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市第五医院进行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每次200 mg,每天2次;观察组联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每次20 mg,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红细胞沉降率,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塞来昔布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附桂骨痛胶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附桂骨痛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的变化。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32(IL-32)、类风湿因子(RF)、血沉的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IL-32、RF、血沉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32、RF、血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附桂骨痛胶囊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李洁  安光伟  李亚  谢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1):2583-2587
目的 探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miR-155水平及24h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比较,治疗组明显升高(7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h17/Treg、miR-155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能通过降低患者外周血Th17/Treg、miR-155水平发挥控制病情的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1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3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麝香乌龙丸,每次3 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片,每次7.5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60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及治疗前后IL-1、IL-6、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L-1、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IL-1、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该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IL-1、IL-6、TNF-α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痹祺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温水送服甲氨蝶呤片,7.5 mg/次,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温水送服痹祺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滴度(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0%(P<0.05)。治疗后,两组CRP、ASO、ESR和RF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风湿四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A、IgM、IgG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组间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痹祺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调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托法替布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4片/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枸橼酸托法替布片,5m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服用药物7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关节疼痛评分(VAS),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3.05%,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晨僵、食欲减退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ESR、RF、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7%,明显低于对照组(18.64%,P<0.05)。结论 托法替布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状,关节止痛效果较佳,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菟丝子黄酮对雷公藤多苷片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高、低剂量(12、9 mg/kg)组,雷公藤多苷片高、低剂量(12、9 mg/kg)+菟丝子黄酮(生药100 mg/kg)组,每组6只。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对照组大鼠ig给予等体积0.5% CMC-Na溶液;腹主动脉采血,制备含药血清。通过体外培养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给予含药血清干预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生精细胞周期及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生精细胞中SCF/c-kit、C-myc和CREM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高剂量组使G0/G1期生精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 < 0.01),低、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生精细胞凋亡率(P < 0.01);与等剂量雷公藤多苷片单给药组比较,配伍菟丝子黄酮后,显著降低S期细胞百分率、生精细胞凋亡率(P < 0.01)。雷公藤多苷片低、高剂量组均使生精细胞中SCF/c-kit、C-myc和CREM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 0.01);配伍菟丝子黄酮后显著增加蛋白表达量(P < 0.01)。结论 通过合理配伍菟丝子黄酮可显著改善雷公藤多苷片对生精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尪痹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7水平,及Th17比例、Th17/Treg值和Treg细胞比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9%(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双手握力上升(P<0.05),且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Anti-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h17比例、Th17/Treg值均降低,而Treg细胞比例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刘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11-612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LEF组和MIX组各48例,LEF组给予来氟米特20mg,口服每日一次,MIX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口服每周一次,24周为1个观察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期间的ACR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8、12、24周后来氟米特组的ACR20、ACR50有效率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都比较好,且副作用少,但来氟米特治疗4、8、12、24周的疗效相比较优于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金骨莲胶囊联合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治疗风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12.5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骨莲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8.00% vs 86.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ESR、TNF-α、IL-6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骨莲胶囊联合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治疗风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能有效降低患者炎性水平,减轻关节疼痛及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天津市环湖医院2015年1月—2020年4月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ADR的71例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情况,分析ADR的分级、临床表现、涉及的具体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并进行危险因素和策略分析。结果在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44例(61.97%),多于女性27例(38.03%);其中≥55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注射用红花黄色素ADR发生率最高,ADR主要表现在皮肤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包括寒战、高热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仅要根据病情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个体化选择用药,减少相同成分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联用,更要结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联合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加强药物监测,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及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魏酸钠,0.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9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4%、9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Hb A1c水平出现明显降低,GFR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内科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 mg/d,应用1周以后进行减量,每周降低5 mg,最后维持5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缩小时间、血沉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5%、9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甲状腺缩小时间以及血沉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7.31%、3.8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介入后血栓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60例行神经介入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远端保护装置,根据病变血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支架种类进行前后扩张。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西洛他唑片200 mg/d,2次/d。两组疗程均为术前1周至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指标,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缺血事件及缺血病灶例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缺血事件及缺血病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洛他唑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三联疗法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介入术后抗血栓作用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复方硫酸软骨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硫酸软骨素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胸腺肽肠溶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关节炎相关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和晨僵时间均出现明显下降,握力则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临床症状则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关节炎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A及IgM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复方硫酸软骨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舒必利片联合奥氮平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81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氮平片,初始用药剂量为10 mg/次,1次/d。用药剂量在1周内逐渐增至2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舒必利片,舒必利片初始用药剂量为100 mg/次,2次/d。用药剂量在1周内逐渐增至30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连续3个月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69.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持续、非持续错误数评分均显著降低,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CST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36%,与观察组31.25%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舒必利片联合奥氮平片可以有效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