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5年4月在C臂电视透视下采用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其中单踝骨折11例,双踝骨折16例,三踝骨折9例,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36例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病例,按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50%),良14例(38.9%),可4例(11.1%),优良率达88.9%。结论:采用电视透视下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符合微创原理,能获得满意疗效,适宜骨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外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113例成人外踝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率和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2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6周.按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94分;优107例,可6例,优良率93.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外踝骨折的微创术式,具有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成闭合复位组(50例)和切开复位组(44例),闭合复位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组患者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结果:闭合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负重功能锻炼时间均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后踝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5±6.5)个月,62例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9.5±2.5)周,按照美国AOFAS推荐的评分系统有43例为优,17例为良,2例为可,优良率为96.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Essex-Lopresti Ⅱ型Ⅲ度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Essex-Lopresti Ⅱ型Ⅲ度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进行术后6周、12周、26周、52周的跟踪随访,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跟骨宽度,运动功能,以及应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18例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感染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12~26周,平均16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无复位丢失。术后Bohler角25°~35°,平均28°,跟骨宽度正常,未发现明显的足内翻或外翻。踝关节及距下关节活动与健侧对比无异常。AOFAS踝-后足评分88~96分,平均93分。结论: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Essex-Lopresti Ⅱ型Ⅲ度骨折疗效确切,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1年6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7例距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辨证施治(n=29),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且未采用中药治疗(n=18),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距骨颈骨折的愈合率,减少距骨缺血坏死的发生,减少骨折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行内踝闭合复位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旋前外展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14例,术中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7-13周。患者全部骨愈合,无踝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患者,采用克氏针结合空心钉闭合复位移位性内踝骨折是可行的,可以避免皮肤挫伤区伤口感染及坏死,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同是微创的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内、外、后三踝骨折,内、外踝双骨折,内、后踝骨折或者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她)们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常规空心螺钉组和无头加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后的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差异无显著性,但无头加压螺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牢固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空心螺钉组,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优76例,良29例,一般9例.结论:虽然同是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但是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具有固定更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无内固定物外露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FNF)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FNF患者,全部在伤后6h~1周内采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AO空心钛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 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其中61例骨折愈合且无股骨头坏死;7例骨折不愈合,其中Ⅲ型骨折中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3%.结论 闭合复位AO空心钛螺钉微创治疗FNF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对GardenⅠ、Ⅱ、Ⅲ型骨折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40足,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0岁,平均(38.5±13.6)岁。左侧骨折15例,右侧骨折25例。病程2~11d,平均(5.4±1.6)d。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36)个月。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385±76)min。术后40例患者的Bhler角和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在11周内愈合,未发生感染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随访时按照Maryi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9例、可3例,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手术时间短、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邓学海  刘传康  唐强  蔡程  徐显春 《四川医学》2013,(11):1678-1680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4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根据Salter-Harris分型标准,Ⅱ型24例,Ⅲ型10例(其中Tillaux骨折2例,三平面骨折1例),Ⅳ型6例.其中采用闭合手法复位15例,手术复位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应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6~8周.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8~66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发现骨桥形成、骨骺早闭及关节面不平整现象,无踝关节内外翻畸形,所有患儿均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按改良Weber评分,优34例,良6例,差0例,优良率达100%.结论 空心螺钉选择性的应用于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庆峰 《吉林医学》2011,32(16):3195-3197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0~91岁,平均68.7岁。摔伤15例,坠落伤5例,交通伤10例。无移位骨折21例,移位骨折9例。按照Garden分型:Ⅰ型13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4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5年,平均2.5年,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余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术后2年内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根据评分标准,优14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83.3%。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满意,骨折愈合率高,且能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联合后路直视下一期空心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25例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均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首先平卧位下行关节镜探查是否存在合并伤,确定骨折块及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直接在关节镜下复位,并予以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改俯卧位,直视下切开复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并予以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后予以下肢可调节矫形支具制动4~6周.选择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价,选择Lysholm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客观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选择X线片或CT评价.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术后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愈合时间9~24周,中位骨愈合时间为12周.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跛行(4.88±0.29)分,支撑(4.65±0.36)分,疼痛(4.78±0.49)分,肿胀(4.88±0.52)分,下蹲(4.85±0.35)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4±2.8)分,优良率为96.0%,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应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及应用后内侧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涉及后关节面的粉碎性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1年6月,采用分期、后外侧联合前正中入路、后方支撑钢板结合内侧或前外侧解剖钢板治疗粉碎性胫骨Pilon骨折24例,其中21例获得完整随访。从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12~15周),完全负重时间13.5周(平均12~16周),术后复查CT见关节面台阶小于2 mm。依据Burwell-Charnley(1965)的Pilon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17例,复位可4例。依据Tornetta等(1993)的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优13例,良5例,可3例。术后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治疗后愈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分期、后方支撑钢板固定后关节面骨折块,是治疗涉及后关节面的粉碎性胫骨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骨远端骨折使用腓骨钩锁定钢板的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10年4月,对24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有病例均得到完整随访,男15例,女9例;年龄20~74岁,平均38岁;单纯外踝骨折6例,双踝骨折11例,三踝骨折7例。按Danis-Weber分类,A型11例,B型13例,均为腓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小时~18天。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锁定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松质骨螺钉,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8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2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临床愈合,4例于术后24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1期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Mazur评分为69~93分,平均87.2分,其中优14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腓骨远端骨折使用腓骨钩锁定钢板治疗能更好恢复外踝正常外翻及长度等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对30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h~18d。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3.45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3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0分(65~95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使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的牢靠度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能维持关节稳定性,可早期、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外踝内固定器治疗外踝骨折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病例3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随机分甲、乙两组,每组15例,分别选择外踝内固定器、重建钢板固定。术前对所有患者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标准评分;术后复查记录X线片、内固定拆除时间、踝关节功能等。结果:30例患者术后9~20月随访,平均13.4±2.8月。甲组无术口感染、钢板松动或折断等并发症;乙组2例术口感染致乙级愈合,1例术后钢板螺钉松动借助石膏外固定3月最终骨折愈合,遗留踝关节疼痛。两组骨痂生长定量指标、内固定拆除时间及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外踝内固定器系统适用于成人外踝WeberB和部分Weber C、WeberA骨折患者,对外踝特殊类型骨折如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更为适用;对骨折行三维立体环抱式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快,患肢功能恢复优良,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后外侧人路在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及后踝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共对15例踝关节骨折和6例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行手术治疗。踝关节组:男9例,女6例,年龄21.0~58.0岁,平均43.6岁。胫骨下段骨折组:男4例,女2例,年龄31.0~49.0岁,平均36.6岁。所有患者经小腿下段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定期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平均14个月(8~20个月)的随访。伤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均已愈合。AOFAS踝关节一后足评分标准,踝关节骨折组:优11例,良3例,可1例。胫骨下段骨折组:优2例,良3例,可1例。结论胫骨下段后外侧入路软组织并发症少,不影响骨折愈合,可以作为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治疗方法中一种补充,同时作为后踝骨折,该人路优点突出,可作为手术常规入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可膨胀自锁髓内钉(FIXION IM)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苏州市中医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2例,均为AO分型中A、B型胫骨中段或中下段骨折.均采用FIXION IM固定.观察术后愈合情况,采用Johner-Wruh标准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5~16个月,平均12个月.12例患者骨折均复位满意,术后切口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12例患者均未发生旋转畸形、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再骨折、感染情况,愈后膝踝关节功能正常.参照Johner-Wruh标准评定疗效,优10例,良2例.本组病例出现1例8 mm短缩畸形,不影响正常行走.结论 FIXION IM系统节省扩髓和锁钉的操作,降低了手术创伤及术中出血;其轴向固定及闭合复位减少了断端骨膜剥离,增加了内固定牢度,从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且减少了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陈若雷  王涛 《西部医学》2014,26(10):1351-1353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踝关节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川芎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疗效.结果 经中药辅助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对照组仅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全部患者踝关节肿胀度、踝关节背伸、跖屈主动活动度明显改善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川芎嗪和复方丹参治疗过程中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骨折治愈时间,减轻负面情绪和改善关节肿胀度与主动活动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