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辉  侯涛  凌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6,(24):2231-2234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盆底重建术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健康教育方法,在术后第2天开始实施干预,比较出院前1d和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PFIQ-7评分。结果出院前1d和出院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且盆底肌力随时间而增高;生活质量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即生活质量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期分类功能锻炼护理工具管理法在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0月前列腺增生行电切除术病人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肌训练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盆底肌训练护理基础上给予分期分类功能锻炼护理工具管理。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测评量表评定两组病人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评定两组病人下尿路症状与相关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分期分类功能锻炼护理工具管理法对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干预,可提高病人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下尿路症状,提升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术后自我效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术后行同伴支持教育,比较两组术后肢体康复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自我效能、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知识知晓率、锻炼依从率、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疾病管理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改良术病人术后自我效能,提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产后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产后6周~8周回院随访的28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于回院随访时接受一对一个体化、产后性健康与女性盆底康复健康教育,在盆底康复治疗期间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实施个体化、持续性电话随访指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期间常规电话随访,1个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初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和盆底主动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性功能各维度及总分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盆底Ⅰ类、Ⅱ类肌力高于对照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期间盆底主动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初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疲劳度,提高初产妇产后性功能及盆底主动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凯格尔锻炼指导对子宫切除病人术后盆底康复效果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80例妇科住院行子宫切除手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及凯格尔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指导,比较两组锻炼依从率、锻炼知识掌握率、盆底康复效果、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锻炼依从率、锻炼知识掌握率、盆底康复有效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尿失禁、脏器脱垂、阴道松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盆底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评分及中国女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切除病人术后采取个体化凯格尔锻炼,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及功能锻炼积极性,有效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生,提高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盆底重建术病人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盆底重建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盆底重建术围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心理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盆底重建术病人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居家运动康复及量化饮食指导对心力衰竭病人自护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心力衰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居家运动康复及量化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心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居家运动康复及量化饮食指导能有效提高心力衰竭病人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血液内科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90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血液内科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病人疾病知识水平、自护能力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病情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科学饮食、运动锻炼、用药治疗、并发症监测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磷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血钙水平、钙磷乘积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血磷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娅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355-1358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法,实验组患者采取PDCA循环健康教育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DI-20、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以及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等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中各项指标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效果,对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行TURP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疗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盆底肌及膀胱训练干预及出院指导,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疗法能有效降低高危BPH病人TU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自护能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选取86例鼻咽癌放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放疗期间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病人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护能力、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护能力、疾病知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治疗依从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病人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夏玉洁 《全科护理》2020,18(22):2860-2862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乳腺癌病人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8年10月接受改良根治术的86例乳腺癌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IBM模型。分别于术后及术后6个月采用乳腺癌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简式中文版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价两组病人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病人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对改良盆底重建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行改良盆底重建术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FD)的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盆底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盆底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d尿液排出量多于对照组,术后第3d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PFDI-20)低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评分(POSQ-1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改良盆底重建术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降低膀胱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黄丽玫  周玮  谭文雁 《全科护理》2020,18(14):1729-1732
[目的]探讨AM1000B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应用于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2月40例产后康复治疗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应用AM1000B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干预20d。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肌力、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产妇盆腹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盆底肌力等级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静态张力、盆底肌后静息张力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进行常规运动康复基础上使用AM1000B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进行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有助于提升病人盆底肌肉功能,同时有助于提升病人康复信念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黄海香  黄宇松  李小林 《全科护理》2020,18(18):2222-2224
[目的]探讨护患合作护理模式联合多功能生物刺激反馈仪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2019年3月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采用护患合作护理模式联合多功能生物刺激反馈仪。两组产妇在产后42 d均进行盆底肌状况评估,生物反馈仪对病人Ⅰ型、Ⅱ型肌纤维肌力进行测量,会阴肌力测量采用GRRUG分级法进行测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统计产妇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发生情况,产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价病人生命质量状况,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病人性生活质量。[结果]产后3个月观察组产妇Ⅰ型、Ⅱ型肌纤维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GRRUG分级≥Ⅲ级的例数也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POP、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及6个月PFIQ-7评分及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6个月PFIQ-7评分高于产后3个月(P0.05);观察组POP-Q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尽早采用护患合作护理联合多功能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盆底功能恢复锻炼,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群功能状态,进一步促进产妇的盆底功能修复,减少可能出现盆底功能性疾病,提高产妇在产后的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月  韦妮  楚慧 《齐鲁护理杂志》2023,(17):136-139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锻炼结合围产期健康教育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盆底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产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后盆底肌肌力,产后42 d、干预12周后盆底功能[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和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生命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锻炼依从性,性生活质量[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盆底肌电位、PFDI-20、PFIQ-7、QLQ-C30、锻炼依从性评分均优于产后42 d(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锻炼联合围产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初产妇锻炼依从性,改善产后盆底肌肌力、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标互动理论对提高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达标互动理论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自我效能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出院时治愈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达标互动理论可提高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自护能力,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盆底肌功能及心理与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性研究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共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盆底肌锻炼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法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盆底肌力分级、盆底功能、困扰程度、尿失禁量、焦虑及抑郁程度与幸福感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盆底肌肌力、盆底功能恢复状况、心理状态及幸福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实施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盆底肌功能状态、心理状态,提升病人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外跟踪护理对艾滋病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稳定期出院的艾滋病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院外跟踪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情况,记录两组病人抗艾滋病治疗依从性、病毒转阴率、不良反应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护技能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病毒阴性率、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跟踪护理能有效提高艾滋病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疾病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治疗效果,降低病人治疗不良反应,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