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元任是第一个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介到中国来的人。这部译作能够历久弥新,成为儿童文学译作中的经典,与赵元任先生在翻译上的创造性是分不开的。文章从语体选择、文化策略、语言的音乐美与形式美三方面讨论赵元任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审美再现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性,以期深化翻译审美再现和翻译审美主体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尝试用图里等学者提出的描写翻译学方法分析赵元任在翻译《一个女人的自传》时采取的"偏离充分性而取可接受性"翻译策略,指出赵元任译本并非是兴致所至的"胡译乱译",而是历史文化差异、翻译动机、文本用途等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常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如赵元任、瞿秋白、方重、姜椿芳、汤永宽和屠岸等,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拟从翻译文学史的角度来概述和评析这些翻译家们的译学思想,旨在梳理他们的翻译理论,了解他们不朽的人生风范和人格魅力,希望借此推动常州文化名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是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最为憧憬的大结局,它对赵元任译学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翻译完美演绎了"合流"与"互惠"的译学文化战略观,启迪着当今翻译创作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方言     
在现代中国学人中,赵元任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天才。当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学,赵元任担任翻译。所到之处,赵元任一律用当地方言进行翻译,一时传为佳话。能够像他那样熟练地说30多种不同中国方言的学者恐怕是凤毛麟角。今天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人除了普通话外不会说任何一种方言。  相似文献   

6.
赞助人的作用是翻译文化学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借鉴福柯的权力观,梳理并重新思考勒菲弗尔对赞助人的理解和定位,将对翻译赞助人的理解从"操控"转向"权力",并从这一视角考察赵元任在中国科学社时期(1915-1918)的翻译活动,重点分析译者与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月刊之间的权力关系及其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赞助力量对翻译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引发阅读乐趣、普及科学知识和建构科学话语三个层面,思考赵元任早期科学译介活动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刊郑重推出一份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料——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者、著名音乐家赵元任先生34年前在美国吟诵诗文的记谱记音。吟诵是旧学的读书方式,就是“叹诗、叹文章”,是历来盛行于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文化知识界人士中的传统艺术。赵元任先生的吟诵展现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吟诵艺术的基本风貌,具有浓郁的常州乡土文化特色。自本期起,本刊连续刊载其精彩部分以飨读者,并供文学、音乐、语言等学科的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翻译家,赵元任最得意的是他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个译本译笔精彩,译技高明,语言地道,是“一本值得后人认真研习的翻译典籍”,“在中国口语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文章简要谈谈赵元任及其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并以此文缅怀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9.
赵元任先生是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常州方言的第一人,尤其对常州方言语音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调研出第一个常州方言音系,全面阐述常州方言的语音特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常州方言语音,对常州方言绅谈与街谈、常州方言秘密语及常州话方言性变态语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在欧美家喻户晓。在中国,它也堪称儿童翻译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与第一个将它译介到中国的人——赵元任是分不开的。文章回顾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赵译本的翻译过程,探讨了译本背后的翻译规范和社会文化因素,以表明译本的最终面貌取决于文化、翻译目的和读者、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1.
顺应论认为语言具有顺应性,它使得人们得以从一系列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满足交际需要。译者作为语言的使用者也要做出语言选择。儿童文学作为文学形式之一不可避免地包含文化因素。儿童文学的翻译中,译者面临着既要保持童趣又要将原作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的双重挑战。我们从顺应论的角度来探究译者如何处理儿童文学中的文化因素,并以《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赵元任译本为个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赵元任、刘半农先生所创作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入手,分析探讨了歌曲中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新颖的音乐风格。它既借鉴了欧洲近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特色。歌曲表达了旅居海外的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爱国情思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特点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艺术歌曲形成于“五四”运动以后,并于30年代发展成熟。以萧友梅、赵元任、黄自为代表的作曲家,将欧洲作曲技法同申国诗词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在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和民族化和声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之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  相似文献   

14.
老舍早期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缺点。近现代以来虽然历经数次规模可观的文化反思,但它仍然深深根植于国民的潜意识里,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出发,以邯郸古赵文化旅游景点翻译为例,分析古赵旅游文化资源的翻译现状,指出现存旅游景点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运用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进一步探讨邯郸古赵文化旅游资源翻译应遵循的几项原则,以达弘扬文化和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赵本山是著名小品演员。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联欢晚会上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小品王",曾经连霸数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作品奖"得主。赵的小品如此受欢迎是和小品幽默的语言分不开的,幽默是赵小品的灵魂。本文将结合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对赵小品中的幽默话语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小品语言幽默产生中的语用因素,希望对幽默语言研究和实际交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赵元任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不仅将科学原理和方法引入汉语言学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汉语言学,而且通过广播等先进技术手段在最大的范围内将自己所擅长的语言学知识和科学知识向民众普及,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语统一运动,同时,也促进了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发展。他编撰的《广播须知》是民国时期教育播音的指导性用书,对中国早期播音教育和广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朱德熙先生的代表作《语法讲义》影响广泛。该书是在美国结构主义语法学影响下,特别是在赵元任先生的语法著作影响下写出的一部现代汉语语法名著。它充分体现了作者进行语法研究的诸多特点,如从功能、结构、意义、句法位置、语音和表达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综合研究,将静态层次分析与动态变换分析结合起来,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详尽描写,并且注意古今对比、中外结合等。  相似文献   

19.
《邯郸记》这部戏剧一方面极力渲染了邯郸之地的人杰地灵,另一方面又通过卢生的波折命运,表现出赵文化中勇武任侠、放荡游冶的特点。因此,《邯郸记》不仅是黄粱梦故事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一部彰显地域文化的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