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14岁,以双侧鼻塞、流脓涕伴头昏1年为主诉于2005年11月22日人院。1周前,患者出现左侧内眦部轻微疼痛,门诊以“左筛窦炎”收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双侧同断性鼻塞.左侧较重.伴头昏、流脓涕,无发热、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曾诊为“慢性鼻窦炎”给予扰生素静脉点滴、负压置换及滴鼻剂滴鼻等治疗.疗效欠佳。前鼻镜检查见:左侧中鼻甲肥大,前端圆球状,表面光滑,质软,左侧中鼻道狭小。鼻中隔稍向右偏,右侧下鼻甲肥大。双侧鼻腔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眼球运动正常。眼位无改变。鼻窦冠状位CT扫描:左侧中鼻甲呈球状软组织影.密度均匀边界清.各窦腔清晰,中隔向右偏移(图1)。11月2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中鼻甲病变切除术,术中见左侧中鼻甲前下端呈球状肿大.穿刺回抽有淡黄色液体,沿中鼻甲前下端纵形切开.其呈囊袋状,见有黏稠液体流出,约2m1.中鼻甲过度气化骨质菲薄.切除中鼻甲气化的部分。术后病理报告为左中鼻甲脓囊肿。术后患者鼻腔通气好.随访半年无复发.无鼻塞、流涕、头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6岁.因反复鼻塞、流脓涕伴头痛4年余,于2007年7月2日收入我科.体检;生命体征稳定,心肺听诊无异常.双侧下鼻甲无肿大,左侧中鼻道可见少量黏脓性分泌物,右侧中鼻甲呈球状肥大,表面光滑,黏膜允血,触之较硬,不易出血,麻黄素收缩效果差,其内侧紧压鼻中隔,鼻中隔受压向左偏,嗅裂及中鼻道难以窥及.  相似文献   

3.
男,32岁,于1年内左侧鼻腔进行性鼻塞,时伴出血,患者来我院诊治,欲求手术治疗.体检:患者右侧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向左侧,呈嵴状.左侧鼻腔自中鼻道向下至后鼻孔,有息肉样物堵塞全部后部鼻腔,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初步诊断为:①右下鼻甲肥大, ②鼻中隔偏曲,③左侧鼻息肉.拟常规麻醉下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术中右侧下鼻甲及鼻中隔偏曲手术进行顺利,行左侧"鼻息肉"手术时,发觉该肿物质极脆,触之极易出血,与正常息肉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6岁.凼头痛不适4个月,在外院抗炎治疗无效,且症状逐渐加重,于2006年4月27日收入院。患者此前曾被拟诊为神经性头痛,并给予神经营养及植物神经调节药物等治疗,无效。患者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以枕部为甚,休息后略减轻,无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查体:鼻黏膜轻度充血,鼻甲无肥厚.鼻道通畅,鼻中隔中段及前段居中。鼻内镜下见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正常,仅见鼻中隔后上部向两侧呈局限性膨隆,触呈骨性。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30岁 ,自幼右侧鼻堵 ,近 1年逐渐加重 ,睡眠呈左侧卧位时常因憋气而惊醒 ,近半年鼻堵严重时偶伴右侧头疼 ,否认鼻涕中带血及脓涕史 ,否认鼻腔疼痛及嗅觉障碍。曾滴用麻黄素等减充血剂治疗 ,无显效。检查全身状况好 ,外鼻无畸形。右下鼻甲中部异常肿大 ,压迫鼻中隔软骨部致左偏 ,下鼻甲上面平滑呈暗紫色 ,凸入中鼻道 ,下鼻甲中部的下面及外侧面苍白、肥厚、不平 ,呈结节样、息肉样改变 ,表面无扩张血管、溃疡及肉芽生长 ,无触痛 ,各鼻道未见分泌物 ,鼻窦无压痛。冠状位CT显示右下鼻甲软组织肿大 ,鼻腔骨性结构无明显破坏 ,各鼻窦正…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1岁.因鼻塞伴嗅觉下降10余年,于2006年9月21日入院.既往体健,无鼻部手术史及外伤史.鼻内镜检查:鼻黏膜慢性充血,双下鼻甲不肿大,双中鼻甲、中鼻道、鼻咽部均正常;鼻中隔右偏,呈"c"型,鼻中隔后上明显膨隆,双侧嗅裂变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球型鼻甲泡的关系。方法:分析972例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片,观察鼻中隔偏曲和球型鼻甲泡的发生率,并把鼻中隔偏曲分为高位偏血和低位偏曲,测量鼻中隔偏曲角度(SDA)和球型鼻甲泡的横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球型鼻甲泡的关系。结果:18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17.03%,790例无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14.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高位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33.33%,122例低位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9.02%,2组间球型鼻甲泡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20例高位偏曲伴球型鼻甲泡组SDA平均值为14.55°±3.61°,偏曲凹侧球型鼻甲泡横径均值为(5.93±1.88)mm,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11例低位偏曲伴球型鼻甲泡组SDA平均值为13.36°±2.42°,偏曲凹侧球型鼻甲泡横径均值为(4.86±1.40)mm,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与球型鼻甲泡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凹侧易出现球型鼻甲泡。球型鼻甲泡大小并不随SDA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1岁,因左侧鼻塞、涕中带血伴头痛3年余,于2009年10月9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反复涕中带血及阵发性头痛,以左侧前额部为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未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而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左侧鼻腔内可见较大淡红色肿物充满整个左侧总鼻道,鼻中隔明显受压右偏,肿物触之质脆,表面可见增生小血管,部分区域有少许坏死组织附着,清除后局部易渗血.鼻内镜检查见肿物与鼻中隔左侧面黏膜紧密相连,并挤压左侧中、下鼻甲,但与左侧中、下鼻甲无粘连.鼻窦CT扫描见左侧鼻腔内约3.5 cm ×3.3 cm ×3.0 cm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0 HU,边界清楚;鼻中隔受压明显右移,左侧额窦、筛窦及上颌窦呈阻塞性炎症表现,未见骨质破坏(图1).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5岁,因反复交替性鼻塞8年余,发现鼻中隔新生物2 d,于2006年8月7日入院.8年来患者反复出现交替性鼻塞,与感冒有关,无脓涕、鼻出血、头痛、嗅觉减退等.入院体检:鼻腔黏膜充血,双侧下鼻甲稍肿大,鼻腔通气欠通畅.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2 3岁。因双侧鼻塞 ,流脓涕 10年余 ,门诊以双侧慢性鼻窦炎 ,左中鼻甲新生物于 1999年 7月 2 2日入院。10年前受凉后出现鼻塞 ,流脓涕 ,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以后每当感冒或劳累后即出现上述症状 ,且流脓涕时间持续较长 ,近半年内左鼻塞加重 ,常有头痛。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好 ,心肺听诊无异常。专科检查 :左侧下鼻甲轻度肥大 ,中鼻甲呈球状 ,其内侧与鼻中隔相贴 ,表面粘膜息肉样变 ,触之较硬 ,1%麻黄素收缩效果差。双侧中鼻道均有脓性分泌物。鼻窦冠状位CT片(图 1)示 :左侧中鼻甲扩大 ,推压鼻中隔向右 ,中鼻甲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