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研究提花水刺非织造布作为医用敷料的适应性,对提花及平纹水刺非织造布的吸湿性和扩散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提花水刺非织造布表面存在凸起的颗粒状花纹,使其蓬松性、丰满度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使得提花水刺非织造布具有优于平纹水刺非织造布的吸湿性和扩散性;随着材料中高白粘胶比例的增加,人造血液在试样上的初始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会相应增大。可以认为纤维配比合适的提花水刺非织造布是现代医用敷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水刺提花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纤维原料配比、水刺压力、水刺总能量及其分配、转鼓结构、烘燥温度和卷绕牵伸速比等诸多生产工艺对于产品花纹结构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将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高亲水性涤纶纤维共混,制备出了高亲水性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条件下的水刺非织造布的孔隙率、力学性能、透湿性能和亲水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粘胶纤维,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大大改善,但当粘胶含量大于10%时,随着粘胶含量的增加,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高亲水性涤纶纤维的加入,能够有效防止粘胶/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下降,同时赋予了产品良好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宁 《非织造布》2010,18(3):6-9
水刺是一种重要的非织造布加工技术,介绍了水刺非织造布几种新的发展技术,如水刺复合技术、间隔水刺技术、提花水刺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水刺是一种重要的非织造布加工技术,文章介绍了水刺非织造布几种新的发展技术,如水刺复合技术、间隔水刺技术、提花水刺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水刺非织造布作为非织造产业的一支后起之秀发展很快,这是由于水刺非织布手感好、悬垂性好、不含粘合剂、无污染。近年来,水刺技术在原料、流程和设备上有了新的发展,克服了水刺产品的局限性并增加了花色品种,如采用不同性能、不同颜色的两层或三层梳理纤网,经水刺复合,可以制成三明治式结构的非织造布用于滤材、包装及床上用品。也可以采用稀疏机织布或聚酯加强格网与两层粘胶短纤网水刺复合,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新一代的抑菌生物医用材料,采用壳聚糖、粘胶纤维混合制备新型水刺非织造布。对不同面密度、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柔软性、吸水性、透气透湿性和抑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生物医用性能,其断裂强力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柔软性、吸水透气性却呈下降趋势;壳聚糖纤维含量较多的水刺非织造布柔软性好,吸水透气佳,抑菌效果显著,但强力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水刺法是一种非织造布标准缠结加固工艺。虽然它在生产速度及产品特殊性能(触感、柔软度等)的加工方面有诸多优点,但其缺点是高能耗。水刺非织造布在缠结工序的能耗通常为1.2~2.5k·Wh/kg。尽管纤维原料仍在产品总成本中占主导地位,但在产能2 000kg/h、年产量150~250万欧元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中,能耗费用占其他总费用(能源费、折旧费、贷款利率、维护费等)的40%~50%。因此,降低能耗费用可使水刺非织造布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9.
抗菌水刺非织造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抗菌水刺非织造布的各种生产方法,通过试制总结和产品性能及生产工艺的分析,开发成利用一种抗菌粘胶生产的抗菌水刺非织造布,既保持水刺非织造布的常规特性,又具有高效的抗菌性,介绍其生产情况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李洪  陈折 《新纺织》1999,(10):25-27,12
概述抗菌水刺非织造布的各种生产方法,通过试制总结和产品性能及生产工艺的分析,开发成利用一种抗菌粘胶生产的抗菌水刺非织造布,既保持水刺非织造布的常规特性,又具有高效的抗菌性,介绍其生产情况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