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该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和薄壁裸支架(BeStent^TM2)对再狭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 (CYPHERCordis)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0月对 2 1例冠心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TM支架(Cordis)治疗 ,对 16例前降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 16个 ,4例右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 4个 ,1例回旋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 1个。观察药物涂层支架的手术成功率 ,术中并发症 ,住院期间及 2 14个月随防期间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 ,再次血运重建等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即刻成功率 10 0 % ,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率为 5 %± 3 5 % ,支架完全覆盖病变 ,支架近远段无新夹层 ,血流TIMI3级 ,临床随访 2~ 14个月 2 1例心绞痛消失 ,其中 12例 6~9个月 ,复查冠脉造影 ,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结论 :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 (CYPHER) ,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明显优于单纯再次扩张及首次置入普通支架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1987年支架置入术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领域以来,成功解决了单纯PTCA术的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导致再狭窄的问题,但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s,BMS)仍然有约30%的再狭窄率,而药物洗脱支架,特别是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支架的出现,将再狭窄率进一步降至10%以内,随后关于DES与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研究显示:雷帕霉素和紫杉醇作为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在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甚至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本文将对DES再狭窄与支架血栓可能存在的原因和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医学领域公认的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冠状动脉(冠脉)再狭窄率高,严重影响了PCI的临床疗效[1]。近些年来,随着药物涂层支架及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应用裸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06—2011年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的再狭窄率。结果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的再狭窄率为8%,应用裸支架患者的再狭窄率为2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洗脱支架较裸支架具有更低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TM),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中的早期临床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4年11月-2005年9月共有52例老年冠心病病人接受FirebirdTM支架治疗,对这些病人进行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 52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共置入72枚Firebird^TM药物涂层支架,其中干预的病例:长病变血管(病变长度≥20 mm)25例、病变血管参考直径≤2.75 mm 23例,原普通裸支架内再狭窄4例.手术成功率100%.46例病人完成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靶病变血管重建术、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均为0,复发心绞痛2例,有9例病人在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FirebirdTM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对冠状动脉长病变、小血管病变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TM)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药物支架组患者接受Firebird^TM支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2例(72枚),普通支架组为选择同期接受普通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3例(53枚),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支架置入情况及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药物支架组中的糖尿病患者占46.2%,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34.9%,P〈0.05);干预的病变血管呈弥漫性病变,药物支架组占40.9%,高于普通支架组(28.3%,P〈0.05);病变血管平均参考内径,药物支架组为(2.63±0.23)mm,普通支架组为(3.1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支架内径和长度,药物支架组分别为(2.75±0.22)mm和(23.1±4.0)mm,普通支架组分别为(3.05±0.19)mm和(15.6±3.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心绞痛复发率,药物支架组3.8%,普通支架组16.3%;靶病变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药物支架组0,普通支架组9.3%,P〈0.05)。结论 Firebird^TM支架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对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小血管病变的也有较好的疗效。其近期及远期临床效果均优于普通支架。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CHD)目前仍然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虽然冠脉介入治疗(PCI)及药物支架(DES)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的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但是支架内再狭窄(ISR)限制了PCI的远期疗效,成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ISR相关的因素复杂多样,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所以充分探讨冠心病PCI患者预后及再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吸烟、糖尿病史、脂蛋白a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因素与ISR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血清胆红素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性因素,其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呈负相关,并且提出其可能的机制是胆红素的抗氧化自由基、抑制交感神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抑制血小板的活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随着以Cypher(Cordis公司, Johnson & Johnson)和TAXUS为代表的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临床,在降低再狭窄发生率和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被誉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1,2],但是,药物洗脱支架在高危复杂病变中的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旨在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ES)在支架内再狭窄(ISR)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再次冠脉内介入治疗是裸金属支架内再狭窄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是这样处理后的再次再狭窄率依然很高,研究表明再次冠脉内介入治疗的同时应用血管内放射疗法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血管内放射治疗防护要求高,价格昂贵及可导致迟发性血栓的危险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普及应用。目前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使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但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效果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冠脉方法 ,对 2 9例冠心病病人进行 3 1例次介入治疗。术后随访采用临床观察及冠脉造影评价其近期疗效。结果  2 9例冠心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 1 7例 ,急性心肌梗死 9例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3例 ,共植入药物洗脱支架 3 3只 ,其中CypherTM支架 2 6只 ,TAXUS支架 7只。全部病例随访 3~ 1 4个月 ,除一例术后死亡外 ,无一例发现胸痛及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表现。 3例随访中作冠脉造影 ,显示DES内无再狭窄征象。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病变的近期疗效肯定 ,且无不良事件增加 ,对具有高度再狭窄可能的复杂病变 ,亦可获益。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进行血运重建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方法之一.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是在Mustang支架上涂有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抗血小板聚集药西洛他唑(cir-ogtazol)以及控制药物释放的聚合物以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和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国产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对减少PCI术中、术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Firebird术中、术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ACS患者,研究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10例起病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介入治疗时使用的支架分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A组,50例)和金属裸支架组(B组,60例)。结果两组PCI术均获得成功,A组无1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B组1例发生急性血栓形成。提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AMI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虽然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大幅度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高危患者和复杂冠脉病变接受介入治疗,因此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仍高达5%~20%。DES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处理策略和预防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该文就近年来有关DES再狭窄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及12个月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358例,通过测定支架植入术前患者血浆hs-CRP水平,初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术前hs-CRP水平和PCI术后6个月后支架内再狭窄和随访12个月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 血浆hs-CRP水平和PCI术后随访12个月急性冠脉事件高度相关(OR=2.21,P <0.01);血浆hs-CRP水平和PCI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无明显相关(OR=1.17,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浆hs-CRP水平和PCI术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和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无明显相关,支架植入术前血浆hs-CRP水平对PCI术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支架植入方式对小血管(血管直径≤2.75 mm)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对69(男51,女18)例患者共111处病变进行治疗,实验组(n=38)直接植入支架64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53枚,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11枚),对照组(n=31)预扩张后植入支架47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41枚,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6枚),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行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最小支架直径及横截面积。术后有胸闷胸痛症状患者即刻行冠脉造影术及IVUS,无症状患者6个月后复查。通过IVUS检测,对两组管腔丢失及支架内再狭窄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支架植入术后即刻最小支架直径实验组为(2.38±0.26)mm,对照组为(2.34±0.24)mm(P>0.05);支架横截面积实验组为(4.5±1.0)mm2,对照组为(4.3±0.9)mm2(P>0.05);6个月随访后复查两组管腔丢失,实验组为(1.44±0.30)mm,对照组为(0.98±0.24)mm(P=0.01);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实验组为15 %;对照组为30%(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直接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预扩张后支架植入组。  相似文献   

17.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诞生和不断优化已经大大提高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随着病例复杂性的增加和DES的超适应证应用,术后再狭窄率正逐年上升。因此,当前DES时代下,支架内再狭窄(ISR)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主要就DES置入后ISR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组织病理学及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常为小血管病变、弥漫性长病变以及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率高达24%~40%,糖尿病是支架内再狭窄最强的临床预测因子。在裸金属支架时代对于较长的病变不追求覆盖所有病变,仅在最狭窄部位放置尽可能短的支架以取得较理想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而在药物支架时代对于斑块的全病变覆盖则是获得最低再狭窄率的重要保证。钴合金支架(cobalt alloy stent,CAS)金属含量较低,支架扩张充分,术后再狭窄率大大下降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疗效及机制。方法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单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RES)组和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RTES)组,每只动物于冠状动脉中置入支架2枚。术后RES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3个月;RTES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3个月,氯吡格雷75 mg/d,1个月。实验期间对动物行为学和出凝血障碍等并发症进行观察。3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处死动物,取出支架血管段,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①两组均未发现急性、亚急性和远期血栓,无出凝血等并发症发生。②支架部位血管腔面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4.89±0.46)mm2,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涂层支架组为(4.96±0.35)mm2;新生内膜面积: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1.05±0.09)mm2,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涂层支架组为(1.12±0.10)mm2;管腔面积丢失率: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为(21±7)%,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组为(19±9)%。结论①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可有效预防PC 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②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与单纯雷帕霉素支架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虽然药物洗脱支架(DES)能明显降低介入治疗(PCI)后晚期再狭窄的发生率,但支架内再狭窄仍然是一个主要临床问题,尤其是晚期血栓形成,据报道包括HMG—CoA转化酶抑制物(他汀类药)在内的一些药,可能会在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方面有作用,然而大多数为动物实验获得的数据,而本试验就患者支架内再狭窄(ISR)组织和药物治疗的关系进行研究,所以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