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厦门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ELSIA方法自2004年2月起对来夏门市中心血站献血的全部献血者131 823人做抗-HTLV-1/2筛检,对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经巢式PCR、Taqman MGB探针及WB法检测确认并确定HTLV亚型.结果 在5年1个月的时间里,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58例;经巢式PCR或Taqman MGB探针检测确认为HTLV-1阳性的标本24例,阳性率为0.02%(24/131 823).分析其中16例阳性标本的gp46序列发现其都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5株序列属于世界人种亚群,另外1株属于日本人种亚群.结论 厦门市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TLV感染且感染者均为HTLV-1型,以世界人种亚群为主,并有少量的日本人种亚群;对献血者的HTLV筛查可有效杜绝经输血传播HTLV,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福建省HTLV Ⅰ感染的来源和亚型。方法 :对福建省发现的两株HTLV Ⅰ ,用PCR扩增HTLV Ⅰ部分env 5 2 2bp的片段 (gp46 5’末端和 gp2 1的大部分 ) ,全自动测序仪测序 ,并分析此两株HTLV Ⅰ与HTLV Ⅰ各亚型代表株的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结果 :获得福建省两株HTLV Ⅰ的部分env核苷酸序列 (6 0 6 5~ 6 5 44 )和编码氨基酸序列 (2 96~ 45 5 )。结论 :福建省的这两株HTLV Ⅰ与日本的HTLV Ⅰ (MT2和H5 )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接近 ,属A亚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江沿海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感染状况,提出综合性防控策略。方法采用ELISA方法筛查2013-2015年浙江省沿海6市(区)无偿献血者58 609(人)份血清中抗-HTLV-Ⅰ/Ⅱ,阳性者以WB法确证,并做HTLV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随机对10 197名献血者开展HTLV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本组献血者人群的抗-HTLV阳性率0.01%(5/58 609),抗体类型为抗-HTLV-Ⅰ,均属世界群世界人种亚型;该5位HTLV感染者均为本地首次献血者,其中台州市发现的HTLV毒株与福建泉州的分离株同源,舟山市发现的HTLV毒株与日本的分离株MT-2同源。献血者对HTLV的知晓情况:随机问卷调查(10分制)人均得分0.75(0-8)分,其中1分者占调查对象的79.0%(8059/10 197),5分者占1.40%(143/10 197)。结论浙江沿海台州和舟山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HTLV感染和散在的小流行;献血者对HTLV的知识极其匮乏,亟待采取相应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遵义市无偿献血人群HTLV-Ⅰ/Ⅱ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Ⅰ/Ⅱ,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检,仍为反应性则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PCR进行确证实验。结果38 739份标本中检测出10份初筛反应性标本,其中确认1份阳性,确认阳性率为0.0026%。结论目前遵义市无偿献血者人群HTL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来自中国汕头地区的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 (HTLV Ⅰ )外膜区基因特点。方法 设计 4条引物 ,用PCR扩增出HTLV Ⅰ汕头株 (命名为HTLV Ⅰ WHP)前病毒的外膜区基因 ,进行测序 ,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型HTLV Ⅰ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 ,构建进化树。结果 获得HTLV Ⅰ WHP前病毒的完整外膜区核苷酸序列 ,共 146 6bp。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 ,无缺失、插入。进化树的分析结果表明 :HTLV Ⅰ WHP与来自日本、加勒比海的部分毒株最接近 ,同属于世界群 (cosmopolitangroup)a亚型。 结论 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日本、加勒比海的HTLV Ⅰ毒株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福建、广东地区人群中HTLV Ⅰ的感染起源和亚型。方法 对在莆田、厦门及汕头发现的 8株HTLV Ⅰ前病毒长末端重复核苷酸序列用PCR法扩增 ,再用自动测序仪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对这 8株HTLV Ⅰ亚型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作了分析。结果 获得了这 8株HTLV Ⅰ的核苷酸序列。结论 所发现的这 8株HTLV Ⅰ在其基因序列上很类似台湾株PZ96 0 4和CD96 2 2 ,可划归于世界群的亚型a(Aa型 )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HTLV)在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2016年3-11月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72 417人的HTLV-Ⅰ/Ⅱ抗体进行筛查,有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检,复检仍有反应性的标本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确认。结果 ELISA方法筛查抗-HTLV反应性23例,经WB实验确证9例,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率为0.01%(9/72 417)。结论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HTLV感染,但现阶段HTL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华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状况,探索适合HTLV的筛查方式,为本地区血液安全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筛查105 310名金华地区的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中的HTLV抗体。双孔复试确定为有反应性标本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金华市无偿献血人群中ELISA法检测105 310份无偿献血者的标本,有反应性标本65份,采用WB确证4份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3.8/10万。HTLV抗体在不同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6/10万,女性7.3/10万,女性高于男性(P0.05)。在18—30岁组、31—42岁组和43—55岁组HTL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5/10万、11.3/1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HTLV抗体阳性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P0.05)。确认阳性的献血者均为金华地区本地人。在文化程度分布上,大专及以上组HTLV抗体阳性率为2.2/10万,大专以下组为5.0/10万。确认阳性的献血者也均为初次献血者(P0.05)。ELISA筛查特异性为99.87%,确认实验阳性标本S/CO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0.675,1.909,确认实验阴性标本S/CO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562,0.180,确认实验不确定标本S/CO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288,0.123。确认阳性标本的初筛检测值(S/CO)与阴性和不确定性标本的初筛检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结论金华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存在低HTLV流行,为确保输血安全,有必要对本地区献血人群继续开展大规模的抗HTLV-Ⅰ/Ⅱ筛查。ELISA筛查特异性较高,正确判读非感染率较高。S/CO初筛检测均值对初筛实验和上报人员均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饶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情况,为本地区血液安全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ELISA法筛查献血者血浆中HTLV-I/II抗体,用蛋白印迹法(WB)及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确证及分型。结果上饶市17662例无偿献血者中HTLV确证阳性3例,感染率为0.017%,均为HTLV-I型。结论调查表明,上饶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存在HTLV感染者,为确保血液安全,有必要对本地区献血人群继续开展HTLV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无偿献血人群进行HTLV核酸筛查,掌握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的感染及分布情况,为血液筛查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血液核酸筛查平台(无偿献血血液HBV/HCV/HIV核酸筛查)的基础上,建立HTLV血液核酸筛查平台,对5 368例献血者进行了HTLV(1+2型)的核酸检测,并对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1月~2019年8月共检测5 368名无偿献血人员标本,未检出HTLV-1型和HTLV-2型核酸呈反应性的献血者。结论黔西南州无偿献血人群未出现HTLV感染者,目前我州仍处于极低低流行区域或非流行区域,各县、市筛查结果没有差异,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病特点,为献血者招募和血液检测方案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种血清学试剂对献血者进行筛查,2012年开始同时用核酸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中HRV RNA,血清学阳性的标本送到市疾控中心做确认。结果血清学共筛查献血者495 279例,确认阳性44例,阳性率0.9;NAT检测标本112 940,确认阳性20例,全部为血清学双试剂阳性标本。结论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东南沿海省份的元症状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 cell lymphotvopic virus,HTLV)的血清学流行状况。方法从符合卫生部健康标准并经血液常规检测合格的标本中,依据籍贯选择性收集2500份血样,采用双抗原夹心的酶免吸附(EIA)方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EIA初筛阳性结果经复检后,由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初筛获得EIA反应性样本5例,HTLV抗体阳性率为0.20%(5/2500),均为广东籍。经蛋白印迹试验,仅1例OD值为3.00的EIA强反应者获确认为HTLV—Ⅰ型病毒感染,2例未获确认,2例为确认阴性。经追溯,确认HTLV—Ⅰ阳性者为无症状定期献血者,已有6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尽管深圳献血人群HTLV流行率的总体水平较低,但多次献血的经历使经血传播HTLV的风险增大数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状况,为本地区临床用血提供合适的安全筛查策略。方法对安徽省合肥、蚌埠、芜湖、安庆、马鞍山5地区部分献血人群采用ELISA试剂筛查HTLV-Ⅰ/Ⅱ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m blot,WB)确证和核酸检测,同时对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5地区共抽检献血者标本100 840份,ELISA法筛查出阳性标本57份,确证结果"不确定"2份,其余全部为阴性;确证阳性率为0%;追踪到献血者8人,结果7人仍为原ELISA试剂筛查阳性,确证结果均无阳性。结论安徽地区为HTLV低流行地区,可以暂不开展献血者HTLV全面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献血者HTLV的血清学流行情况,为该地区血液安全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产或进口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分别筛查献血者血液标本,初筛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复试反应性标本利用蛋白印迹法(WB)进一步确认。结果 9 964份献血者标本共筛选出4份反应性,占0.04%;经确认3份不确定,1份阴性。结论合肥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的血清学筛查阳性率,有必要扩大监测量及进行抗-HTLV确认和追踪研究,为是否将HTLV纳入当地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地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年3月—2018年4月广州血液中心635 456名献血者中ELSIA初筛阳性的129例标本进行抗-HTLV筛检,对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并通过巢式PCR扩增确定其HTLV分型。结果 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筛查-HTLV均为阳性标本33例;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为HTLV-1型标本9例,阳性率为1.4/100 000(9/635 456)。巢式PCR扩增出gp46及LTR序列的8例标本均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例为日本人种亚群,其余均为世界人种亚群。结论广州属于HTLV低流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仅存在HTLV-1的感染其分型主要为HTLV-1A中世界人种亚群及日本人种亚群;献血者的HTLV常规筛查可有效杜绝HTLV的经血传播,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从而了解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部分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部分血液生化指标(19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部分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认阳性者的分布特点。方法查找抗-HIV确认阳性者的个人信息,血液采集及检测信息,并与同期的无偿献血人群做比较。结果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确认阳性率为0.96/万,从2009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男性、女性献血者的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49/万和0.26/万,男性阳性者中有12名为重复献血者;抗-HIV确认阳性者分布在18~37岁,以23~32岁这一年龄段的阳性率较高,达1.0/万以上;在抗-HIV合并感染情况中,以合并感染梅毒为最多。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在无偿献血招募、体检征询、血液检测、献血者信息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8.
献血者中SEN病毒部分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献血者中是否存在SEN病毒 (SENV)感染 ,并分析SENV国内分离株的部分基因序列。方法 根据SENVORF1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套式PCR方法 ,从献血者血浆标本中分离SENV基因片段 ,对分离的DNA片段进行基因重组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从 32 9名献血者中分离出 6株SENV基因片段 ,其核苷酸推导氨基酸序列与SENVA~H基因型序列比较 ,同源性在 5 2 %~ 10 0 % ;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 ,分离的 6株SENV属SENV H基因型。结论 国内献血者中存在SENV H基因型感染 ,输血可能成为传播SENV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舟山海岛地区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感染情况,为血液安全筛查策略提供资料。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筛查阳性者进行WB、荧光定量PCR或巢式PCR确认。结果 29 810份舟山本地户籍献血者标本检测HTLV抗体阳性1份,阳性率0.003%;调查感染者直系亲属,其父母均为HTLV阳性。结论舟山海岛地区献血人群有低比例的HTLV感染,且各种感染途径均可能存在,鉴于HTLV经血传播的危害,建议在特定地区的血液安全筛查策略中增加HTLV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筛查HCMV-IgG,HCMV-IgM,HTLV-Ⅰ/Ⅱ抗体。初检阳性标本进行双孔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标本判定为ELISA结果阳性,HTLV阳性样品经巢式PCR检测核酸进行确认。结果 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中HCMV-IgM和HCMV-IgG阳性率分别为2.19%和92.59%,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1例,巢式PCR确认结果阴性。结果 通过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显示,无偿献血者HCMV-IgG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χ2=5.88,P<0.05),18~2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HCMV-IgG和HCMV-IgM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段(χ2=16.51,21.52; 均P<0.05),大学生HCMV-IgG阳性率低于其他职业献血者(χ2=14.20,P<0.05),而献血者教育程度与HCMV-IgG和HCMV-IgM阳性率无关(P>0.05)。结论在该次调查中,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中未发现感染HTLV的病例,而HCMV感染率与性别、年龄、职业相关,与教育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