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凝剂EDTA-K2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对假性血小板减少(PTCP)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方法 对10例PTCP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在EDTA-K2抗凝静脉血放置1 h后,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用手工计数血小板(PLT)作为参考值,并以不加抗凝剂的指血直接稀释后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结果 EDTA-K2抗凝血PLT计数结果 与手工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EDTA-K2抗凝PLT计数结果 与不使用抗凝剂指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工法PLT计数结果 与不使用抗凝剂指血结果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加EDTA-K2抗凝血作涂片瑞-姬染色,发现血片中有大量PLT聚集,聚集的PLT大小不一、数量不等,而不加抗凝剂的患者指血,则无PLT聚集现象.结论 EDTA-K2对PLT可产生聚集作用,引起PTC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对假性血小板减少(PTCP)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方法对10例PTCP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在EDTA-K2抗凝静脉血放置1 h后,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用手工计数血小板(PLT)作为参考值,并以不加抗凝剂的指血直接稀释后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结果EDTA-K2抗凝血PLT计数结果与手工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DTA-K2抗凝PLT计数结果与不使用抗凝剂指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工法PLT计数结果与不使用抗凝剂指血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加EDTA-K2抗凝血作涂片瑞-姬染色,发现血片中有大量PLT聚集,聚集的PLT大小不一、数量不等,而不加抗凝剂的患者指血,则无PLT聚集现象。结论EDTA-K2对PLT可产生聚集作用,引起PTCP。  相似文献   

3.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已被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血液标本是以EDTA-K2为抗凝剂的抗凝标本.而因EDTA-K2的影响而导致PLT检出减少的现象,在临床上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本文研究采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涂片法对血细胞分析仪所计数PLT减低的标本进行复核,以探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涂片计数法复核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末梢血与静脉血血细胞分析计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0例患者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采集患者无名指末梢血,按标准用EDTA-K2抗凝,同时用EDTA-K2真空负压管采集静脉血,在美国雅培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比较,WBC和PLT的P值0.001;RBC和HGB的P值0.01。结论:末梢血细胞计数受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使血细胞参数发生变化,而静脉血细胞计数较稳定,应提倡用静脉血样做血细胞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例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 A‐K2)抗凝全血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结果重度减低的患者,采集EDT A‐K2、枸橼酸钠、肝素锂、氟化钠抗凝静脉血标本和手指末梢血标本,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手工法)计数血小板,并同时制备涂片标本,经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后显微镜镜检。结果5例患者EDT A‐K2、枸橼酸钠、肝素锂及氟化钠抗凝静脉血标本仪器法、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均明显低于手指末梢血标本,血涂片标本镜检均可见血小板大片聚集;手指末梢血标本仪器法、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均正常,血涂片标本镜检可见血小板分布正常,无聚集现象。结论多种抗凝剂均有可能诱导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发生抗凝剂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时,应采用不加抗凝剂的手指末梢血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从而获得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改良抗凝剂在全血细胞分析仪静脉采血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120例患者采用EDTA-K2和改良抗凝剂同时采集两份标本,于1、4 h在MEK-6318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平行测定.结果 EDTA-K2和改良抗凝剂两组标本的8个直测参数在1 h内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内的检测结果除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7个直测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凝剂均无标本凝固现象.结论 改良抗凝剂能够满足临床要求,在PLT检测方面较单一的EDTA-K2抗凝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镜检法与全自动法检测网织红细胞(Ret)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针对不同部位采血的标本(末梢血或静脉血)和不同前处理的标本分别采用镜检法和全自动法作Ret计数。结果不同处理标本Ret检测结果比较:不抗凝静脉血(0.921±0.4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血(1.022±0.39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采血的标本Ret检测结果比较:不抗凝静脉血为(1.262±0.519)%,不抗凝末梢血为(1.159±0.48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静脉血为(1.371±0.399)%,EDTA-K2抗凝末梢血为(1.342±0.5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检测Ret的结果比较:全自动法为(1.326±0.461)%,镜检法为(1.386±0.4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健康正常人,规范化Ret计数结果不受抗凝剂的使用、不同部位采血及检测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EDTA 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DTA-K2在体外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对10例典型的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EDTA-K2抗凝、枸橼酸钠抗凝,另取稀释的末梢血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手工涂片观察,并用手工计数血小板作为参考进行比较。结果:EDTA-K2抗凝静脉血检测结果与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检测结果与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可观察到成团聚集的血小板,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涂片可观察到血小板散在分布,无聚集现象。结论:EDTA-K2对血小板可以产生聚集作用,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而选择枸橼酸钠抗凝可以纠正EDTA-K2依赖性的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9.
EDTA-K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EDTA-K2诱导血小板聚集所引起的血液分析仪计数RBC、WBC及PLT的数值变化.方法 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同时手工计数标本和涂片镜检,并作相应比较得出结论.结果 血液分析仪检测的部分EDTA-K2抗凝血血小板计教低于手工法计数的结果,而白细胞计数结果却高于后者,二者差别均有临床意义.结论 时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PTCP(pseudothrombocytopenia),WBC计数假性增高,所以应该引起重视,及时纠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丁邦显  刘思景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57-2358,2360
目的 探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相关过程及原因.方法 利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EDTA-K2与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 (PLT)与白细胞(WBC)的检测,并与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稀释模式及人工镜检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EDTA-K2及枸橼酸钠两种抗凝血在5、30和60 min的PLT与WBC数值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并对EDTA-K2抗凝血与未抗凝末梢血涂片进行染色,对比观察PLT数目和形态变化.结果 EDTA-K2抗凝血的PLT与WBC数值与枸橼酸钠抗凝血以及KX-21稀释模式和人工镜检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TA-K2抗凝血在5 min时的PLT与WBC值与30 min及60 min的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DTA-K2抗凝血涂片较未抗凝的末梢血涂片明显出现了大量PLT聚集以及卫星现象.结论 EDTA-K2能促进PLT聚集而导致PLT假性减少,其作用过程在彼此接触后5 min内发生,30 min内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Beckman LH78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100×109/L的351例样本进行手工稀释计数及涂片染色镜检,按血小板直方图类型分组,A组(正常血小板直方图):297例;B组(小血小板直方图):13例;C组(大血小板直方图):11例;D组(血小板聚积直方图):19例;E组(红细胞碎片直方图):11例,对血细胞分析仪计数与手工稀释计数进行比较,并与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相符程度比较。结果①与手工稀释计数比较,A、B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C、D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E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手工稀释计数比血细胞分析仪计数与涂片染色镜检结果相符程度高。③3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样本中,7例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EDTA-PTCP);8例采血不顺造成;4例冷凝集;大血小板及红细胞碎片11例。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有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对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样本必须进行手工稀释计数和涂片染色镜检来提高血小板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吴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148-2149
目的探讨采集血标本后放置不同时间对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上机检测的影响。方法对135例患者采集末梢全血,138例患者采集静脉全血,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混匀抗凝,然后分别放置0、10、30min后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记录对比3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末梢全血患者的0、10min的结果与30min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全血患者的0、10min的结果与30min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准确性,血标本采集后最好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上机检测,尤其是末梢全血应采集放置10min后检测,建议最好用静脉血代替末梢全血检测患者血常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所致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及纠正.方法 对17例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血分别于0,5,15,30 min测定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另外对同时抽取的新鲜血(不加抗凝剂)即时上机测定和手工法测定PLT和WBC;均取上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结果 EDTA-K2抗凝血PLT计数检测结果随待测时间延长越来越低,5,15 min和30 min时测定的PLT数量与0 min时测定的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min和15 min时测定的WBC数与0 min时测定的WB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时测定的WBC数少于0 min时测定的WBC数量(P<0.01);EDTA-K2抗凝血混匀后0 min时测定的WBC和PLT结果与新鲜血(不加抗凝剂)仪器法、手工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K2引起PTCP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和白细胞假性增高;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加强镜检复核,对于首次检测血小板数值减低的标本均应涂片镜检,以确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的现象.对PTCP患者应采用新鲜血(不加抗凝剂)仪器即测法、手工法或EDTA-K2抗凝血混匀后即测等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对25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标本中聚集血小板(platelets, PLT)的荧光染色法通道(PLT-O)解离效果,为实验室处理EDTA-PTCP标本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第一人民医院符合诊断为EDTA-PTCP的25例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旁采集静脉血于无抗凝剂管、枸橼酸钠抗凝管、肝素抗凝管各1管,EDTA-K2抗凝管3管(A、B、C管)。无抗凝剂管即时检测所得值为患者PLT真值;肝素抗凝管、枸橼酸钠抗凝管及A管在不同时间段(即时、0.5 h、1.0 h、2.0 h、3.0 h)分别在2台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PLT数值;B、C管分别放置0.5 h、1.0 h后,加入丁胺卡那霉素1.0、2.0、3.0 h后测定PLT数值,比较各管各时间段的PLT解聚情况。结果 用XE-5000的PLT-O通道检测EDTA-PTCP组25例样本的肝素、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剂管PLT数值均随着样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BC-68...  相似文献   

15.
陈宁  苏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4):1719-1720
目的探讨静脉血抗凝样本颠倒混匀次数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方法 46例接受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抗凝,颠倒混匀3次、6次、9次、12次,采用MEK-6318K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结果颠倒混匀9次以上,中间细胞百分比(MX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颠倒混匀3次血细胞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保证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静脉血抗凝样本颠倒混匀3~6次以减少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6.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抗凝剂等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雨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78-1078,1080
目的为了解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中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不同抗凝剂的影响程度,以便达到选择合适的抗凝剂,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方法对采集的100份全血样本分别使用3种抗凝剂[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枸橼酸钠]抗凝,分别于0、15min时测定血小板计数。经统计学处理,2次结果作配对t检验。结果取标本15min后测定的血小板计数结果高于0min测定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采用EDTA-K2作为抗凝剂,对全血中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最小。结论 EDTA-K2应用于血小板计数,且在室温静置15min后测定结果最适合于机采献血者采前筛查实验用。  相似文献   

17.
牛玉峰  樊卫  夏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70-2871,2873
目的了解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及放置时间对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分别取静脉血经肝素、EDTA-K2抗凝,于即刻,0.5、1、2、3、4、5、6、12h在MET(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上以全血模式检测WBC、RBC、Hb、Hct和PLT。结果 WBC在3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在6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h内,以肝素抗凝的静脉血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在12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在即刻以肝素抗凝的静脉血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1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液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EDTA-K2不同浓度及最适浓度下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健康自愿者静脉血,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EDTA-K2抗凝,在放置5min和15min时用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使用不同浓度的EDTA-K2抗凝,在5min和15min时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别使用浓度为1.0、2.0、3.0mg/mL EDTA-K2抗凝的血液在放置5min和15min时血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血液分析仪血计数小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不同的存放时间、静脉血与末梢血、不同抗凝剂、标本有无凝块、一次性杯和反复用杯、小红细胞等各种因素下观察PLT的检测差异。结果除静脉血与末梢血PLT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外 ,其他因素均可使PLT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果表明 ,血细胞分析仪对PLT检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只要我们认真排除这些影响因素 ,可以确保PLT结果的准确性。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马永能$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由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 31例EDTA-K2抗凝全血标本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显示"Platelet Clumps",并经涂片染色镜检证实确为血小板聚集,以含肝素钠或枸橼酸钠的真空采血管抽取31例标本对应的患者静脉全血,以相同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观察血细胞形态,并对以3种抗凝剂抗凝的全血血小板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31例需复查标本中,1组有12例,2组有12例,复查后血小板数量均为正常范围.结论 由EDTA-K2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致使结果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血小板表面的相关抗原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促使血小板形态由圆盘状变成球状,最后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