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Y10分离物感染的烟草植物总DNA为模板,扩增病毒双向启动子片段,并分别以不同方向与gus基因和nos终止子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用土壤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质粒载体导入本氏烟叶片细胞和植株茎部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互补链和病毒链启动子均能驱动gus基因表达,并且互补链启动子的活性高于病毒链启动子的活性.TYLCCNV伴随的卫星DNAβ分子的βC1的表达载体与启动子载体进行瞬时共表达时,βC1对病毒链和互补链启动子的活性均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普遍发生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发现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云南的发生非常广泛,其发生、分布与地理生态、气候类型有关,主要集中在滇中南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地区.共获得20个TYLCCNV分离物的病毒全基因组DNA-A,和已报道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云南分离物进行同源性比较,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在89.2%~97.4%之间.同源性比较发现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DNA-A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地理和气候接近的地区同源性越接近.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生产中发现一些番茄抗病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或应用几年后出现感病现象。为了解不同抗病品种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curl virus,TYLCV)基因变异的情况,对5个感染TYLCV的番茄抗病品种进行了TYLCV全长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扩增结果显示,5个样品携带的TYLCV基因组长度均为2 781 bp,且均编码6个功能蛋白。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这5个分离物与TYLCV-Israel株系同源性达到99%以上;通过功能蛋白比对发现,复制增强因子AC3蛋白存在变异,同世界各地报道的TYLCV-Israel株系典型分离物的AC3蛋白存在7处氨基酸差异的位点。分析结果表明,这五个病毒分离物均属于TYLCV-Israel株系,其AC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变异程度均不显著,并没有产生新的病毒株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接种和分子克隆技术,分析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Y10分离物(Y10)的伴随卫星DNAβ(Y10β)在本氏烟中的种群变异.结果显示表明:本氏烟中Y10β种群所有克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在接种60 d及120 d后其种群突变频率分别为2.48×10-3和2.54×10-3,表明该卫星DNAβ在同一寄主体内的侵染时间对其种群变异水平没有明显影响;Y10β种群的碱基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β的富A(A-rich)区,在卫星共同区(SCR)内碱基突变位点最少;其碱基突变类型以A→G,G→A,T→C突变及碱基G缺失等突变类型的比例较高,并且在A-rich区内出现多个克隆在同一核苷酸位点发生相同突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番茄种子的分离效率,基于番茄种子和皮的物料特性差异,探讨了将离心分离技术、筛分原理和水利中斜板沉降技术相结合,通过机构的二次分离作用实现番茄种子和番茄皮有效分离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番茄种子分离机的分离原理,阐述了分离系统各组成部件设计的理念和依据,确定了该机主要部件的关键参数;生产试验考核的测定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分离机能够满足番茄种子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番茄籽、皮分离的效率,利用番茄制酱副产物中各成分的物料特性差异,研制出依靠分离滚筒和滚筒内部连续转动的刮板组件实现番茄籽、皮分离的设备。介绍了番茄籽皮分离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通过对分离原理的分析,根据整个分离机的工作状况和分离质量的要求,运用Pro/E技术设计制作出番茄籽皮分离机的虚拟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ro/E技术可明显缩短该机的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7.
过表达B基因的转基因微型番茄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型番茄M icro-T om核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编码有色体特异性的番茄红素β-环化酶的B基因编码区,并将B基因与在高等植物中组成型表达的C aM V 35S启动子融合,构建成双元载体pL e-BZN,导入农杆菌,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到微型番茄M icro-T om中,通过抗性筛选和PCR鉴定,成功获得了多株转基因微型番茄,为获得富含β胡萝卜素的转基因微型番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在我国危害日益严重.为了对该病进行深入有效的了解,根据已知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基因组DNA-A序列的保守区段,设计两对背向引物;针对北京地区的3个TYLCV分离物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物为单组分病毒,不含DNA-B和卫星DNA-β,是TYLCV的2个新分离物.TYLCV-BJ1与BJ2基因组全长分别为2781bp和2779bp,同源性为99.8%,都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对TYLCV的分子进化分析表明,国内现已发现的TYLCV株系亲缘关系都很接近,同源性在97.1~99.9%,属于以色列TYLCV-IL株系进化下的一个近代分支.从全基因组和各基因的逐个比对结果看,TYLCV的AV1和AV2保守性最高,其次是AC2和AC3.当TYLCV-Mld进化成TYLCV-IL时,AC1和AV4基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IR区的同源性更是从小于70%上升到94.3%.国内的TYLCV株系分成2个亚群,但在地理分布上没有形成严格的区域限定,北京分离物属于CN I亚群.  相似文献   

9.
加工番茄促生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病害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促生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和抑菌效果的研究.从新疆各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健康加工番茄植株根际土壤164份,共分离纯化得到细菌及放线菌分离物1029个,经室内一次筛选和二次筛选得到54株对番茄立枯丝核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促生试验表明,这54个细菌菌株中有6株细菌能提早加工番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提高加工番茄的发芽率,并对发芽后植株的株高、株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的提高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盆栽接菌试验表明,有5株拮抗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较好,其中SL-23菌株的防治效果为46.96%,优于五氯硝基苯拌种的防治效果.5株拮抗细菌都对病原真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病原细菌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有较强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抑菌谱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番茄耐冷性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特异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番茄耐冷性近等基因系为试材,从耐冷及冷敏感植株中提取DNA构建耐冷DNA池及冷敏感DNA池,采用RAPD技术,从2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一个在两池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OPF14,用轮回亲本及回交后代的单株DNA进行验证,证明了该引物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是一个与番茄耐冷性相连锁的RAPD标记.从琼脂糖凝胶回收OPF14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与载体pGEMR-T-Easy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DH5-a,对克隆片段测序表明实际大小为792bp,这为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组织的损伤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番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人KGF -1导入番茄中,共获得12株独立的抗性转化植株,PCR和DNA斑点杂交结果表明:KGF-1基因整合入番茄基因组中,为获得植物源表达的KGF -1蛋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13年3~7月,在安徽科技学院种植科技园日光温室内以盆栽矮番茄为砧木,采用嫁接试验,研究矮化砧木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砧木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利用矮化砧木嫁接的番茄,株高、茎粗、鲜重、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产量等显著低于自根苗,但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自根嫁接番茄长势、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对照处理的差异不大,但产量增加.结论是:矮化砧木嫁接番茄起到明显的矮化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番茄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硬果番茄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配置的16个番茄F1组合为试材,以国内生产上应用的中果型硬粉果品种冀番135为对照,利用质构仪研究了上述番茄生长过程中质构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番茄果实硬度差异显著;16个不同番茄F1青果期和红果期果实硬度差异显著;番茄F1红果期果实硬度与青果期果实硬度极显著正相关;番茄F113#在青果期和红果期硬度都最大,并且在采后贮藏期其果实硬度比国内生产上应用的中果型硬粉果品种冀番135的大,耐贮运性能好,是硬粉果番茄选育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4.
商丘地区番茄白粉菌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商丘地区首次检出的番茄白粉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的观察、致病性检测及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病原菌经人工接种可导致番茄栽培品种致病,发病症状与自然状态一致,而对野生品种无作用;在显微镜下分生孢子单生呈椭圆状,孢子梗直立无分支;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与来自Oidium neolycopersici的5条序列聚为1支,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来自Oidium lycopersici的3条ITS序列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来自商丘的番茄白粉菌为O. neolycopersici.  相似文献   

15.
新疆独特的自然气候,是发展加工番茄的良好条件,近几年来番茄制品已发展成为自治区和兵团一大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加工番茄对种植户的吸引力更大,已成为广大农户和农场职工脱贫致富的理想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新疆感病毒番茄分离到一株属于类草花叶病毒组的病毒,感病番茄显示生长阻滞,叶片皱缩花叶畸形以及坏死等系统侵染症状;该病毒可经汁液传播侵染属于10科的18种草本植物,但不能经桃蚜传播,感病组织粗汁液和提纯病毒制备物在SDS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与烟草花叶病毒UI株系抗血肖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该病毒的病毒粒子为长290nm,宽20nm的直杆状病毒粒子,其体外存活期在粗汁液中2个月,在干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比较了植物活力久久对番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活力久久对改善番茄农艺性状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单株浆果数和单果重量上作用比较明显,对番茄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增产率达9.7%。LSD测验分析,产量差异为1.0%,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生产中发现一些番茄抗病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或应用几年后出现感病现象。为了解不同抗病品种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curl virus,TYLCV)基因变异的情况,对5个感染TYLCV的番茄抗病品种进行了TYLCV全长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扩增结果显示,5个样品携带的TYLCV基因组长度均为2 781 bp,且均编码6个功能蛋白。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这5个分离物与TYLCV-Israel株系同源性达到99%以上;通过功能蛋白比对发现,复制增强因子AC3蛋白存在变异,同世界各地报道的TYLCV-Israel株系典型分离物的AC3蛋白存在7处氨基酸差异的位点。分析结果表明,这五个病毒分离物均属于TYLCV-Israel株系,其AC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变异程度均不显著,并没有产生新的病毒株系。  相似文献   

19.
杂交种能够综合其双亲的许多优良性状,因此在生产上早已广泛应用.对于杂种一代的检测,目前主要还是靠田间观察,这不仅费时,也易受环境条件影响.90年代发展起来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即RAPD)技术以其简便、灵敏和高效的优点,已开始在农作物杂交育种等相关研究领域得到应用[1~4].本文根据RAPD技术的特点和实际结果,运用RAPD标记就番茄杂种与亲本的检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简要综述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毒番茄、抗虫番茄、抗细菌番茄、延迟成熟番茄及番茄医药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