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亚磷酸三苯酯(TPP)为扩链剂,对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P(3HB-co-4HB)/(PLA)]共混物进行扩链改性.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两种扩链剂及用量对扩链前后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断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扩链剂均显著提高了共混物的熔体剪切黏度和两组分间的相容性,IPDI和TPP添加量分别为1.5份和1.0份时,改性效果最明显,共混物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4.5%、69.6%和89.6%、81.0%;IPDI扩链体系的拉伸强度提高8.3%,而TPP扩链体系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表明IPDI扩链效果优于TPP.  相似文献   

2.
以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为基体树脂,选用发泡温度较低的碳酸氢钠为发泡剂,采用模压成型制备了发泡材料。利用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原理研究了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及成核剂种类对P34HB发泡材料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DCP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P34HB的热性能,当DCP质量分数为2%时,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达到35.35个/mm3,发泡效果最佳,泡孔数目明显增多且具有大小均一的泡孔。成核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结晶性能,缩短结晶时间,减弱或消除后结晶现象,同时提高了泡孔形态的规整度,得到密实且均一的泡孔。  相似文献   

3.
以聚4-羟基丁酸酯摩尔分数为7.3%的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和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挤出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P(3HB-co-4HB)/玉米淀粉共混材料.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电子拉力机等考察了玉米淀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熔点、结晶度、热分解温度、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减小,熔融温度降低,熔限变宽且出现明显的双峰;玉米淀粉含量为30份的共混材料热分解温度较纯P(3HB—co-4HB)-7.3略有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在淀粉含量为10份和20份达最佳,其值分别为4.95kJ/m^2和33.15%,较纯P(3HB—co-4HB)-7.3分别提高14.3%和147.76%.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则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扩链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2,2'-双(2-恶唑啉)(BOZ)以及新型扩链剂ADR-4370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扩链,对比研究3种扩链剂对P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DR-4370改性效果良好,PBS加工性能得到了改善,机械性能提高,降解性良好,且无毒无污染,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聚(3-羟基丁酸酯-co-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和顺丁烯二酸酐(MAH)为原料,通过微波辐照制备P(3HB-co-4HB)-g-MAH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物台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辐照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接枝率对P(3HB-co-4HB)结晶形态、亲水性以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MAH可与P(3HB-co-4HB)发生接枝反应,实验所得接枝率达0.30%-0.78%;且接枝率越高,P(3HB-co-4HB)-g-MAH的球晶尺寸越小,亲水性越好,熔融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6.
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考察,同时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沉降剂回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再生PHB的结构性能,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PHB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B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OAc]中的溶解度较大,再生PHB的结构和热稳定性未发生变化,离子液体重复使用6次后,PHB溶解度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压发泡法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CaCO3、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等对EVA/nano-CaCO3复合发泡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CaCO3对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发泡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AC添加质量分数为9%、DCP添加质量分数为1.0%、nano-CaCO3添加质量分数为15%左右时,所得EVA/nano-CaCO3复合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nano-CaCO3添加质量分数为0~15%时,可以明显地提高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尺寸的均匀性,泡孔变小,气泡个数增加;当其添加质量分数大于15%后,泡孔容易出现坍陷,泡孔变大。  相似文献   

8.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合成预聚体,以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为扩链剂,通过浇铸成型制备聚氨酯弹性体。实验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邵氏A硬度计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预聚体NCO含量为4.13%、NH2/NCO摩尔比为0.90时,聚氨酯弹性体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后硫化时间、环境湿度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均有一定影响,使用新型扩链剂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普遍好于扩链剂MOCA。  相似文献   

9.
以2,2′-双(2-口恶唑啉)(BOZ)为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扩链改性,考察了反应时间、扩链剂的质量分数对扩链效果的影响.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DSC分析研究了扩链改性后PBT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BOZ的质量分数为0.39%,反应时间5 min,PBT的特性粘数从0.83 dL/g提高到1.18 dL/g;扩链改性后PBT熔点有微小的下降趋势,但BOZ的引入没有改变PBT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对2,2′-双(2-噁唑啉)(BOZ)作为扩链剂用于尼龙6的加成型化学扩链做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分析了扩链前后尼龙6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扩链剂用量存在最佳值.用量不足时,偶联反应不充分;用量过量时,封端反应加剧;当扩链剂的加入量为最佳值时,扩链后PA6的特性粘度从1.384 dl/g增加到1.636 dl/g,端羧基含量降低为初始值的40%左右;噁唑啉环在高粘熔体中的扩散速率是扩链反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扩链后尼龙6的结晶度有所下降,扩链后尼龙6在湿态条件下的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插层技术制备功能化氧化石墨/聚羟基丁酸酯纳米复合材料(MGO/PHB),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MGO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拉伸试验分别对MGO/PHB的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GO的加入加速了PHB基体的结晶并导致结晶度增大;氧化石墨经表面功能化处理后,改善了MGO片在PHB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以及其与PHB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先降低后增大,而与纯PHB相比,复合材料都表现出更高的断裂模量值,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与MGO添加量的阀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偏光显微镜(POM)、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聚羟基丁酸酯(PHB)/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共混改性.POM表明,共混物中的PHB球晶形态产生显著变化,球晶尺度减小,且二次结晶被抑制.DSC和XRD表明,共混使PHB晶体的熔点降低,相对结晶度下降.FTIR分析表明,共混物的两组分间产生了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分子间组装,导致了PHB的改性.  相似文献   

13.
以2,2’-双(2-噁唑啉)(BOZ)为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扩链改性,考察了反应时间、扩链剂的质量分数对扩链效果的影响.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DSC分析研究了扩链改性后PBT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BOZ的质量分数为0.89%,反应时间5min,PBT的特性粘数从0.83dL/g提高到1.18dL/g;扩链改性后PBT熔点有微小的下降趋势,但BOZ的引入没有改变PBT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吸油烟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吸油烟树脂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合成温度对树脂吸附气相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吸配比为3∶7,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1%、1.5%和0.6%,合成温度为85℃时所合成的树脂其吸油烟率达到最大,此时树脂表面形成了较多和较深的孔。与常规条件下的合成方法相比,使用微波辐射合成WRT树脂不仅可缩短一半的反应时间,而且其吸附气相油烟率也高于普通合成法得到的NR树脂。  相似文献   

15.
钛酸酯偶联剂在碳酸钙填充PVC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对碳酸填料的活化作用,探讨活化碳酸钙对填充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经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改善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流变性能,冲击强度比未处理碳酸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56%,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断面形貌,揭示形态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和4,4’-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扩链剂.分别以MOCA、BMI-MOCA以及两者的混合物作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MOCA用量、BMI-MOCA用量以及后处理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CA用量为12%(质量分数)时,制得的试样力学性能最佳;以BMI-MOCA为扩链剂时,容易制得高强度高硬度的聚氨酯的弹性体;适当后处理有助于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扩链系数对异氰脲酸酯改性的聚氨酯脲弹性体(PUU)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扩链系数探讨PUU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扩链系数为0.8时,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64 MPa和90kN.m-1,100%定伸应力则在扩链系数为0.6时达到最大值6.23MPa,扯断伸长率、硬度随着扩链系数的增大单调增大;耐溶剂性实验表明,PUU耐乙酸乙酯较好,耐环己酮较差。在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中试片10 h后溶胀率达到恒定值,最佳值为1.32。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采用有机硅和叔碳酸乙烯酯对聚醋酸乙烯乳胶漆进行改性,制备有机硅-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考察了有机硅添加方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有机硅、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乳化剂含量、乳化剂配比、引发剂含量、共聚温度和pH值对乳液聚合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它们的最适宜条件。共聚乳液具有良好的耐水、耐侯、耐酸碱、耐污染和稳定性能。当在引发剂滴加结束后,补加少量的t-BHPO-SFS氧化-还原引发剂,可显著提高反应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OP)这种热固性树脂作为聚苯醚(PPO)的活性增塑改性剂,来改善PPO的加工性能,并且通过高温引发剂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DMDPB)引发DAOP固化,从而减少增塑效应导致的PPO综合性能的降低。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表明,DAOP与PPO有着良好的相容性;通过旋转流变仪和转矩流变仪测试流变性能,发现加入DAOP能大幅度降低PPO/DAOP体系的熔体粘度和加工温度;热失重分析(DTG)表明,DAOP经过固化后的共混体系基本保持了纯PPO良好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DAOP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会逐步下降,但20%含量的DAOP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只下降了16%和8%。  相似文献   

20.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偶联剂,N,N-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甲酰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海藻酸(SA)分子链上接枝聚乙二醇(PE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EG已经成功接枝到海藻酸分子链上,合成了海藻酸聚乙二醇酯(SAg-PEG)。以SA-g-PEG为原料,以水为溶剂,以氯化钙为凝固剂,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了海藻酸酯纤维,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海藻酸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聚乙二醇酯在纺丝液质量分数3%、凝固浴质量分数5%、挤出速率27s-1、牵伸倍数为2倍的工艺条件下,纤维的力学性能达到1.8cN/dt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