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都江堰灌区用水者协会的发展状况,通过比较用水者协会在建设规模、机构设置、灌区管理、协会运营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用水者协会自成立以来的成效和不足,提出都江堰灌区进一步深化和推广用水者协会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前后的实践效果和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农民用水者协会在节省劳动力、改善渠道质量、节约用水、保证水费上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农民用水者协会是我国小型灌区灌溉管理的新举措,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功能、作用的发挥还受到各种制度和体制限制。  相似文献   

3.
宿迁大禹集团自1997年8月28日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3月,经过不断模索,在大量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这个集团又在其核心单位皂河灌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供水公司和用水者协会,把水推向市场,实现水价改革,强化水资源管理 对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改革管理体制,成立供水公司和用水者协会 大禹集团成立后,为皂河灌区灌泗运行机制转换创造了条件 传统  相似文献   

4.
西营灌区是凉州区第一个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的灌区,自2004年建立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以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简要回顾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取得的一些成效,指出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和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姚卫民 《陕西水利》2009,(3):138-139
渭南市港口抽黄灌区自2001年引进用水户参与管理这一模式以来,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灌区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简要叙述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灌区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一些成绩.分析用水者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江苏赣榆县"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对水费收缴方式、水价改革、用水管理模式作了初步探索。本文以江苏赣榆县灌区用水"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实践为例,介绍当前灌区用水"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现状、试行该模式后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制约协会管理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可持续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用水者协会在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的作用开展探索和研究。首先,分析了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基本情况,其次,研究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在灌区管理方面、工程维护方面、节水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最后,从用水户协会存在的几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适用于大中型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升灌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漳河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6月16日,中国第一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湖北省漳河灌区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是以灌区支、分渠为单元,用水者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管水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它与国家、集体、灌区管理单位等有关部门通过协议联合开发、运用与管理灌区一处小型灌溉系统。实践证明,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让灌溉工程的受益者农民直接参与用水管理,对于促进灌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促进经济自立灌区的建立,促进灌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石头河水库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协会在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建设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宣传、培训和引导;加强协会能力建设,规范协会运作行为;处理好用水户协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协会管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水价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初期,湖北省利用世行贷款在水利项目区建立经济自立灌区。经省政府批准,在荆门市漳河三干渠灌区进行经济自立灌区的试点。漳河灌区三干渠洪庙支渠用水者协会于1996年6月16日成立。同年湖北省将试点区扩大到宜昌市东风渠灌区,并逐步推广到荆门市的温峡水库灌区和荆州市的四湖排水区。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全省已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37个。  相似文献   

11.
以交口灌区东干二支北斗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例,介绍了交口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营的具体做法、基本特点和运行效果,对于各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内乡县打磨岗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为例,对当前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实施条件、管理模式、措施和效益进行研究剖析。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新模式在打磨岗灌区节水灌溉计划用水中的成功运用,为解决当前农村灌区水利工程后期管理混乱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20日,大竹县人和乡召开了人和乡乌木滩水库灌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县人大副主任胡灵均、县政府副县长王吉鹄为乌木滩水库灌区人和乡管理委员会授牌授章,同时,人和乡乡长和乌木滩水库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连英为响龙村、双岩村等四个用水者协会授牌授章。这标志着大竹县推行灌区管理委员会及用水协会全面启动。成立灌区管理委员会后主要有三大好处: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梨园河灌区推广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用水管理取得了成效,初步实现了农民自己的事自己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维 《陕西水利》2013,(1):167-168
本文对宝鸡峡兴平灌区的农民用水协会的成立背景、组织形式、运作成效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这种用水管理模式在田间高效用水、廉洁管水上的优势,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幸福灌区在灌区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改革的模式和改革目标,选择田间配套较好的五干渠试点成立了用水户协会。并对管理机构内部进行了优化组合上岗、定编定岗,确保工作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大中型灌区探索一种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监事会、以支渠水文边界为单元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灌区村委会成立分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并阐述了当前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要消除的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东坪电灌站作为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用水者协会及其执委会,整体推行用水户自主管理,促进了工程良性运行,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周边地区推进灌区改革总结出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灌区节水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制和用水者协会4种主要的参与式管理形式。此文通过分析以上4种管理体制的利弊,提出了适于河北省的灌区管理体制,即用水者协会参与灌溉管理。同时,以石津灌区的实践为例,阐述了用水者协会参与灌区管理的实际应用与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地处308省道的响水县六套乡三新河灌区用水者协会成立于1998年4月,灌区面积347hm^2,涉及5个行政村,6个用水小组,1617个用水户,灌区内有翻水站1座,防渗渠7km,协会设正主席1人,副主席2人,执委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