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建设海绵城市,研究海绵城市和透水铺装和透水路面的特点与应用,分析研究了透水铺装和透水路面的作用、结构、优点、缺点等问题。研究结论是透水铺装和路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市巡司河武泰闸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为基础,研究3种新型透水铺装搭配使用的效果,包括强化竖向透水、雨水径流量削减和污染物去除能力,及其经济、生态效益。通过实测数据研究发现,其径流量削减较常规透水铺装优化30%,可有效降低海绵城市建设中管网、调蓄池的投资,实现经济效益。对COD、SS、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渗滤的水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3.
促进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是针对城市内涝,减少地下水资源浪费,缓解旱情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将城市的规划理念进行改变和优化,为了响应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统筹建设"的号召,促进对于雨水资源的创新利用,我公司积极推广海绵城市LID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首先对海绵城市和LID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就海绵城市建设中常见的LID技术展开了细致的阐述,主要分析了透水铺装技术,绿色屋顶技术,下沉式的绿地技术,雨水花园,此外需要整合现代低影响系统的开发现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创新技术,促进系统的优化,对于海绵城市的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是在传统透水混凝土铺装基础上的一种创新的透水铺装形式,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之一。实验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的径流污染物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降雨重现期下,降雨120 min,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对雨水径流污染物SS、COD、TP、TN、Cu的去除率分别为98%、88%、84%、60%、88%。并且发现降雨重现期越小,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好。说明了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对降雨不但具有渗透、储存、排放作用,而且对雨水径流中常见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国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发展进程,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推广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控制城市地表径流、涵养地下水源的重要手段之一,透水水泥混凝土是多孔混凝土的一种,是指地面铺装,满足路面施工性能和路用要求的多孔混凝土。透水路面通常含有15%~25%的连通孔隙保证其透水能力的需要,大量的孔隙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了削减作用,针对孔隙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并对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对常州城市园林景观道透水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透水砖增强其使用功能、改善其特点以及提高公众服务能力,提出了有关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搜集海绵城市的概念,提出作者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分析海绵城市与透水材料发展的关系,分析出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砖研发的必要性,结合当下国家住建部提出的海绵城市六字方针,调查目前透水砖的种类与消费市场,从荷兰透水砖的起源,到后来国内外无数学者对透水砖的深刻研究,反映出广大科研人员对透水砖的研究越发深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城市内涝频发,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于2014年11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在此背景下,研发一种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水循环的混凝土,成为了现阶段的重点工作。透水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重量轻、透水量大、土壤保湿、调节温湿、降低噪音等优势,将成为建设海绵城市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笔者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配验证得出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成功生产应用于公司厂区道路,效果良好,本文将这些简单的心得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9.
《陶瓷》2020,(4)
海绵城市建设得到国家大力提倡,笔者论述了海绵城市及陶瓷透水砖路面铺贴;对于落实国家号召的海绵城市计划,运用透水砖产品实现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探索生态文明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绵型生态城市是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城市建设的目标,城市道路、绿地、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不但具有快渗快排功能,还应具有一定的水分保持功能.基于传统的泡沫混凝土,采用发泡剂与产气剂协同使用的方法制备了兼具透水和保水功能的泡沫混凝土.并系统研究了水灰比、发泡剂掺量、砂掺量和玻璃纤维掺量对材料透水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材料的水分保持性能与透水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材料的透水性能随水灰比、发泡剂掺量、砂掺量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逐渐减小.通过合理控制制备工艺,可获得具有较好透水率和保水性的泡沫混凝土材料,以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陈中友 《四川水泥》2023,(5):208-210
城市道路的建设中,透水路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解决平原城市雨季的内涝问题,特开展透水沥青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从透水沥青的路用性能出发,对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案例,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中,透水沥青路面能满足道路储水、排水等功能,与传统路面相比更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以济南市东部某城市道路工程为例,对城市道路相关的常用海绵城市设计思路和相关设计措施进行介绍。对具体技术措施进行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分析,包括下沉式绿地的结构设计,透水人行道铺装,以及开口路缘石、净水石笼、溢流雨水口等海绵附属设施相关要求等,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对于天然海绵体设施的成效监测一直作为一个难题.文中以深圳市有关部门对海绵城市监测领域的课题研发需求作为依托,基于光纤传感器的温度敏感性特点,以监测得到的透水速度作为变量参数,构建出了天然海绵体(早熟禾-土壤系统)可收纳雨水有效容量的实时监测模型,并通过试验手段对该模型系统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典型的城市内涝的分析表明,严重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洪水、降雨增加、城市雨水调节和蓄积不佳以及排水不畅。海绵城市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其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抗涝能力。本文对海绵城市的含义和功能进行介绍,重点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误区,并将其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相结合,提出对海绵城市未来发展的建议,以加深对海绵城市的认识,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的建设重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持区域水土平衡,解决黑臭水体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六个环节,渗、滞和蓄是其中最重要环节。为此,我公司针对关键环节开发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产品--天然彩石透水坪、便捷式储水罐、绿地雨水口、弃流器等。其中最为核心的产品是透水坪和储水罐装置,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开发的环保材料产品让雨水的高效利用成为现实可能。其中天然彩石透水坪,由天然彩色石料加上环保黏结剂,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让雨水顺利安全进行渗透收集,重点解决了城市内涝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热点问题。便捷式储水罐我们则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开发,其最大特点是可根据城市绿地位置和面积大小通过产品模块化配置方案解决蓄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让解决城市内涝和实现雨水综合利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张玉斌  鲍世辉  张聪 《硅酸盐通报》2022,41(6):1955-1962
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UHPPC)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载道路铺装材料,但韧性不足是UHPPC重载铺装易于开裂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引入碳酸钙晶须、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乙烯(PE)纤维,制备了新型混杂纤维增强UHPPC材料,研究了其抗压强度、透水能力和弯曲性能。研究发现,添加PVA纤维或PE纤维均能够提高UHPPC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极限挠度,且PVA纤维的提升效果优于PE纤维。与单掺PVA纤维或PE纤维相比,混杂使用碳酸钙晶须则进一步地提高了UHPPC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极限挠度,与PE纤维与碳酸钙晶须混杂相比,PVA纤维混杂碳酸钙晶须对UHPPC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极限挠度和裂缝开展模式的改善效果最佳。但是,添加PVA纤维或PE纤维均降低了UHPPC的透水系数,而引入碳酸钙晶须则进一步加剧了透水系数的降低效果,尤其是混杂使用PVA纤维和碳酸钙晶须,UHPPC透水系数的下降最为明显,但依然达到了1.05 mm/s,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廖晖  刘成林  李洁芬 《净水技术》2023,(12):142-146+190
以我国西北某市为例,结合大雨量双峰与小雨量多峰雨型的实际降雨,对该市海绵城市建设区内的雨水花园、高位花坛、透水铺装3种典型源头低影响开发(LID)设施进出水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测分析。分析得出,在大雨量双峰值降雨事件中,典型源头LID设施出口污染物浓度分布呈单峰型;在小雨量多峰值降雨事件中,典型源头LID设施出口污染物浓度分布呈负斜率直线型。雨水花园和高位花坛在小雨量多峰值降雨事件中的污染物去除率比大雨量双峰值降雨事件的要高,而透水铺装在小雨量多峰值降雨事件中的污染物去除率比大雨量双峰值降雨事件中的低。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产品创新已经是陶瓷行业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夹江方正瓷业结合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当地丰富的优质资源因地制宜推出红坯透水砖,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透水砖是为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诞生的环保建材新产品。该产品具有  相似文献   

19.
海绵城市中重载型透水路面是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本项目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市场上有机型的透水混凝土胶凝剂容易存在老化、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等问题进行改进,研发新的高性能透水保水混凝土无机型凝胶剂,通过实验探索,构建的无机型透水路面能满足重载路面的实施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主要功能是实现雨水控制目标,但海绵城市在渗蓄水时会导致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地质问题。采用Terzaghi固结理论与GMS软件计算地下水流场相结合,形成水动力-力学耦合模型,模拟计算海绵城市渗蓄水时对地质环境地面沉降影响。海绵城市在降雨模式下,降雨强度大,降雨历时长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大;在渗蓄水多个回合后,对地面沉降影响最大。海绵城市透水铺张层和下垫层一定要考虑渗蓄水的风险,必须经过预测与评价使沉降值控制在不产生破坏的范围内。下垫层的土体强度不符合海绵体渗蓄水功能要求时,需采取措施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