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麝香蛇香散治疗肩周炎1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995年以来 ,临床应用麝香蛇香散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肩周炎 15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5 0例中 ,男 94例 ,女 5 6例 ;年龄 33岁~ 5 3岁 2例 ,36岁~ 45岁 2 5例 ,46岁~ 5 5岁 47例 ,5 6岁以上 76例 ;病程最短者 2个月 ,最长者 18浕。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白花蛇 1条 ,麝香 1 5g ,乳香 6 g ,没药 6 g ,冰片 6g ,肉桂 30 g。2 2 配制方法 先将白花蛇、乳香、没药、肉桂焙黄 ,研细 ,再加入冰片、麝香 ,混匀后装入干净瓶内密封以备用。2 3 使用方法 将患侧肩部擦洗干净 ,取麝香蛇香…  相似文献   

2.
牙痛主穴: 合谷. 配穴:上牙痛取下关,下牙痛取颊车,均为同侧取穴. 治疗方法:患者端坐,两手置于桌面或膝上,局部消毒后,按常规疗法针刺同侧穴位,留针10~15min,在留针期间每隔3~5min提插捻转1次,以加强刺激,促进疗效.  相似文献   

3.
笔者用中药外敷治疗面瘫20余年,从中筛选出部分疗效显著的方剂,报道如下。 马钱子外敷法 取马钱子、白芷、冰片药量为10:10:1,上药共研细末,用时取2g,撒于直径约2cm的伤湿止痛膏上,贴于患侧下关穴,4天更换一次,一般治疗3~4次即愈。  相似文献   

4.
听宫穴针刺并外敷麝香治疗面神经麻痹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6年开始用针刺听宫穴配合外敷麝香、饮水发汗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87例中男性 52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1 3~ 67岁 ;病程 1~ 2 5天 ;其中左侧 4 9例 ,右侧 3 8例。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位 ,患侧向上 ,取患侧听宫穴 ,嘱患者张口 ,用3 0号 2 .5寸毫针直刺听宫穴 2寸 ,进行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 ,持续 1~ 2 min(使患侧面部有牵拉感者效果最佳 )。停针5min后继续行针 ,连续 3~ 4次。拔针后捏挤针穴 ,使之出血 2~ 3滴 ,然后于听宫穴处外敷麝香 0 .1 g左右 ,用消毒纱布固定。嘱患者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300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使用伤湿止痛膏治疗,观察组使用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使用麝香追风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伤湿止痛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更少,能够在短时间内促使患者更快恢复身体健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一般资料40例患者来源于2009年4月~2010年3月就诊于我科的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32.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天。面部瘫痪部位左侧26例,右侧14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面瘫,除外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及外伤、肿瘤等引起的面瘫,治疗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治疗方法马钱子、白附子按2∶1的比例研为细末,均匀撒在4cm×4cm的伤湿止痛膏上,药末面积为3cm×3cm,贴于患侧地仓穴和翳风穴,24h更换1次,连用7天。针刺健侧地仓透颊车、迎香、下关、合谷,均用泻法,留针30min,每天1次,连针7天。治疗第8天开始针刺患侧面部,主穴选患侧地仓、风池、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牙痛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短者几小时,最长者4天. 2 治疗方法 针刺疗法:取患侧合谷、下关、颊车为主,风火牙痛配风池,胃火牙痛配内庭,虚火牙痛配太溪.患者仰卧位,将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30号1~1.5寸毫针刺入各穴位,待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 耳穴贴压:取神门、肺、大肠、胃、肾、肝.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局部耳穴,将成熟的王不留行子1粒粘在0.5cm×0.5cm胶布中央,用镊子对准所选穴位紧贴,并稍用力按压片刻,使患者感到酸胀、微痛、热.嘱患者每日按压4~5次,按压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尤在痛时按压为主.  相似文献   

8.
取穴 :牙痛灵 (手背第三、四掌间掌关节后 5分处 )。方法 :轻者取患侧 ,重者取双侧。用 2 6号 2寸针灸针 ,穴位消毒后 ,针尖斜向上刺 ,进针 5~ 8分后 ,用强烈捻转或提插手法 ,留针 1 5分钟 ,每 5分钟加强手法 1次。结果 :本组 1 0 0例中 ,病程最短 2小时 ,最长 3天。痊愈 89例 ,显效 1 1例 ,无效 0例 ,有效率 1 0 0 %。治疗次数最少 1次 ,最多 2~ 3次。体会 :牙痛灵穴为经外奇穴 ,也是经验效穴 ,针刺可疏散风热 ,清胃降火止痛 ,故效果显著。单刺牙痛灵穴治疗牙痛!山东276003$临沂农校卫生所@刘兰瑛…  相似文献   

9.
伤湿止痛膏贴脐治疗盗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的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 ,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笔者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 ,采用伤湿止痛膏贴脐治疗盗汗 40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患者 ,其中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4岁~ 15岁12例 ,16岁~ 3 5岁 10例 ,3 6岁以上 18例 ;病程最短 3d ,最长 1浕。2 治疗方法2 1 取 穴 神阙穴 (肚脐 )。2 2 方 法 先将神阙穴及周围消毒晾干 ,然后取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 (上海中药制药三厂出品 ) ,根据人体大小 (成人或小儿 ) ,将一面或 1/2面的伤湿止痛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6 0例 ,其中男性 1 8例 ,女性 42例 ;年龄 1 5~ 5 4岁 ;病程 2个月~ 1 0年 ,其中 2个月~ 2年者 1 7例 ,3~ 4年者 3 2例 ,5~ 1 0年者 1 1例。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 ,取患侧太阳穴、太冲穴和健侧合谷穴 ,穴位区域常规消毒后 ,取 3寸毫针由太阳穴向颧穴方向透刺 ,使针感传至患侧下颌 ,然后再用 1 .5寸毫针分别直刺合谷穴和太冲穴 ,得气后留针 3 0 min,留针期间行针 2次。对病程长、病势较重者加列缺、率谷穴。每日针 1次 ,1 2次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评…  相似文献   

11.
牙痛给人们带来很多的烦恼,一般治疗效果不理想。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对牙痛病人采用翳风穴针刺治疗获得显著的疗效,现简述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门诊病人,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6~54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4年。2 治疗方法患者取端坐位,头稍偏向健侧,在患侧选定穴位,常规皮肤消毒,持1~1.5寸毫针直刺穴位,进针后局部出现针感为止,施平补平泻手法,一般10秒钟内即可止痛,留针2~5分钟。对红肿较明显者,应配以药物治疗。3 治疗结果50例病例中,进针10秒以内痛止者50例,有效率100%。针刺一次后1周内未复发者19例,连续针刺2至3次(每天一次),…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临床中,常用针灸手段治疗软组织损伤,其中部分病例采用手针、手象针疗法,每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半小时;急性损伤35例,慢性损伤13例。治疗方法1.取穴(1)手针 手针取穴根据有关图谱[1,2]为取穴依据。一般按左侧肢体伤取右手相应穴位,右侧肢体伤取左手相应穴位,中线伤则按男性取左手,女性取右手的原则,病情较重者则双手穴位同取。(2)手象针 按方氏手象针图谱[3]为取穴依据,概括地说主要分2个区。头面、躯干代表区 从中指顶端正中分别向掌、背至…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头痛类型 ,属中医少阳头痛或头风范畴。笔者自 1 995年以来采用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本病 2 7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60例 ,女性 2 1 8例 ;年龄 1 3~ 63岁 ;病程 5个月~ 30年。典型偏头痛 1 95例 ,普通型 68例 ,椎基底动脉型 1 0例 ,丛集型 5例。治疗方法刺血强通法 :取太阳穴 ,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 ,再用枪式拔罐 ,吸出血适量。拔罐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拭净 ,敷贴伤湿止痛膏。每周1次 ,3次为 1个疗程。穴位注血法 :抽取患者静脉血 4ml加柴胡注射液 1 ml混合 ,注入患者穴位 …  相似文献   

14.
<正> 治疗方法:取耳穴膈、肾、膻中,备用穴肺、脾、肝、大肠、小肠、膀胱、三焦。选好穴位,将伤湿止痛膏剪成方块状,每块约0.3cm×0.3cm大小,把生  相似文献   

15.
穴位贴药治疗龋性牙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 :药物取生野棉花茎切细备用 ,取健侧龙玄穴(列缺穴上静脉发紫处 ) ,双侧龋齿取双侧穴位。在龙玄穴上垫 2~ 3层火纸或 4~ 6层餐巾纸 ,将上药适量放于纸上 ,对准穴位后加压包扎 ,每日 1次 ,3日一疗程。结果 :治疗 50 0例 ,临床治愈 (牙痛消失 ,病灶牙无明显叩痛 ,牙龈无红肿 ,随访 2年无复发 ) 4 4 5例 ,其中1次治愈 2 80例 ,2次治愈 80例 ,3次治愈 85例 ;显效(牙痛消失 ,1年内复发 ) 4 0例 ,其中 3~ 6个月复发 1 4例 ,7~ 1 2个月复发 2 6例 ;无效 (自觉症状无改善或 1周内复发 ) 1 5例 ,其中治疗前后无变化 1 1例 ,痛止后 1周内复发…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大黄冰片散治疗小儿便秘 ,取得了很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药物制备 取大黄 10 g ,研成极细粉 ,与冰片 2 g混匀研合 ,制成散剂备用。2 治疗方法 将制成的大黄冰片散醋调为糊 ,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敷脐 ,12h换药 1次 ,为巩固疗效 ,可连续贴 2次~ 3次。3 治疗结果 一般一次即愈 ,未发现明显副作用。4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 ,小儿便秘多为燥热内结、肠道津枯、失于濡养所致 ,多属功能性便秘 ,治宜通腑泻热。大黄有清热消积、导滞通便之功 ;冰片寒凉开窍 ,有助于大黄药力直达病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大黄蒽醌甙能促进肠蠕动 ,…  相似文献   

17.
1药物组成振子150g,川椒150g,川芎150g,细辛150g,冰片20g。2制用方法诸药干燥后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未适量,用鸡蛋清调匀,敷患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保留1天~2天。3治疗效果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瘤160例,其中换药1次治愈者18例,2次治愈者36例,3次治愈者86例,5次治愈者20例。治愈率为100%。类风湿性关节肿痛验方@李祥新$湖南中医学院!410007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点按风池穴 ,配合天应穴刺络拔罐治疗落枕 50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50例 ,其中男 30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48岁 ;病程最短者 2 h,最长者3d。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 ,取患侧风池穴 ,医者用右手拇指点按之 ,并左手手扶着患者头部对侧 ,点按的力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点按持续时间为 2 min。然后在患侧颈、肩、背部寻找压痛点 ,即天应穴。皮肤常规消毒后 ,用无菌粗毫针刺 3~ 4针 ,深度约 1寸 ,不留针 ,起针后 ,迅速用闪火拔罐法拔罐 1 0 min,拔出血液 1 ml~ 2 ml。  治疗结果 本组病人 ,经 1次点按患侧…  相似文献   

19.
缪刺法配合点穴治疗顽固性面瘫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改琴  杨军  陈竹林 《中国针灸》2001,21(7):442-442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0例患者 ,男 82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5个月 ,最大 74岁 ,以 30~ 4 0岁者居多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年。2 治疗方法2 1 缪刺法取健侧四白、阳白、攒竹、太阳、颧、下关、颊车、地仓穴。脾胃虚加双侧足三里 ;痰湿盛加双侧丰隆 ;瘀血盛加三阴交、血海。穴位常规消毒后 ,斜刺进针 ,每次取上述面部穴位 5~ 6穴 ,用平补平泻法 ,手法要轻。不用电针。足三里用补法。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 3天。2 2 点穴方法取患侧印堂、睛明、阳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风池、合谷。先…  相似文献   

20.
针刺外劳宫穴治疗牙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79年以来采用针刺外劳宫穴治疗牙痛101例,疗效甚佳,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牙痛剧,兼口臭、便秘、脉洪者,为阳明火邪为患;痛甚而龈肿,兼见形寒身热、脉浮数者,为风火牙痛;牙痛时作时息,脉紧,齿上有蚀斑黑洞者,为龋齿牙痛;牙龈萎缩或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疼痛隐隐,脉细者,为肾虚牙痛。以上几型均采用针刺外劳宫穴治疗。其中:阳明火邪牙痛、风火牙痛、龋齿牙痛用泻法,肾虚牙痛用补法。穴位:手背第2、3掌指关节之间后0.5寸,与劳宫穴相对应处。针法:取患侧穴位,患者手心朝下平放,呈半握拳状,术者取1寸毫针,沿皮肤呈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