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物种丰富度S和物种多样性香农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以多样性-面积曲线研究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近十年的变化,结果表明,10年后,群落各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下降趋势,草本层下降最为明显;群落及乔、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S,H,J)在演替中后期阶段均呈下降趋势,而演替前期的马尾松和林龄较短的混交林Ⅰ却有上升趋势;群落各层多样性最小面积按马尾松林、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顺序增长,两个混交  相似文献   

2.
江西部分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群落物种丰富度R,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D(Simpson指数)及群落均匀度J三个定量指标测定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类型其物种多样性;同一森林类型,由于生境的不同,其物种多样性也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与优势种重要值成负相关,优势种重要值越大,物种多样性越小,群落的组成、层次结构越简单,林分材积生产力越大。  相似文献   

3.
猛禽是鸟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在森林鸟类群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构成了自身的群落特点。在吉林省东部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阔叶林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猛禽的群落均具有其稳定性;同一季节各年份间,无论从种类、种数、个体数量等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一年的不同季节间有显著差异。从整体看,夏季猛禽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高于冬季,但差异不大;均匀性指数(J)和种间相遇几率(PIE),在年份和季节上均无显  相似文献   

4.
选取武汉市残存林里常见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样地记录的15个样方中各物种的重要值,通过聚类分析中的组间连接法,对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林进行了群落类型的划分;并运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群落类型及不同结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群落可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群丛1:樟-女贞-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2:樟-女贞+棕榈-中日金星蕨+黑足鳞毛蕨群丛;群丛3:樟-海桐+棕榈-井栏边草+天葵群丛;群丛4:樟+马尾松-海桐+白花龙-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5:樟-棕榈+冬青-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6:樟-栓皮栎-蕨群丛.其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R最高的是群丛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多样性指数D均最高的是群丛4.研究区域内残存樟树群落,垂直结构上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层.就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而言,多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群丛4例外,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该研究可为武汉市残存樟树林植被的恢复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甜槠群落6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群落的区系组成和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甜槠群落中有维管植物59科85属116种(含变种);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2)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标在群落各样地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在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小.  相似文献   

6.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以及人为砍伐等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各地的常绿阔叶林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本项研究从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首先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的α多样性进行了对比,进而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从9种可能影响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土层厚度、人类干扰强度、与自然植被的距离、同主要道路的距离以及距离村庄远近中,筛选出主要因子,并分析了它们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的α多样性要显著高于退化群落;(2)对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较显著的因子主要是:土层厚度、到自然植被的距离以及用地类型.其中物种丰富度与土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到自然植被的距离呈负相关,而废弃的人工果园、用材林中植被的物种丰富度相对另两类用地类型要高.(3)通过把前述9个因素划分为生境、景观、人类干扰三大类型后可以发现,它们对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作用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三大类因素对退化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都有显著影响;对于退化的针叶林来说,主要的影响因子是生境和人类干扰;而就退化的灌丛而言,则主要是生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样方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广东南亚热带森林不同阶段的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联结性和群落覆盖度的关系.随着演替的进展,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森林覆盖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森林群落覆盖度增加,使群落里的生境条件变得温和,有利于物种的增加.物种的增加又使群落里物种间竞争更加激烈,物种间负联结对数增加,阔叶树种间占领空间能力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阔叶树种覆盖度总和的增加和不断削弱了马尾松在群落中的重要位置.森林覆盖度指数按幂函数Y=28379X1.5624增加.  相似文献   

8.
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均匀度等对分布在浙江天台山的七子花群落与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苦枥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木本植物而言,七子花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大,比苦枥木群落小;七子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均比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苦枥木群落大;各群落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均大于草本植物。一般地,七子花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比相应的马尾松群落、甜楮群落大。在七子花群落、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的垂直结构中,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缙云山顶极群落常绿阔叶林固定样方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16年后的发展变化.结果表明,固定样方中的维管束植物有45种,35属,19科.固定样方的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群落层次清楚,银叶木荷为建群种,小叶栲、白毛新木姜子、川山研等为第Ⅱ亚层优势种.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Simpson指数λ=0.17,Shannn-Wiener指数H'=1.90,但群落的均匀度较高而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次生裸地的恢复保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用ShannionWiener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均匀度指数(J)研究了缙云山风灾迹地恢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为探索风灾迹地的恢复,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以九寨沟青木千林样地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青木千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青木千林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不同发育阶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青木千与其它树种混交林>近成熟林>青木千顶极群落.说明处于群落交错区或受轻度干扰的群落物种多样性高,青木千顶极群落物种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   

12.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优势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测了霍山东坡14个、西坡15个百米海拔段间的物种多样性(D)和生态优势度(C).分析结果表明:①海拔950~1750m时,随海拔增高D值增大,C值变小,1750m以上则相反.②东坡D值高于西坡,C值低于西坡,所有灌木层D值高于乔木层,C值低于乔木层.③地带性群落的D值大于非地带性群落,C值相反.实践证明.该两项反映群落组织特征和结构特点的综合定量指标及其计测方法,能够客观反映本区群落生态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14;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0.18%和28.37%,干扰频率分别为1.604%.a-1和0.567%.a-1。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76 a。EG大小一般变化在140~613 m2左右,平均约为241 m2,大多数CG大小一般都变化在75~467 m2左右,平均约为85.1 m2。林隙一般是在50 a以内形成的,而30~40 a之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干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多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14;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0.18%和28.37%,干扰频率分别为1.604%·a^-1和0.567%·a^-1。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76a。EG大小一般变化在140—613m^2左右,平均约为241m^2,大多数CG大小一般都变化在75~467m。左右,平均约为85.1m^2。林隙一般是在50a以内形成的,而30~40a之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于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多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泰山地区土壤甲螨群落的多样性与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泰山地区土壤甲螨群落的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分析.泰山地区土壤甲螨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可达最大多样性指数的4/5,8个样点之间的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各采样点之间土壤甲螨群落的相似性较差,仅少数样点间相似性达到相似水平.从多样性和相似性分析结果可看出,土壤构成、植被类型及人为干扰对土壤甲螨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具有重要影...  相似文献   

16.
应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敷,研究分析了山东杂木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以及生态优势度。结果表明:山东杂末林物种较为丰富,生态优势种不明显;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与生态优势度大体呈负相关关系,它们均较好地表征了群落的综合特征;鲁东丘陵和鲁中南山地杂木林群落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优势度,反映了地理环境对植物群落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亮叶水青冈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亮叶水青冈林是山地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亮叶水青冈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为1.2973,Pielou均匀度为34.71%,Simpson指数为2.4777,PIE为0.5964,群落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高,各项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757,89.11%,12.1179和0.9175,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极低。  相似文献   

18.
二滩水库区陆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二滩水库区典型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无论是α-多样性还是β-多样性,均以阔叶林为最高,其中尤以常绿阔叶林为最,其次是以云南松林为代表的针叶林;亚高山灌灌丛,稀树灌草丛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λ)、Shannon-Wei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1)研究了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7个群丛的植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由于生境不同群丛类型各异,进而导致各个指数在不同群丛间的变化.R和H′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E1则随海拔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在旅游和放牧的双重干扰下,R和H′随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降低,E1则相反.旅游和放牧使物种向均匀化方向发展,同时促进了适口性差、耐践踏和伴人植物种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和群落物的多种样性。结果表明,万木林计有维管束植物161科581属1205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49属112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4种,被子植物124科502属1079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