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移动终端节点阵列分布具有波特间隔不均衡特性,节点分布的波特数随信道码间干扰所覆盖信息码元数量的增加成指数增长,导致在小区域内GPS定位精度不准确,需要对定位信息进行修正.为了提高GPS定位精度,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分数间隔均衡技术的GPS定位修正算法,设计波特间隔均衡器对GPS定位信号波特率并进行采样;然后提出采用分数间隔均衡技术进行变步长修正移动终端节点接收信号的频谱混迭响应特性,最后采用静态电位估计算法,补偿GPS定位接收信号中的信道畸变,修正目标位置信息.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特别适用于300m内小区域短距离终端用户GPS定位,能有效对抗相干干扰,定位方位角均方根误差较传统方法缩小,定位准确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输出解相关的分数间隔直接盲均衡算法.该算法基于过采样接收信号或多传感器接收信号产生的分数间隔单输入多输出线性信道模型,利用均衡器输出的解相关特性和二阶统计量来直接估计均衡器,不需要预先估计信道冲激响应,可直接估计任意延迟的均衡器系数.该算法与传统的基于二阶矩的两步均衡算法相比,计算简单,精度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基于统计测度的变步长CMA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模量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常模信号的基于统计测度的变步长盲均衡算法。考虑到信道畸变和噪声的同时作用将使得有些观测信号值受到更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值时均衡器系数的调整从统计测度上讲是不太有利,故采用较小的步长,使得该值在整个均衡器系数的调整中贡献较小。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解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且收敛后的超量均方误差(EMSE)与CMA算法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在远距离水声通信中,信道时变多径干扰严重,相位波动大,信噪比低;采用传统的固定步长自适应算法的通信系统性能不稳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变步长判决反馈均衡器联合二阶锁相环的自适应LMS算法;利用32kHz的采样频率信号进行采样,并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随后,进行相干解调和低通滤波,对信号进行抽样;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接收机,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优于传统的固步长LMS算法,并且在远距离水声通信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阶循环统计量的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循环二阶统计量的盲均衡算法.通过对信道输出信号进行过采样,建立单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由于过采样等效信道矩阵具有特殊结构,使得仅仅根据零延迟时的协方差矩阵所包含的信息就能实现信道估计,根据不同延迟下的协方差矩阵也可求得不同时延的均衡器矩阵,然后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来优化均衡器得到最佳延迟协方差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水声通信中,信道的多径效应会造成严重的码间串扰(ISI),而现有的均衡算法在处理ISI问题时存在收敛速度慢、稳态误差大、算法复杂不易于硬件移植等问题,为此结合判决反馈均衡器结构前向均衡(FFE)与判决均衡结构(DFE),提出了一种基于反余弦步长函数和三参数调整因子的变步长最小均方(LMS)算法。首先对三参数因子α、β、r进行算法仿真,优化算法性能,与固定步长LMS算法、基于修正反正切的变步长LMS算法以及基于双曲正割函数的变步长LMS算法的收敛性能和稳态误差进行仿真比较,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较固定步长LMS算法提高了57.9%,稳态误差下降5 dB;较双曲正割LMS算法和修正反正切LMS算法提高了26.3%和15.8%,并且算法的稳态误差下降了1~2 dB。最后,将算法移植于信号处理模块,进行水下实验,结果表明,水声信道造成的ISI经过均衡器后,信号得以恢复,能够实际克服多径效应造成的水声信道ISI问题。  相似文献   

7.
MIMO系统接收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严重影响了均衡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单输出均衡器的变步长修正常模盲均衡算法(MISO-VSS-MCMA).该算法可以克服信号相位偏转,并能有效抑制用户间干扰;其中误差切换指数型变步长因子可以改善由MISO均衡器之间的信号处理过程所引起的收敛速度下降的问题.仿真表明,与传统的MIMO-MCMA算法相比,基于MISO结构的均衡算法剩余误码率大幅降低,并且变步长因子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均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分析了均衡器输出信号功率的变化规律,并将它作为控制步长的参量,形成一种基于均衡器输出信号功率的变步长CMA盲均衡算法。分析了算法中待定参数的选取原则,通过计算机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相对于传统恒模算法有更好的收敛 性能。  相似文献   

9.
无线数字通信中,由于电磁干扰和多径效应的影响,使通信质量下降,进而产生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c,ISI),ISI的存在会大大降低系统性能,影响码速率的提高.信道均衡技术足解决该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剩余误差偏大.以信道盲均衡算法中的恒模(CMA)算法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CMA算法,新算法利用QAM信号分布于几个已知圆上的特点,根据均衡器输出信号的模估计理想输出的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有效地减小剩余误差,是一种很实用的信道均衡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声信道高速数据传输中的码间干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分数间隔盲均衡器,优化均衡器性能,以提高水下通信质量。采用具有过采样性质的分数间隔均衡器,减少了波特间隔均衡器常数模算法(CMA)的稳态误差,又加快了其收敛速度;并利用去相关性较强的小波包理论,进一步加快了分数间隔盲均衡器算法(FSE-CMA)和小波分数间隔均衡器算法(WT-FSE-CMA)的收敛速度。水声信道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均衡器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多载波DMT通信系统中,同时采用时域均衡器和频域均衡器来补偿各个子信道的幅度和相位失真。基于该原理,文章提出了一种优化结构设计的DMT系统频域均衡器,其采用了资源共享的折叠结构,流水线结构,同时CU(Computing Unit)设计也有一些特色,并且根据多载波传输特点,对LMS算法进行修改,与传统均衡器相比,能有效降低系统传输的误码率。该文介绍的频域均衡器针对256个子信道,数据32bit位长的信道均衡。目前,该频域均衡器已在FPGA上验证通过。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严重的线性失真和适度的非线性失真的非线性信道,在Volterra非线性系统和非线性信道Wiener模型基础之上,研究了级联结构的自适应均衡器, 并推导出自适应算法,对其进行仿真.仿真表明,此均衡器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非常有效地消除码间和非线性干扰,改善信号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从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学习理论出发,介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Machine,LS-SVM)的原理[1],并详细描述了使用共轭梯度(ConjugateGradient,CG)算法来实现LS-SVM。结合通信中常见的非线性均衡问题,讨论了在信道呈现非线性,色噪声干扰情况下,使用LS-SVM实现均衡任务,通过同最优贝叶斯均衡器性能的比较,证明了LS-SVM处理非线性均衡问题的有效性。在实际数字通信中,接收端可以在不知道信道状态的前提下,通过接收训练序列并对其进行学习,确定均衡器模型参数,从而对未知的发送信号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冯翔  张斌 《计算机应用》2017,37(3):741-745
在对仪表着陆系统(ILS)的数字化改造中,针对仪表着陆系统采用振幅式测角体制,对发射信号的幅度失真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仪表着陆系统发射通道校准算法。首先,建立了仪表着陆系统发射端的数学模型,仿真研究了发射通道非线性对仪表着陆系统测角性能的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在数字化仪表着陆系统发射机中引入反馈回路的发射机结构;最后,通过在基带利用最小均方(LMS)算法求解发射通道的逆模型,并利用该逆模型补偿发射通道的非线性失真,实现了发射通道的校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噪声条件下快速估计出发射通道的逆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性能。  相似文献   

15.
The application of a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to digital communications channel equalization is examined. It is shown that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has an identical structure to the optimal Bayesian symbol-decision equalizer solution and, therefore, can be employed to implement the Bayesian equalizer. The training of a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to realize the Bayesian equalization solution can be achieved efficiently using a simple and robust supervi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During data transmission a decision-directed version of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enables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to track a slowly time-varying environment. Moreover, the clustering scheme provides an automatic compensation for nonlinear channel and equipment distortion. Computer simulations are included to illustrat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薛江  彭华  马金全  李浩 《计算机工程》2012,38(14):85-88
在含公共零点单输入多输出(SIMO)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含公共零点的SIMO信道的直接无限冲击响应(IIR)盲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IIR预测均衡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初始均衡和对均衡结果进行相偏纠正,通过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提高算法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中的适应性,克服IIR预测算法中的相位偏转问题与IIR预测算法对信噪比敏感的缺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IIR信道及含公共零点信道都具有较好的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严重线性失真和轻度非线性失真的数字信道,为了提高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收敛速度,首先提出用一族正交小波包基函数来表示非线性信道判决反馈均衡器厦其输出,然后给出基于小渡包变换的非线性信道自适应均衡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小波包与非线性信道模型的结合,在计算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利用小波包对小波空间的进一步划分以厦比小波变换更强的去相关能力来减小输入信号相关阵的条件数。对典型非线性信道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均衡器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判决反馈结构的自适应均衡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丽君  孙超 《计算机仿真》2005,22(2):113-115
在数字通信中,接收信号通常会受到码间干扰的影响,尤其是在多径衰落无线信道环境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可以对信道响应进行补偿。由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往往为非最小相位系统,此时线性均衡器性能不佳,因此该文对比研究了非线性结构的自适应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和自适应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非最小相位信道,自适应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性能优于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CMA神经网络均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数字通信中,接收信号通常会受到码间干扰的影响。采用盲均衡技术可以消除码间干扰,常模算法(CMA)是应用较广泛的盲均衡算法。因基于常模算法的盲均衡器存在收敛速度慢,剩余误差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CMA盲均衡器。通过很少的训练序列使网络收敛,再转入盲均衡算法。实验仿真表明,无论是在线性信道还是非线性信道,该均衡器的剩余误差都比普通CMA均衡器较小,收敛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20.
Direct transmission of biological signals such as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through mobile network provides practically unlimited movement of the patients and unlimited coverage area. However, transmission of such signals over a bandlimited channel or through a multipath propagation is subject to 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ISI), whereby adjacent symbols on the output of the channel smear and overlap each other causing degradation of error performance. Mitigation of such kind of distort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equalization filter. Recently an adaptive blind channel equalization using sinusoidally-distributed dithered signed-error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DSE-CMA)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cheme for wireless ECG and EEG transmission. Als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adaptive blind equalizer for biological signals transmission over existing wireless networks such as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 and the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EDGE). The geometrical-based hyperbolically distributed scatterers (GBHDS) channel model for macrocell environments was simulated with angular spreads (AS) taken from measurement data.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 complexity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fast convergence rate are the major advantages of deploying this scheme for telemedicine application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equalizer output signal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original transmitted signal in time and joint time-frequency dom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