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强磁场对Sn-4Cu合金凝固过程中Cu6Sn5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强磁场对Sn-4Cu合金凝固过程中Cu6Sn5相的影响,对有无强磁场情况下合金的凝固组织进行了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对晶粒取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磁场作用下的凝固过程中,Cu6Sn5晶体长度增加,有沿磁场方向排列取向的趋势;试样上、底部的Cu6Sn5相形貌存在很大的差异,铜元素的分布变化显著,反映了强磁场对热对流的抑制作用;强磁场对Sn-4Cu合金中各相的影响以及对Cu6Sn5晶体取向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振动技术在金属凝固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机械振动和超声波振动在金属凝固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施加振动可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性能的原因,并对21世纪振动细晶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无污染的物理细晶技术无疑将在新世纪倍受关注,超声波在冶金中的应用有望再度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输出峰值高、负荷小的电磁脉冲超声波将会成为超声凝固细晶技术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并辅以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横向变拘束热裂纹试验方法,改变试件加载过程中的变形速度,较系统地研究了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的塑性变化规律。成功地建立了高强钢焊接熔池三维凝固塑性模型,并就变形速度对金属凝固塑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变形速度是导致焊缝金属热裂的重要因素,它是通过金属凝固过程中不同的变形方式影响金属在脆性温度区间内的变形能力,从而影响到焊缝金属在脆性温度区内热裂纹的启裂时间、启裂温度、临界应变量以及脆性温度区范围  相似文献   

4.
凝固过程中的晶粒组织直接影响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对金属凝固时晶粒组织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要,以航空用镍基高温合金叶片为例,对其在凝固过程中微观组织形成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的最新进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半个世纪国内外电流凝固技术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直流电流、交流电流和脉冲电流处理对金属凝固过程与凝固组织影响的一些重要成果,总结了电流凝固技术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该技术在工业中应用尚需研究解决的技术与理论问题,特别强调了脉冲电流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刘晓  梁红玉 《机械》2009,36(4):60-62
以金属凝固理论为基础,I-DEAS和CASTSoft_CAE软件为平台,建立法兰盘凝固过程的三维模型。对法兰盘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和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温度最大值出现在法兰盘中心部位,最小值出现在法兰盘边缘。应用新山判据预测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的位置,发现在法兰盘中心处出现缺陷。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ZA-27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属液凝固过程中对其施加脉冲电流,能够使合金的凝固组织得到改善,晶粒得到细化,枝晶间距减小。其主要原因是脉冲电流产生的脉冲压力对晶核的形成和长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低压铸造成形过程中,液态金属流体的充型和凝固是其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两步流程,其工艺水平将决定铸件的成型质量和成品率,而且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铸造缺陷大都来自于这两个阶段。本文将对盘体类零件低压铸造的充型和凝固过程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介绍其理论基础,并将温度场数值模拟技术和流场数值模拟技术耦合仿真,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CFD流体仿真模块和Thermal模块,对盘体类零件低压铸造充型和凝固过程中的流场和温度场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非枝晶材料半固态加工:非枝晶材料半固态加工(即半固态加工)的工艺实质是将凝固过程中的合金进行强力搅拌,使其先凝固的树枝状初生固相破碎而获得一种由细小、球形、非枝晶初生相与液态金属共同组成的液固混合浆料,即流变浆料。将这种流变浆料直接进行成形加工,称为半固态金属流变成形;而将这种浆料先凝固成铸锭,再根据需要将金属铸锭分切成一定大小,使其重新加热至固液相温度区间再进行加工称为触变成形。  相似文献   

10.
以水泥回转窑大型铸钢齿轮为例,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铸造工艺的优化设计,并对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方案一并不能完全消除铸件中的缺陷。由于铸件的体积较大,在浇注过程中金属液的温度很快降低,导致在铸件中形成了铸造缺陷。为了消除这种缺陷,对浇注系统进行了保温处理,采用保温浇道,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浇注系统能有效地保持浇道中金属液的温度,从而为铸件凝固收缩提供了足够的金属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