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冲击波诱导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骨科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每隔6 d行冲击波诱导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1次,共3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第1、6、12天的疼痛VAS评分、SAS评分、Berg平衡评分量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2天时,冲击波诱导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效果最为显著。治疗组VAS评分(2.62±1.26 vs. 3.65±2.58,P < 0.05)和焦虑量表SAS评分(42.08±2.16 vs.47.76±2.69,P < 0.05)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46.83±4.67 vs. 41.39±3.52,P < 0.05)和Lysholm量表评分(82.98±8.86 vs. 74.52±6.48,P < 0.05)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冲击波诱导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能够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和焦虑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艾灸阿是穴时长对急性踝关节扭伤(AAS)患者韧带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A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时间(20~30 min)艾灸阿是穴,治疗组采用长时间(1 h)艾灸阿是穴。治疗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肿胀消失时间,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均小于治疗前,治疗组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小于对照组( P<0.05);两组NRS评分低于治疗前,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治疗前;NR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疼痛、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治疗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AS患者采用长时间艾灸阿是穴治疗疗效优于短时间艾灸阿是穴,能显著缓解踝关节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恢复韧带结构,增加踝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愈伤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急性软组织损伤的422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愈伤液治疗组(治疗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组(对照组)。分别在患处涂抹愈伤液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5d为1个疗程。两组病例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和两组总体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愈伤液能显著降低急性软组织患者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计分,与对照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愈伤液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缪刺联合关节肿痛散熏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外涂配合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缪刺联合关节肿痛散熏洗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和Kofoed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共有3例脱落病例,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最终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和Kofoed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优良率为92.30%,对照组优良率为73.7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缪刺联合关节肿痛散熏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栀黄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栀黄止痛散组和安康信组各30例。安康信组给予口服安康信,栀黄止痛散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敷栀黄止痛散,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血尿酸(uric acid,U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栀黄止痛散组有效率为96.6%,安康信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栀黄止痛散组的VAS低于安康信组(P<0.05);治疗第7天,栀黄止痛散组UA、CRP、ESR、IL-6、IL-8、TNF-α和IL-1β均低于安康信组(P<0.05);治疗第14天,栀黄止痛散组UA、ESR、CRP水平低于安康信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黄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ESR、CRP、UA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创科金露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石膏固定加创科金露外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石膏固定治疗。治疗14天后从踝关节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及治疗有效率评价创科金露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9天及第14天,治疗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3天及第6天,治疗组肿胀指数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科金露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在消肿、止痛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韧带修复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所致踝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致踝关节不稳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观察组采用一期带线铆钉原位修补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c=2.059,P<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8~4.29,P<0.05)。术后观察组病人距骨倾斜角度及距骨前移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t=4.213、3.672,P<0.05)。结论一期韧带修复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所致踝关节不稳临床效果较好,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较佳。  相似文献   

8.
双氯芬酸二乙胺盐凝胶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盐凝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 80例 ,应用双氯芬酸二乙胺盐凝胶 (治疗组 )和双氯芬酸钠凝胶 (对照组 )进行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综合疗效有明显差异 (P <0 0 1)。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 双氯芬酸二乙胺盐凝胶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起效快 ,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余耀坤  廉杰  赵明宇  张向东  宋懿泽  袁帅 《中医学报》2019,34(12):2678-2681
目的:观察基于"筋滞骨错"理论运用温针配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6例,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结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药结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滞骨错"理论运用温针配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疼痛,改善患肢屈伸功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踝关节扭伤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5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关节周径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周径明显变小(P0.05),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减少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大黄祛伤膏与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的大黄祛伤膏治疗,每3 d更换一次,两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20 g/支,北京诺华制药)涂抹患处,3次/d,两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各种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瘀斑和肿胀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6例,显效21例,有效3例,对照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两组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大黄祛伤膏与扶他林软膏治疗踝关节扭伤均有明确的疗效,但前者在治疗瘀斑和肿胀及综合疗效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外敷剂消痹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ICR小鼠(或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扶他林乳胶剂)及消痹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腹部脱毛处外敷相应药物。采用热板法、醋酸法致小鼠疼痛模型,外涂二甲苯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注射角叉菜胶致大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各组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镇痛实验显示,消痹膏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热板法致小鼠疼痛痛阈值,且优于阳性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痹膏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可明显抑制醋酸法致小鼠疼痛反应(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抗炎实验显示,消痹膏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度(P0.01,P0.05)。结论:消痹膏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e,KOA)又称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其病理学改变为膝关节软骨变性、丢失,进行性破坏,继而导致骨关节面骨裸露增生、骨硬化和滑膜炎症~([1-2]),以反复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及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在负重、上楼梯等活动时加重。目前西医治疗方案多,但疗效不够理想,停药后易复发,不良反应多~([3])。笔者采用祛风止痛胶囊联合美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乙乙乳膏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方法:取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各12只,即乙乙乳膏高、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扶他林对照组。将药物涂于小鼠尾部,面积为1cm2,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空白组只贴乳膏。于第7天所有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10g致痛,记录各小鼠出现第1次扭体反应的时间及15min内扭体次数,比较各组扭体次数。结果:乙乙乳膏高、低剂量组平均扭体次数(16.4±8.5)和(19.2±11.4)次,均显著少于空白组(23.4±12.2)。乙乙乳膏各剂量组与扶他林剂量组(15.8±8.6)次比较,扭体次数无显著差异。乙乙乳膏高、低剂量组扭体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29.9%和19.9%。扶他林组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32.5%。乙乙乳膏组平均扭体次数均较空白组少(均P<0.01)。结论:乙乙乳膏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模型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镇痛作用与剂量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超微粉碎“消痹止痛散”穴位热敷加贴敷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为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涂抹治疗,治疗组给予经超微粉碎“消痹止痛散”穴位热敷加贴敷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1.91±0.74 vs. 2.5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超微粉碎“消痹止痛散”穴位热敷加贴敷显著提高了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电极刺激、手法弹拨三联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家兔关节软骨、滑膜及关节液NO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三联法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6~10月龄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8只)、扶他林组(8只)、三联法组(8只),后三组以结扎右侧股静脉的方法造模,造模10周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两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于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关节软骨、滑膜及关节液NO水平。结果模型组关节软骨、滑膜及关节液NO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扶他林组较模型组低(P<0.05),但无三联法组降低明显。结论三联法能明显降低关节液和关节软骨NO水平,阻止OA病理过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佘刚  邹拥军  黄靖 《安徽医学》2017,38(10):1262-1265
目的 探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经踝关节X线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方法治疗.治疗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2.8%,对照组为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在术后1个月为(77.26±8.03)分,术后6个月为(94.12 ±8.63)分,较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为(4.61±1.42)°,距骨前移距离为(3.09±1.21)cm,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当天为(4.93±1.03)分,治疗后1个月为(2.14 ±0.92)分,对照组治疗当天为(5.12±1.06)分,治疗后1个月为(3.21 ±0.95)分,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不良事件.结论 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主突破康复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疼痛和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护理康复,观察组接受自主突破康复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疼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康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 6.944、12.600、8.389、6.480,P < 0.05)。术后12 h、术后1 d和术后2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 -9.354、-6.934、-6.911,P < 0.001),下床活动、完全负重、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 = -13.094、-9.615、-14.795、-7.857,P < 0.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感染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 2.247、4.115,χ2 = 5.215,P < 0.05)。  结论  自主突破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康复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踝关节骨折并三角韧带断裂病人72例资料,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6例术中采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观察组);另36例术中未修复三角韧带(对照组)。2组病人术后均获随访6~16个月,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均手术顺利,骨折复位良好。2组踝穴内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术后6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3例踝关节跖屈活动明显受限,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和螺钉脱出等并发症。观察组的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6.1%,对照组为7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能够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有助于恢复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