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Luxatemp洛赛塔临时冠桥材料在暂时冠桥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Luxatemp洛赛塔临时冠、桥材料制作暂时冠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7例162颗进行牙体预备后的活髓牙进行研究。结果:患者在戴用暂时冠桥后对其在美观、舒适、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满意率为96%。结论:Luxatemp洛赛塔临时冠、桥材料聚合温度低,不含过氧化物,对牙龈无腐蚀,聚合收缩性极小,可以修补,耐磨,颜色稳定性极好,没有异味,是一种较好的临时冠、桥材料。  相似文献   

2.
周长松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18-1019
目的:评价两种暂时冠修复材料临床使用性能及其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SWIFT-TEMP临床冠材料和丙烯酸自凝塑料作暂时冠。结果:两组暂时冠的边缘完整性,牙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观程度、牙龈状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松风SWIFT-TEMP临时冠修复材料部分分指标优于丙烯酸自凝塑料。  相似文献   

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盐性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co-丙烯酰胺).研究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常压及加压(1.96×103Pa)下吸盐水(wNaCl=0.009)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常压和加压下吸盐水率分别为50g·g-1和18 g·g-1,且凝胶强度好.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Tween80为复合悬浮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AA-AM-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和粒径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用TGA和DSC对树脂的保水性和脱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IR分析证实所合成的树脂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氨水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K2S2O8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功能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铵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pH值、反应湿度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最大吸水率为1237mL/gR,其最大吸生理盐水率为114mL/gR。利用SEM,IR对其进行了表征。SEM分析表明,如果采取适当的工艺可以得到粒状产品。  相似文献   

6.
临床牙冠中度以上缺损,剩余牙体无足够的固位套件,直接充填后无法提供冠修复体固位力者,称为残冠.残冠残根的修复,常需要用根管桩加强牙齿的抗力形和固位形.早期使用的根管桩主要为金属桩,由于金属桩核具有透光性差,容易导致根折等缺点,使得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纤维桩是在传统的树脂聚合基质中加入各种无机或有机纤维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将对纤维桩的性能、适应证及其失败原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丙烯酸类树脂改性来加大它的水溶性 ,从而达到大力开发水性树脂 ,同时减少行业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对工人身体危害。方法 :在过硫酸铵或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 ,以水和醇作溶剂对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进行聚合 ,然后加入环氧树脂、聚乙烯醇、醋酸乙烯进行改性 ,并对它的水溶性进行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这种改性后的丙烯酸树脂其粘度、膜的耐磨性和耐水性均达到或超过了一般水性丙烯酸酯的性能。结论 :改性后的树脂的水溶性增强 ,其性能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8.
隐裂牙综合征(cracked tooth syndrome,CTS)定义为:累及前磨牙或者磨牙牙本质的不完全折裂(有时折裂也会扩展到牙髓)[1]。隐裂牙综合征目前临床采取多种方法治疗,但早期如果不采取适当保护基牙措施,有可能导致治疗前功尽弃,最后拔牙。为此,作者对ProtempⅡ临时冠树脂材料直接法在口内制作临时冠与综合法(即调合加充填)在隐裂牙综合征治疗中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杨桂梅 《河北医学》2012,18(11):1538-1541
目的:研究在唾液、茶、红酒等溶液中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方法:制备树脂、烤瓷、聚合瓷试件各12个,进行稳定性检测,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时间、溶液、材料对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三组口腔修复材料中,树脂材料和聚合瓷材料均随时间增加而产生色差增加,并显示出初始色差增加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刘潇湘 《中外医疗》2010,29(28):118-11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丙烯酸树脂包衣材料制备pH依赖型新雪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包衣锅滚制法,水为粘合剂,以蔗糖型空白丸芯制备含药微丸,分别用一种胃溶型包衣材料(丙烯酸树脂Ⅳ号)和2种肠溶型包衣材料(丙烯酸树脂Ⅱ号、Ⅲ号和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对微丸进行包衣,将上述3种微丸按l∶l∶1比例装袋,制备成pH依赖型缓释微丸剂。并以栀子苷为指标进行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结果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释放曲线呈现出pH依赖型的梯度释药特征。结论用丙烯酸树脂包衣材料制备pH依赖型新雪缓释微丸工艺可行,质量可靠,可达到较好的梯度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