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酸浸法从剑麻柄中提取了酸洗缓蚀成分——剑麻总生物碱(JM—B)、用静态失重法探讨了JM—B作为酸洗缓蚀剂的最佳缓蚀条件,在研究范围内,w(JM—B)为0.40%的盐酸溶液(w=3%)中,30℃下,腐蚀时间为4h,缓蚀效率最高达87.4%;而与六次甲基四胺复配使用后缓蚀效率达到92.5%.利用Tafel极化曲线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其为阴极型缓蚀剂.通过Frumkin吸附等温式的拟合计算,认为JM—B在碳钢上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缓蚀剂的加入使碳钢在盐酸中溶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升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镁合金在腐蚀环境中的耐蚀能力,文中研究了两种无机型缓蚀剂偏钒酸钠(NaVO3)与磷酸钠(Na3 PO4)对镁合金AZ91 D的缓蚀效果及机理,分析了在质量分数w(NaCl)=3.5% 溶液中添加浓度为3 g·L-1两种缓蚀剂对镁合金AZ91D表面成膜微观组织的影响,并通过浸泡失重实验及电化学测试对其缓蚀行为及机...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挂片法研究苯并三氮唑(BTA)对碳钢在LiBr溶液中腐蚀的影响,利用极化曲线探讨其缓蚀作用的机理,实验表明BTA对碳钢在LiBr溶液中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其中添加0.020mol.L^-1BTA和0.20mol.L^-1LiOH能显著抑制LiBr溶液对碳钢的腐蚀。BTA可能是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Fe-BTA吸附膜,阻滞阳极反应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三合二对不锈钢腐蚀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确定了高效三合二缓蚀剂配方,在8%三合二溶液中缓蚀剂使用浓度为0.43%时,对不锈钢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9.10%;采用腐蚀失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对不锈钢在缓蚀剂添加前后的三合二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在三合二溶液中浸泡后形成的腐蚀产物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腐蚀反应的发生,但不锈钢在缓蚀三合二溶液中形成的缓蚀膜,可以更有效地阻止Cl-等腐蚀性离子向不锈钢表面的扩散,使得加入缓蚀剂后的三合二溶液对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从0.077 5mm/a降低到了0.000 7mm/a.  相似文献   

5.
模拟海水中羧甲基壳聚糖对Q235钢的缓蚀及复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两步加碱的方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nthylchitosan,CMC),运用失重法及电化学方法(Tafel曲线)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作为一种绿色缓蚀剂,在模拟海水(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CMC对碳钢在模拟海水中的缓蚀作用主要为阴极抑制型。与K2CrO4,K2Cr2O7对比,NaNO2与CMC复配有较好的协同缓蚀效果,其缓蚀机理主要体现为阳极抑制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缓蚀剂钨酸盐及其复配对模拟水中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单一缓蚀剂钨酸钠时,对碳钢具有缓蚀效果的最佳浓度为100mg/L.相同浓度下的钨酸钠复配(98mg/L钨酸钠+2mg/L锌盐)对碳钢的缓蚀效果明显增强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钨酸钠及钨锌复配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作用机理是阳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7.
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在酸洗液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及腐蚀失重法并采用自制酸雾测定装置对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在盐酸酸洗液中对A3钢有缓蚀、抑雾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缓蚀剂浓度、酸洗温度等因素对缓蚀率、抑雾率的影响以及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规律,发现该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阐述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抑雾机理。实验表明,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效率较高(缓蚀率可达99.6%以上)、抑雾作用较强(抑雾率可达85%以上),且酸洗耗酸量低,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酸洗缓蚀抑雾剂,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极化法和线性极化法研究了GDMP(甘氨酸二甲叉膦酸)对碳钢在模拟冷却水中的缓蚀作用,结果发现GDMP能较好地抑制碳钢在模拟冷却水中的腐蚀,它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通过研究还发现,GDMP与Zn2+离子间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协同效应,复配使用时缓蚀率可高达96.3%。  相似文献   

9.
利用极化法和线性极化法研究了GDMP(甘氨酸二甲叉膦酸)对碳钢在模拟冷却水中的缓蚀作用,结果发现GDMP能较好地抑制碳钢在模拟冷却水中的腐蚀,它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通过研究还发现,GDMP与Zn^2+离子间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协同效应,复配使用时缓蚀率可高达96.3%。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浸泡法,研究了在1.0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LaCl3作为缓蚀剂时,缓蚀剂的浓度、温度以及浸泡时间对2024铝合金的缓蚀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La3+作缓蚀剂时,其在浓度为1.0 mmol/L、温度为30℃和浸泡时间是48 h时缓蚀效率达到最高.并且温度的升高和浸泡时间的延长都有利于缓蚀剂抑制铝合金的腐蚀.本文还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来计算腐蚀活化能,并利用其来分析浓度、温度以及浸泡时间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Ni-Cr-Mo-Cu multi-element surface alloying with the electric brush plating Ni interlayer on the low carbon steel substrate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in 3.5% (mass fraction) NaC1 soluti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alloying layer and single alloying layer is deter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alloying layer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alloying layer.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passive films formed on the two kinds of alloyed layers after electrochemical tests in 3.5% NaC1 solution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of low carbon steel with the electric brush plating Ni interlayer is an appropriate technique to enhanc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double glow surface alloying.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有机硫化合物4,5-二(正丁硫基)-1,3-二硫杂环戊二烯-2-硫酮(dmit(Bun)2),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dmit(Bun)2在1.0 mol· L-1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并考察了dmit(Bun)2浓度、HCl浓度、腐蚀体系温度、缓蚀液放置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时,dmit(Bun)2浓度为80 mg·L-1的1.0 mol·L-1 HCl溶液中,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率达到了99.01%,dmit(Bun)2为混合型缓蚀剂.吸附拟合表明:dmit(Bun)2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dmit(Bun)2的缓蚀率随dmit(Bun)2浓度增大而升高,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而降低,随HCl浓度增大而逐渐降低,随静置时间的延长、dmit(Bun)2的缓蚀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态失重法首先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PESA)、聚天冬氨酸(PASP)和葡萄糖酸钠(Glu)三种单组分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然后将三者进行正交复配,得到一种缓蚀效果优良的新型无磷复合型缓蚀剂PESA/PASP/Glu。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缓蚀剂的最佳适用浓度为1000 mg?L-1,此时缓蚀率达到94.6%;其缓蚀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48 h时依然维持在70%以上;随温度的升高稍有降低,80℃时仍然能达到86.5%;随pH的增加而上升,在pH 为12时缓蚀率可达到96.5%,几乎完全抑制碳钢的腐蚀。该复合药剂是一种尤其适用于高温、高碱环境下的无磷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重法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Q345E钢在模拟海水溶液(3.5%NaCl)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345E钢自腐蚀电位前期急剧下降,实验后期逐渐趋于稳定;腐蚀初期腐蚀介质充足且发生吸氧腐蚀使Q345E钢的腐蚀速率较大,随着浸泡腐蚀时间的延长及腐蚀产物的附着,腐蚀速率逐渐减小,在腐蚀后期因附着产物脱落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泡失重、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在含有不同浓度氯化钠(NaCl)的氢氟酸(HF)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HF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015~0.030 mol/L的NaCl时,随着NaCl浓度的逐渐增加,2205双相不锈钢在该溶液中的腐蚀电位逐渐变负,自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平均腐蚀速率逐渐升高。这主要是因为NaCl降低HF溶液的pH所致。  相似文献   

16.
在减缓金属腐蚀的研究中,为了缓解在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以及大气、土壤等介质中金属腐蚀较为严重的问题,对咪唑啉类缓蚀剂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碳钢在加入了缓蚀剂的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在最佳合成条件下苯甲酸与二乙烯三胺最佳摩尔比为1∶1.3,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2%,环化时间为1 h,咪唑啉中间体与氯化苄的最佳摩尔比为1∶1.1,季铵化反应时间为1 h,季铵化反应温度为70 ℃,缓蚀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最终缓蚀率可以达到99.37%.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静态失重等方法研究了肉桂醛与3-甲基-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简称为MACMT)复配对Q235碳钢在不同浓度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效果。并探讨了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及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肉桂醛与3-甲基-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均为1mmol/L时对Q235碳钢在0.5、1、2mol/L HCl介质中均有很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达93%以上,两者复合后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盐酸介质温度的升高对缓蚀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Q235和Q345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Q235和Q345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泡实验,对比研究了两种材质在模拟海水(质量分数3.5%NaCl)中浸泡温度和搅拌速度对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检测研究腐蚀后试样表面微观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静态海水中Q235和Q345钢腐蚀速度相差不大,且腐蚀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0℃时腐蚀速度约0.28mm/a;搅拌速度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随搅拌速度增大腐蚀加速,300r/min时,腐蚀速度可达1mm/a,约是温度影响的3.5倍。腐蚀微观形貌观察发现Q235钢在模拟海水介质中表面发生了均匀腐蚀,而Q345钢表面出现了明显的点蚀形貌,腐蚀产物以铁的氧化物为主。在相同条件下的海水介质中,Q345钢的应用应谨慎。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2-(烯丙硫基)苯并咪唑(ABMI)和2-(丁硫基)苯并咪唑(BBMI),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法考察了它们在1 MHCl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25℃,1 MHCl溶液中,二者浓度均为100 mg/L时,其缓蚀率分别达到95.20%和87.32%;ABMI为混合型缓蚀剂,而BBMI为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性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温度时AB-MI的缓蚀性能优于BBMI。两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极化曲线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测试(EIS)方法研究带锈层NSB钢在3种温度(0,15,30℃)下、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模拟海水)中全浸20 d后的电化学腐蚀特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腐蚀形貌,并对锈层的组成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显著增加而电荷转移电阻降低;30℃全浸试样腐蚀锈层较0℃的疏松多孔,锈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减弱;全浸试样锈层由γ-FeOOH,α-FeOOH和Fe3O4三相组成,温度越高,锈层中具有良导电性的Fe3O4含量越高,导致试样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