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0年9月14日至2000年10月6日对京津塘高速公路软土沉降路段进行了表面层加铺,该工程由北京市路桥建设公司第四分公司承建。工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化路面设备,进行机械化作业,其设备的配备组织与施工工艺都有较为显著的特点。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京津塘高速公路软土沉降路段在施工时未铺筑表面层,经过7年的行车,地基沉降已基本稳定。此次表面层加铺路段为K85+585~K99+295,全长13710m,双向四车道。原路面宽度10.75m,加铺的表面层从中央隔离带算起上下车道各铺9.05m宽…  相似文献   

2.
龚程  余建霖 《地基处理》2002,13(1):41-45
本文首次将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应用于杭宁高速公路K101+960通道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同时通过在过渡段改变低强度混凝土桩桩长和间距的方法,来调整排水固结法处理的路段和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处理的通道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学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迁曹铁路全长92.13km,我们承揽的LC3标段全长27.45km,其中:路域全长5.789km,海域范围全长21。663km,属全路段中的关键标段。该标段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桥涵(大桥1座、涵洞66座)、轨道、站场房屋等。其中路域路基主要有:路堤边坡防护、水塘地基处理、液化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海塘地基处理等等,地质状况和地理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点多。本文仅重点介绍在软地基施工中塑料排水板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董晓斌  黄瑛 《广州建筑》2009,37(4):7-11
本文针对道路工程中长短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变形,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了深厚软土中长短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模式及长短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方法,并且通过试验路段进行验证,为道路工程中长短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推荐了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欧阳宏辉  王林 《市政技术》2009,27(5):459-461
结合广东中山东部快线工程某段软土路基厚度不均匀、变化范围较大(软土厚度为3.0~27.1m,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层软土),且部分路段存在污水管、燃气管等地下复杂构造物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多种工况分类处置的分析比选,最后推荐采用了排水固结和复合地基工法按各种不同工况进行处理,并在整个设计计算分析过程中,结合各路段的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使其在满足沉降、稳定及结构物路段承载力要求的同时满足经济合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建设,如何使桥头路段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以达到沉降控制的目的又可以节约建设经费,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的一个难点。从加固效果和经济效果综合考虑出发,介绍了广西某高速公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方案的比选。  相似文献   

7.
《今日工程机械》2009,(3):22-22
越南近期将修建一条长为70km的高速公路,连接头顿市和边和市。此项目预计将在2011年动工,计划投资8.89亿美元,越南投资发展银行将提供70%的贷款额。整个工程包括了几座6车道的桥梁、27.5m宽的4车道路段以及35m宽的6车道路段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某城市公路路段工程实例,分析了水泥粉喷桩、水泥深层搅拌桩、强夯及土工格栅的作用原理。介绍采用的复合地基综合处理技术从而达到加固软弱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富斌 《山西建筑》2007,33(20):92-93
对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等做了描述,根据多年在黄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施工中对湿陷性黄土路段地基处理的成功经验,重点介绍了处理地基的冲击压实法和重锤强求法,旨在为湿陷性黄土路段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管桩加固软土路基的工作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桩加固软土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土路基的加固形式,是一种柔性基础下刚性垫层的复合地基,与承台下柔性垫层复合地基存在较大差异,在设计中存在对其工作性状认识不清的情况。鉴于这样一种情况,对管桩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及其组成和协同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并针对某高速公路管桩加固软土路段的一个断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褥垫层设置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路堤填土下复合地基的褥垫层设置与承台基础下垫层设置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靖博 《山西建筑》2014,(15):165-166
介绍了避险车道路段监控设施的功能,选用线圈式车辆检测器、交通信号灯、摄像机等路段监控设施,通过现场调研安装,联动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避险车道专用路段监控系统,实现了避险车道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2.
陈刚 《四川建材》2008,34(1):102-103
本文主要结合了工程实践,对公路工程的地质特征软土路段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软基沉降观测作了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粗砂)制成的高强度刚性桩。它作为一种较成熟的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的特点.并且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如今已在多层及高层建筑工程中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压旋喷桩对现役高速公路的加固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不同车道数加载下地基动偏应力的变化规律,计算地基不同位置处的沉降,并且对比了加固前后的处理效果,分析加固直径、加固间距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基未经处理下,单车道和三车道加载的影响深度分别达到7m和20m;路堤边坡对于最外侧车道的影响大于内侧车道;地基经过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动偏应力在15m深度处发生突变;当土体深度小于15m时,加固直径和间距越小,动偏应力越大;深度大于15m时,直径和间距越大,动偏应力越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通过设计现场试验,对地质条件相似路段分别采用塑料排水板、浆喷桩、长短桩进行地基处理,对3种地基处理方法的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及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对比,发现长短桩复合地基优于塑料排水板及浆喷桩,最后对3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得出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建设,怎样使得桥头路段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以达到沉降控制的目的又可以达到节约建设经费的目的,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的一个难点。基于某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现场沉降观测资料针对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塑料套管桩和预应力管桩处理方式,分别分析了处理深度6,8,13和27m的加固效果,结合每种处理方式在工程中的适用范围和每平方米造价,总结出一定处理深度范围内的桥头路段采用某一种处理方式能够达到加固效果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汉洪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滑移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星  熊磊  雷美清 《土工基础》2008,22(4):40-41,79
汉洪高速公路K14+230.8~K14+380为软土路基段,采用“薄层轮加法”施工。根据该路段软土地基路基失稳滑移的实例,分析引起路基滑移的原因,探讨失稳路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筑工程都建造在地基上,地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安全。据大量资料统计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中,地基事故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地基的事故.或造成建筑物裂缝、倾斜,或影响正常使用,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地基失稳而导致建筑物倒塌。  相似文献   

19.
陶维鑫 《安徽建筑》2001,8(5):61-6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已是软弱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此文结合实践经验浅谈以下看法与实践做法,妥否,供大家探讨。  1、初步看法   1.1.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属于胶结桩复合地基,在处理软弱地基技术效果上,即在提高软弱地基承载力和改善地基沉降变形条件两个方面,明显优于砂石置换桩复合地基和砂石挤密桩复合地基。其基本原理是前者为水泥土胶结桩,属于半刚性桩,而后者是砂石非胶结桩,属于柔性桩。在相同压力作用下,水泥土桩与其桩间土的应力分担比远大于砂石桩与其桩间土的应力分担比。所以,前者地基承载力提高的幅度比…  相似文献   

20.
湛江东兴12.5万m^3超大型油罐采用CFG桩加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这在国内大型油罐中尚属首例。通过介绍该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检测,为大型油罐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