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文本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内容是关键因素,每个历史时期都需要思想性文本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境界。语文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文本是对话教学的四个要素之一,解读文本不能"本中无人"或"人中无本",需要"人本融合",教学如果善于发现学生与思想性文本的距离,找到教学的基点,就能够生成恰当的教学对策,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话"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当,能够使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因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学生、教师、文本有机地连接融合,从而创设和谐的教学空间,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3.
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和文本的一个对话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这三者的多重对话,让知识在思想火花激烈碰撞的过程中得到传播。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以及学生、教师、文本的多元对话三个方面详细阐释快乐语文学习的途径,奏响和谐阅读课堂的主旋律。希望本文的观点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实践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与教学理论的发展促使我们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设计问题,本文从梅里尔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入手,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特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设计的四个原则,即学生主体参与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内容的价值性、交互控制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教育实践性,并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2,(28):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有多种,笔者试从“教学对话的内涵”、“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三个维度阐释学习体会。一、教学对话的内涵何谓对话?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马丁·布贝尔认为,“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我—你”的关系。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相互造就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何谓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师本对话和学生、教师的自我对话中,"师本对话"是实现有效对话、高效教学的前提。因为教师是联系课程和学生的纽带,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其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影响师生基于文本的对话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决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师本对话和学生、教师的自我对话中,"师本对话"是实现有效对话、高效教学的前提。因为教师是联系课程和学生的纽带,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其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影响师生基于文本的对话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思想武器,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共同目标,高中数学教学与哲学教学(政治必修4)实施整合是必要的、有益的、可行的.高中数学教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将哲学原理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提炼哲学原理,用哲学原理指导数学的学习与教学,有目的地、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探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的规定包含两个命题,有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  相似文献   

10.
吴秋凤 《天中学刊》1999,14(6):105-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面向高等院校各个专业、不同层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但其教学收效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反思现行教学,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存在着五大误区:一、在课程属性上,存在两个极端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同于政治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远离政治;二、在教学体系上,认为传统教科书体系才是最合理的教学体系;三、在教学方式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通俗化采取实证化;四、在对待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上,带着敌情观念处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在课程功能上,把邓小平提出的学马列要“管用”理解成理论实用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从宏观上有一个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式,在"绪论"的教学中,笔者在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内容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哲学方式进行哲学教学,并贯穿哲学史知识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长期存在着只重视教师主体的"单主体"模式,导致学生主体游离于教学之外,出现了教学的"不适应"现象。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主体间性,使学生的"主体"角色进入教学情境中,形成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合作、对话、和谐共生的主体交互关系。通过教师教学观、知识观、人才观的实践转变,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促进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较好把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背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重要条件。社会的、主体的、课堂教学的知识背景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多重知识背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和知识社会学的知识类型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知识视域及其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知识背景范围,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自我屏蔽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客观存在,这种现象既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实际效果,阻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受到影响。因此,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自我屏蔽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工作者,需要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加强哲学理论及其向课堂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植入研究性教学,以实现大学生从懂马克思主义向信马克思主义的跃进。  相似文献   

15.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固有的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特征,学生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颇有畏难情绪。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要取得实效,不仅要改革教学内容,还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动性,而师生交往互动教学模式是哲学教学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之学"和"为人之学",但其传统的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哲学批判前导的功能和对人的关注,教材建设也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本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理念和教材体系,提出下面两项改革措施:一是大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人性光辉与批判前导的维度;二是在教材体系上,实现各部分内容的创造性重组,并采用史、论、著、比、实有机结合的方式,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有利于激发成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兴趣,提高成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培养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引领者的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成人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以促进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与现实生存境遇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调等问题。只有从哲学的本性出发,转变哲学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权威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体系直接“移植”到中国并结合中国实际“改造”、“变形”后的理论形态,也并非在中国从事纯粹学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复合型经验”的分学科(哲学层面)总结。毛泽东哲学就其生成机制、基本特点,抑或主要内容而言,都集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鲜明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型代表。无特定哲学体系、围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烈现实针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特征,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主要侧重于脱离实际的纯粹学理性推究,无关革命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无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论证;因此,不能混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内在关联,但不能相互代替,可从不同视角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实际结合,更要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机制,并且寻求政治层面与学术层面的张力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