数据通信的要求,提出航空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描述AFDX通信网络的特点、结构、通信机制和协议栈,并给出AFDX终端系统和网络交换机的设计思路,阐明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对AFDX通信网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飞行试验FC总线测试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飞行试验FC航电系统的采集网络时延测试方法,在不影响原航电系统信息传输结构与特性的前提下,测试到通信消息从航电子系统端口发出的精准时刻,解决了航电FC采集网络时延测试难题;通过对某试验机的FC采集网络时间延迟测试,提高了飞行试验某航电子系统的试验计算精度,证明了该方法在工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新一代航空电子综合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航空电子系统对其数据网络的吞吐量、速率和延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航空总线协议已不能满足未来航空电子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介绍了一种新型高速的总线协议--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首先介绍了其体系结构和组成,然后对其设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飞行试验中高速航电总线数据实时遥测的测试需求,研究了高速航电总线数据采集及实时遥测的测试技术;面对全新总线架构以及海量实时传输数据,传统的总线测试技术无法满足新的测试需求,设计了高速航电总线数据监听以及遥测传输的测试系统,成功将高速总线数据融合到网络数据采集技术及数字遥测技术中;实际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准确、有效地完成机载高速航电总线数据采集及实时遥测传输,该方案的成功应用,为今后相关的高速总线数据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隔离应用程序与航空总线驱动程序的关联,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实现了跨平台、通用、异步、松耦合、一对多的IO服务.IO服务通过总线插件技术、总线通道的反射创建技术、XML配置技术,实现了IO服务的通用化.通过订购发布机制实现了总线通道与使用者之间的松耦合和一对多的关系,同时订购数据转发引入了组播技术,使得一对多的数据转发效率得到提升.在实际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中,IO服务与ICE中间件相结合,增加了软件架构设计的灵活性,提高了软件的移植性,降低了软件复杂度和调试难度.  相似文献   

17.
全双工交换以太网AFDX正逐渐取代传统的1553B,成为新一代航电系统的构架协议;AFDX总线具有以太网的时延特点;飞行试验对航电系统的采集网络数据时间延迟测试有特殊的需求,针对飞行试验测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飞行试验AFDX航电系统的采集网络时延测试方法,解决了航电AFDX采集网络时延测试难题;通过对某试验机的AFDX采集网络时间延迟测试,提高了飞行试验某AFDX航电子系统的试验计算精度,证明了该方法在工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BIT试验中VME总线故障注入设备控制单元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航空电子设备BIT(机内测试)试验,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VME总线故障注入设备。该设备的控制单元用于完成故障注入设备的总体控制,是实现故障注入任务的关键。详细分析了VME总线故障注入设备的总体框架,给出了VME总线故障注入设备控制单元的设计方案,包括详细的软、硬件设计方法以及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并通过测试工具验证了控制单元设计和功能的正确性。最后,讨论了BIT试验中故障注入技术应用未来研究工作的开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Sanghyun Han  Hyun‐Wook Jin 《Software》2014,44(12):1441-1466
Most current generation avionics systems are based on a federated architecture, where an electronic device runs a single software module or application that collaborates with other devices through a network. This architecture makes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very simple, but the hardware system becomes very complicate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solve issues of size, weight, and power efficiently. An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can address the size, weight, and power issues and provide better software reusability, te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by means of partitioning. Partitioning provides a framework that can transparently integrate several real‐time applications on the same computing device, allowing the isolation of the execution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resources and faults. Several studies on partitioning software platforms have been reported; however,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ext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lternatives have not been conducted owing to the extreme complexity of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ree design alternatives for partitioning at the user, kernel, and virtual machine monitor levels, which are compared quantitatively. In particular, we target the worldwide standard software platform for avionics systems, that is, Aeronautical Radio, Incorporated Specification 653 (ARINC 653). Overall, our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design references and demon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 alternativ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根据无线通信芯片不同协议版本以及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针对系列无线局域网SoC、基于AHB总线的灵活可配置通用总线体系架构。介绍了该总线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模块的设计,重点分析了该结构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实际WLAN芯片的SoC架构设计中,实际原型系统表明该总线架构功能完全符合无线通信SoC的系统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可扩展、高度可重用的总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