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随着俄罗斯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陆续部署,美国在加快高超声速技术武器化的同时,开始全面开展高超声速导弹防御体系建设。介绍了美国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及其防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超声速导弹弹道特性、红外辐射特性和雷达散射特性等目标特性,梳理了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作战特点,从观察—定位—决策—行动(Observation Orienttion Decision Action,OODA)的空战博伊德循环角度分析了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能够为未来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防御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超声速技术获得快速发展,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即将浮出水面。针对采用吸气式冲压发动机、大飞行高度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提出三个防御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空基拦截器方案的关键技术,为发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防御体系或高超声速攻防对抗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是未来临近空间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必须发展和建立新型的武器防御系统。通过分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特点和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探测体系建立的难点,从地基、空基、天基三个方面阐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探测体系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超声速武器是未来临近空间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对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必须发展和建立新型的武器防御系统。分析了高超声速武器防御系统的目标特性,研究了临近空间超高速飞行器的防御难点,提出了采用激光拦截技术的高超声速武器防御武器设想以及实现途径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临近空间威胁,必须在现有装备基础上发展和建立新型武器防御系统。文章首先分析了美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脉络,然后分析了现有防空反导预警系统的能力欠缺,最后从天基、空基、陆基、海基、新型手段五个方面阐述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探测系统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国外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分类论述,说明了不同飞行器的军事特点.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防御作战问题,依据目标特性分析,提出了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导弹导引头所面临的难点,重点分析了发展这类导引头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超声速武器是军事和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防御问题,系统分析了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在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防御难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对该类目标的防御能力与防御规划,最后从预警探测角度阐明了近期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和远期发展重点。分析结果表明: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防御存在地基预警系统探测视距有限、空基预警系统全程监视能力不足、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正在发展等问题,需多平台、多传感器协同运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全域预警探测体系进行联合探测。  相似文献   

8.
高超声速导弹以其高空高速性能,使现有拦截手段难以实施有效防御。在对高超声速导弹的特点和典型作战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超声速导弹拦截作战的难点,探讨了采用空基平台对高超声速导弹进行拦截的优势,验证了空基拦截方案的可行性,并初步给出了空基拦截体系的组织结构和作战流程。  相似文献   

9.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对未来空天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其防御武器的研究是当前防空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介绍了当前军事强国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美军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思路和正在进行的项目。在系统归纳当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现状和作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防空系统的顶层能力需求,可为未来防空体系需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考虑临近空间零控交班的指令修正中制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浩强  唐胜景  郭杰  刘骁  徐倩 《兵工学报》2017,38(3):483-493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防御问题,根据目标特性提出了空基巡航段防御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临近空间防御特点进行中末制导交班问题分析,提出交班点性能指标,并得出连接中末制导阶段的有效零控拦截交班区域(零控交班)。结合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理论与防御飞行器中制导终端状态约束条件,推导了最优控制问题的解析算法并将其作为防御飞行器的指令修正制导律,针对不同任务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零控交班区域分析结果可满足终端小速度比交会条件。设计的中制导律在显著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满足零控交班约束,且经过Monte Carlo仿真表明对初值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超声速导弹的防御问题,介绍了美俄等国高超声速导弹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高超声速导弹几种可能的作战运用样式,梳理了对其防御作战可能面临的威胁。基于弹道、红外及电磁等三方面特征明确了高超声速导弹的目标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组建全域预警探测网、构建完善火力拦截网以及建设高效作战指挥控制网等三个方面给出了高超声速导弹的防御策略,研究结论可以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飞航导弹》2021,(5):21-25
高超声速武器作为一种新质装备,将对现有导弹防御体系构成极大威胁。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现有能力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超声速武器机动能力强、轨迹难以预测等特点以及对防御系统带来的挑战。梳理了美国高超声速防御系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美国天基预警探测和拦截武器系统的发展动向,从拦截对象、经费投入等方面分析了美国高超声速防御体系建设情况。分析表明,美国正加快推进高超声速防御系统建设,重点推进天基预警和拦截武器系统项目,但整体仍处于方案论证和原型设计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临近空间高速机动目标作为争夺空间战略优势的新型作战领域的武器装备,在世界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来自临近空间的威胁,分析了高速机动目标特性,总结了各种反临近空间策略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使用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进行拦截的反临近空间高速机动目标策略,分析该策略的优势,并详细论述了该策略中探测、再入和制导控制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其技术可行性与难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外高超声速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现状。在美俄为代表的军事强国高超声速武器装备技术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针对高超声速武器装备在进攻、防御以及博弈三个主要作战阶段中的作战运用展开了分析,并从构建全球化目标预警探测及拦截体系、组织运用天空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多源预警探测信息协同控制融合、分段拦截以及高速大机动拦截器等方面,对高超声速武器装备防御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海林  吴德伟 《飞航导弹》2012,(2):72-78,84
以高超声速临近空间武器平台导航方案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超声速临近空间武器平台的作战任务和特点,提出了其对导航的要求0详细分析了当前主要导航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高超声速临近空间武器平台的飞行轨迹,说明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运行轨迹是非开普勒轨道;最后提出了符合高超声速临近空间武器平台导航要求的基于非开普勒轨道的高超声速...  相似文献   

16.
未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作为新的非核战略威慑力量,势必将打破现有的战略均势。因此,有必要对其防御策略进行研究。简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可能的作战模式,分析了目前探测、跟踪以及现有防空拦截武器针对高超声速威胁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防御手段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的迅速发展对现代空天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探索构建反临近空间武器系统的需求,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的目标特性进行研究。以X-51A典型目标为例,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的飞行弹道特点、雷达反射特性、红外辐射特性和易损性进行系统分析,为反临近空间武器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临近空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备受各国重视,并相继有不同类型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得到研发试验。基于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性能特点和威胁能力的认识,分析拦截防御的不足,提出拦截弹的三个发展要求和三个阶段的发展建议,为拦截弹的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国外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实验的不断成功,介绍了目前国外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在分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探测难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探测系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小、飞行速度快、且有一定的机动能力等特点,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基探测雷达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探测地基雷达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远距离低仰角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凝视探测技术和高速机动目标跟踪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