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处方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我院2007~2009年每年1~6月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2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处方2160张,3年中,单张处方用药品种分别为4.7、2.8、2.7种,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8%、24%、27%,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17%、18%、17.6%,不合理处方占总处方量比例分别为27%、8%、4.7%。结论:实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后,我院不合格处方明显减少,用药趋于更加合理,各项指标基本保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我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7~9月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应诊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72.23%;平均用药品种数1.01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57%,占总药费的8.09%;注射剂使用率96.34%,占总药费的90.16%;基本药物使用率98.14%;平均处方金额8.80元;用药金额以局部麻醉药、抗菌药物和口腔外用药为主,占总金额的99.78%。结论:我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部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门诊部处方10173张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25种,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8.13%和29.22%,注射剂使用率29.17%,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62.27%,处方平均用药金额35.61元;不合理用药处方占0.57%。结论:我院门诊部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加强处方点评和采取考核及培训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儿科门急诊用药情况和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从我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中随机抽取每月两天的处方,分析基本用药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共抽取处方11 288张,平均每张处方药品品种数为2.81种,不合格处方率为6.18%,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0.86%,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73.45元。结论:该院儿科门急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2008年和2009年全年处方的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参考国际合理用药指标,对我院2008、2009年门诊处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2008年相比,2009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下降2.52%,0.79%和0.51%;基本药物使用率、中成药使用率及OTC药物使用率分别增加了4.77%,1.94%和15.18%;总处方数、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处方总金额及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合格处方率下降了52.67%。结论:2008-2009年,我院抗菌药物和基本药物的应用有所改善,与我院药剂科广泛开展合理用药宣教和干预有关,今后应针对不同疾病的合理用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和患者用药情况,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的门诊处方,对处方基本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格处方1078张,合格率89.8%,不合格处方122张,不合格率10.2%,处方问题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偏高。结论:医院应加强处方管理,根据处方问题制定出严格、具体、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处方质量,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本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门诊和住院0~14岁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处方,分别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单用、联用情况、使用类型、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2011年、2012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2.02%、90.96%、90.02%,三年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岁、7~14岁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0~2岁组(P<0.05)。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类,占60.69%。不合理处方共9 468张,占38.15%,其中给药途径不当占21.65%,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占10.26%,用药剂量过大占4.27%,无抗菌药物联用指征占1.96%。结论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应改善医疗管理,实行医师、药师双监督,以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门诊处方6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处方的基本指标情况、一般项目、处方用药适宜性等进行分析评价。抗菌药使用率为27.52%,注射剂使用率为13.57%;一般项目不合格的处方355张,不合格率为5.91%;用药适宜性不合格的处方245张,不合格率为4.08%。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中心门诊处方的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对处方的金额、基本药品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注射剂使用情况以及处方药品种类、处方平均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用药1.94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5%,针剂使用率为7.05%,中成药使用率为53.40%,基本药物和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0%,处方平均费用为96.87元,不合格处方比例为3.61%。结论:处方点评是提高处方质量、坚持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2014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了解门诊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6日至2014年3月25日我院门诊处方6000张,进行统计分析并点评。结果共抽查处方6000张,其中合格处方5704张,合格率为95.10%;不合格处方296张,占抽查处方的4.90%。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24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82.09%;用药不适宜处方41张,占不合格处方的13.85%;超常处方1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05%。平均用药品种2.87种,基本药物使用比例60.23%,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抗菌药物使用处方1085张,占全部抽查处方比例18.08%,注射剂使用处方数1274张,占全部处方比例21.23%。结论门诊一季度处方质量还应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培训学习,提高医师药师专业水平,加强处方质量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1.
曹斐 《抗感染药学》2020,(2):168-172
目的:分析医院2018年1月—6月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为儿科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随机抽签法抽取医院2018年1月—6月儿科门诊处方1243张,统计其患者的信息、用药品种数和抗菌药物、注射剂、静脉输液、基本药物等使用情况;分析其处方用药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结果:儿科门诊1243张处方中,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05±0.69)种,每张处方使用基本药物平均数为(1.35±0.45)种,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5.21%;不合理用药处方29张为2.3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74%。结论:儿科患者用药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主要问题在于适应证不适宜用药,应加强硬件建设,为合理用药提供基础设备,加强其合理用药规范管理,以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手足口病患儿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抽取该医院2016年1-6月门诊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处方18924张,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率排序前5名的药品为阿昔洛韦乳膏、开喉剑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康复新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61%(3901/18924),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结论:该院对门诊手足口病患儿主要选用利巴韦林和中成药抗病毒、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抗感染,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用药方案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王东  赵云燕  朱虹  范洁 《安徽医药》2017,38(8):1001-1004
目的 调查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司琼类药物使用情况,探讨该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以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药品种类、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面,对铜陵市人民医院2015年全年住院患者使用的司琼类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并以10%抽检率随机抽取病历221例,从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疗程等方面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221份病历中,使用阿扎司琼145例和托烷司琼41例,分别占抽样的64.73%和18.30%。不合理病历共35例,占抽样病历的15.84%。结论 该院司琼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制定点评方案,加强使用管理,规范该类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处方点评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进行干预,评价其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7-12月门诊处方随机抽样,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考察干预后(2016年1-6月)的用药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2015年7-12月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率为20.67%,干预后下降为10.19%。结论:为了倡导合理用药、规范医师处方,通过定期点评、剖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进行有效干预,提高了医生合理用药水平,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用药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医院儿科美罗培南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并分析评价该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在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结合儿科临床相关感染特点,参照相关感染性病种的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建立医院儿科美罗培南临床应用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使用美罗培南的232例患儿进行临床应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结果该药使用总体合理率77.16%。用药指征符合率96.98%,联合用药合理率89.22%,用法用量正确率100%,病原学与疗效评估合理率73.28%,考核管理合理率99.57%。结论建立的儿科美罗培南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可用于规范该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该院美罗培南临床应用情况一般,针对存在的问题,临床药师应加强此类药物专项点评与监护,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6.
邓芳  彭其胜  陈欢  穆瑶 《中国药房》2014,(36):3442-3444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月1日-6月30日我院使用万古霉素的出院患者病历,参照国内万古霉素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计的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调查表,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价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万古霉素临床使用过程中,在患者治疗前后体温监测、白细胞计数、第1次使用48 h以内细菌培养等方面符合标准率均为100%;在用药指征、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用药指征符合标准率为63.33%,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符合标准率为51.67%,药物相互作用符合标准率为61.67%。结论:通过开展万古霉素药物利用评价,可发现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有利于促进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科疾病中糖皮质激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3年1-6月儿科1 042份住院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利用Excel软件统计相关指标。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例462份,占总数的44.3%,其中82.3%的患儿集中在0~3周岁;应用合理的病历316份,合格率68.4%,不合理病历主要为选药、给药剂量与时程不合理。结论:糖皮质激素在该院儿科疾病中用药原则、剂量和时程的选择上仍存在一定问题,遵循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的原则、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将有助于提高糖皮质激素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现状,探讨该药的合理使用策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临床科室2016年1-6月人血白蛋白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2016年1-6月有31个临床科室839人使用人血白蛋白,其中普外科用药人数居首,占总人数的20.26%,其次是心内科、胸外科、干保科、儿科病房,主要用于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9.50%)、心肺分流术、烧伤、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9.00%)、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4.50%)等;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在30 g·L-1以下的病例占69.00%,35 g·L-1以上的占16.00%,且有5.00%诊断为低蛋白血症的病例在用药前并未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人血白蛋白用药疗程1~30天,平均疗程为(3.73±1.97)天;个人用药总量以10~30 g居多,其患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0.00%,其次是40~60g,占24.00%。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使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用药指证不明确、用药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偏长、与其他静脉药物联合使用等方面,提示我院对人血白蛋白的应用还存在一些误区,需加强对人血白蛋白的合理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院住院儿童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邻水县人民医院住院儿童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邻水县人民医院2010年1~6月的住院儿童病历367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按使用率、使用种类、联用情况、用药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349份,使用率为95.10%,共使用了5类14种抗菌药物,联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儿科临床口服铁剂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儿童合理应用口服铁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全国25个省份、直辖市的48家儿童/妇幼医院口服铁剂儿科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002份。48家医院儿科共有22个口服铁剂品种,其中第3代口服铁剂应用最为广泛,剂型以溶液剂为主。在铁剂选择方面,多数医师主要考虑药品和患儿因素,22.54%的医师注重个人用药习惯。在用量方面,多数参研者主要参照药品说明书和本行业指南/共识,部分参研者依据成人用量换算(占30.04%)或经验用药(占23.35%)。超过20%的药师对用药疗程不太了解。85.52%的药师和98.17%的医师会进行用药注意事项的交代。77.25%的参研者会积极处理口服铁剂带来的不良反应,但对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了解不够全面。超过40%的医师认为患儿用药依从性一般或较差,并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铁剂的不良口味(82.34%)。结论 目前我国儿科临床应用的口服铁剂品种和剂型较为合理,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无据可依、医务人员认识不足及患儿用药依从性差等问题。相关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应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共同促进口服铁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