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解决辽河老化油破乳脱水困难的问题,在KOH催化剂条件下,以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聚合反应合成一类新型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型破乳剂,考察了EO、PO质量比及起始剂与PO质量比对所合成破乳剂的脱水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破乳剂的羟值、浊点、HLB值及水数。研究结果表明:起始剂、PO质量比为1∶149,EO与PO质量比为1∶2时所合成的破乳剂PTAE7的破乳效果最佳。浊点、水数及HLB值均受起始剂与PO质量比、EO与PO质量比的影响,PTAE7的浊点为27.8℃,水数为7.34,HLB值为6.62。在破乳温度85℃、破乳时间150 min、加剂量100 mg/L的条件下PTAE7破乳剂对辽河老化油的脱水率达95.28%,油水两相分离且界面清晰。  相似文献   

2.
聚醚型稠油破乳剂破乳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破乳脱水是原油集输处理的重要环节,其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破乳剂。针对目前原油乳化特性不断增加的特点以及稠油、超稠油的不断开发,多种类型的高效聚醚型稠油破乳剂在油田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阐述了聚醚型破乳剂应用情况,根据原油破乳机理,分析破乳剂支链程度、嵌段类型、破乳剂的浓度、EO/PO比值、破乳剂的分子量等因素对破乳剂性能的影响。根据目前聚醚类破乳剂的发展趋势,对聚醚型破乳剂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1,3-丙二醇、四乙烯五胺、聚酰胺-胺为起始剂合成了直链型、支链型及枝状聚醚破乳剂,采用瓶试法测定了这些破乳剂对模拟压裂乳状液的破乳效果,考察了破乳剂类型及分子结构对破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支链聚醚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优于直链聚醚破乳剂,且支化程度增加对破乳有利;以3.0代枝状聚酰胺-胺为起始剂的聚醚破乳剂破乳效果最好,当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m(EO)/m(PO))为1/3、起始剂质量分数为0.5%时,制备的枝状聚醚破乳剂对模拟压裂乳状液7min即可完全破乳。  相似文献   

4.
张志庆  王芳 《油田化学》2006,23(4):325-328
以壬基酚胺树脂为起始剂,合成了7种水溶性的HD系列PO/EO嵌段共聚醚,测定了分子结构参数:分子量4350-6960,PO数60和72,EO数20-64,EO含量20%、30%和40%,再以TDI为扩链剂,制备了相应的油溶性HDI系列共聚醚,考察了两个系列的共聚醚在加量100 mg/L、温度70℃下,对由含胶质沥青质35.2%、酸值2 mgKOH/g、50℃黏度9 Pa.s的胜利孤东稠油配制的含水40%的稳定W/O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性能。7种水溶性共聚醚的性能均远优于常用破乳剂SP169,也优于BP221和TA1031,120分钟脱水率为82%-94%。在HD系列中,PO含量高的脱水快,EO含量高的脱出水质清,EO/PO比相同时分子量较高的脱水性能较好,对于实验含水原油,EO含量30%的共聚醚效果最好。7种油溶性的HDI系列共聚醚120分钟脱水率为90%-98%,市售BPI221、TAI1031的脱水率也大幅升高。油溶性破乳剂在稠油中渗透性和扩散性较好,更适合稠油的破乳脱水。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不同结构类型的破乳剂对孤岛油田模拟采出液破乳脱水及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了破乳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油溶性破乳剂破乳效果明显优于水溶性破乳剂,非离子型破乳剂优于阳离子型及两性破乳剂;破乳剂EO/PO值、分子链长、支化度均影响破乳剂的破乳效果。对于同类型中同结构系列的破乳剂,油水界面张力越低,其脱水率越高;同种类型破乳剂使原油的界面张力降低值与脱水率之比r呈现规律:非离子型0.20.4;且直线型破乳剂r值大于支链型破乳剂。不同类型破乳剂对原油极性四组分界面张力降低值之和与脱水率之比有固定的比值范围;对于非离子型破乳剂,使四组分界面张力降低值之和越大,其对应的脱水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汉油田复杂的原油,研制了以聚醚改性树脂为起始剂的PO/EO双嵌段聚醚的扩链产物,即油溶性原油破乳剂DCN-Ⅱ,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产品对高含水原油脱水快,脱水率高,脱出污水清,用量少并有一定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辽河稠油中提取出的沥青质加入大庆石蜡基原油,根据原油乳液稳定性确定在破乳温度50℃、破乳剂100mg/L的条件下沥青质溶解阈值为0.3%;在70℃,150mg/L破乳剂条件下沥青质溶解阈值为0.5%,此时原油中胶质与沥青质质量比(R/A)为14∶1,与稠油达到沥青质含量阈值时R/A值接近。沥青质含量、合成破乳剂的起始剂、破乳剂分子嵌段结构均会影响破乳效果。起始剂支化程度越高,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嵌段数越多,破乳效果越好。五乙烯六胺三嵌段聚醚破乳剂破乳效果最好。不同结构破乳剂水溶液对原油表面的润湿性或破乳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与破乳性能不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不同PO/EO质量比的壬基酚酚醛(NPF)、多乙烯多胺(MA)、双酚A酚醛(BPF)和双酚A酚胺(BPA)为起始剂的二嵌段聚醚.在50℃时,评价了合成系列聚醚的低温破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EO含量的增加,聚醚的脱水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挂壁和界面情况逐渐得以改善.同系列聚醚均存在着破乳性能最佳的PO/EO比例,这说明...  相似文献   

9.
GD-2新型破乳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孤岛油田采出液性质变化,导致现有破乳剂效果变差的问题,研制了以改性酚醛树脂为起努剂的PO/EO多嵌段聚醚的扩链产物,即油溶性原油破乳剂GD-2。该产品于2001年8月在孤岛采油厂孤二联合站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D-2新型破乳剂对孤岛油田高含水原油具有适应范围广,用量少,脱水速度快,破乳能力强,脱出水清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渤海某油田原油含水率高,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酚胺树脂(BP)为起始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改性剂,先后聚合环氧丙烷(PO)和环氧乙烷(EO)得到改性两嵌段酚胺树脂聚醚。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调控亲油段亲水段比例(HLB值)和PO、EO的添加量,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海洋原油破乳剂BPPEJ。室内评价结果显示破乳剂BPPEJ9931脱水性能明显优于现用产品D-100。现场试验效果表明:破乳剂加注浓度不变,各级原油系统含水及污水含油率均大幅降低。一级分离器V-2140出口油含水由28%降低至13%,二级分离器V-2160出口油含水由14%左右降低至4%;一级分离器V-2140、斜板除油器入口的污水含油值分别由640 mg/L和370 mg/L降至250 mg/L和200 mg/L。产品性能有望替代现用产品D-100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瓶试法考察了原油组成及疏水缔合聚合物(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 HAP)质量浓度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用油 水界面张力、界面电性、界面扩张流变、界面剪切黏度等多个参数表征了HAP驱采出液油 水界面性质的变化规律,用一系列酚胺树脂聚醚破乳剂对模拟采出液进行破乳。结果表明,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是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重要因素;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HAP浓度升高,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增强。HAP具有界面活性,吸附在油 水界面可降低界面能,利于乳化;HAP在界面上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提升了界面膜的扩张模量和剪切模量,同时增强了界面膜的负电性,利于稳定乳状液。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各占一半的酚胺树脂聚醚破乳剂与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交联后,5 min即可完全将原油乳状液破乳。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认识化学驱稠油乳化降黏的作用机制,考察了3种不同结构的聚醚与稠油的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流变性质,测定了聚醚溶液与稠油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粒径和黏度。结果表明,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长的柔性氧乙烯(EO)链和氧丙烯(PO)链,能形成界面“亚层”,油水界面膜以弹性为主,易与稠油形成稳定的O/W乳状液,显著降低稠油黏度。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和EO/PO比是影响油水界面张力的主要结构因素,而界面膜强度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控制。随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增加,界面膜强度增大,乳状液稳定性增强。聚醚结构、加量和油水体积比对乳状液粒径的影响较小,均在300~500 nm之间变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400、12600、14600的3种聚醚均具有良好的稠油降黏效果,当油水体积比为1∶1时,聚醚质量分数在0.2%~0.5%范围内的降黏率>98%。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和EO/PO比对降黏效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天然乳化剂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雨  陈文海 《油田化学》1999,16(1):27-30
在克拉玛依二中区三元复合驱先导致试验区采出液中外加胶质,沥青质,环烷酸等天然乳化剂进行破乳实验,考察这三种天然乳化剂对四种不同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的AP型非离子破乳剂破乳脱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的天然乳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破乳剂的分水速度和脱水率,最终影响破乳效果,从破乳剂分子本身的结构特性和天然乳化剂的乳化作用等方面对实验结果给予一定的解释,用标记同位素示踪法定量测定了破乳后油和水中  相似文献   

14.
稠油破乳剂BH-202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H-202是一种专用稠油破乳剂,系由缩水多元醇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扩链而成。本文介绍了该剂在室内评选及在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陈庄集油站现场稠油破乳脱水中表现的突出性能。  相似文献   

15.
原油破乳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魏国晟  张宗愚 《油田化学》1995,12(2):188-190,170
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原油破乳剂的研制路线,水平,方法以及不同破乳剂的复配技术,介绍了一些破乳剂在原油脱水集输站应用的实例,探讨了破乳剂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聚酰胺-胺星形聚醚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1.0G、2.0G、3.0G 乙二胺为核制备了星形大分子聚酰胺-胺,并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进行烷氧基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多分支结构的二嵌段聚醚类破乳剂。采用浊点法测定了系列破乳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单滴法测量了降低油水界面膜强度的能力,针对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进行了破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聚醚破乳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对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脱水率超过90%,具有良好的破乳性能和适应性;破乳剂起始剂聚酰胺-胺代数越高,分支越多,所合成的聚醚破乳剂性能越好;随着聚酰胺-胺的代数及破乳剂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滴液膜排液时间缩短,半生命期减小,破裂速率常数增大。  相似文献   

17.
交联聚醚的合成及其在稠油破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油田的稠油合成了一系列破乳剂。它们是由环氧乙烷 ( EO)、环氧丙烷 ( PO)制得的含氮的共聚醚进一步与甲苯二异氰酸酯 ( TDI)或多烷撑多异氰酸酯 ( PAPI)交联而得到的。脱水实验证明 ,此类含氮聚醚具有优良的破乳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重力沉降法对辽河老化油的破乳脱水进行研究,对破乳剂进行筛选,并考察破乳温度、沉降温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沉降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对辽河老化油具有的一定化学破乳脱水效果,其适宜的加入量为400 μg/g。适宜的脱水工艺条件为:破乳温度80 ℃、沉降温度70 ℃、搅拌速率120 r/min、搅拌时间60 min、沉降时间72 h。以聚醚破乳剂为主剂、复配添加剂(乙醇/HEDP)时,处理后辽河老化油的水含量(w)达到10.8 %,可以通过电脱盐脱水装置使其水含量(w)降低至小于0.5 %。  相似文献   

19.
实验对酚胺树脂聚醚进行了交联,得到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其浊度性质、表面与界面活性、聚集体尺寸以及破乳能力。结果表明,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表面张力变化不大,浊点有所降低,同时聚集体尺寸增大、油水界面张力升高、破乳能力增强。交联对聚集体的大小影响较大,当交联剂与聚醚的质量比为0.04时,其聚集体半径由交联前的20 nm增加至4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