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钩椎关节增生与骨源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钩椎关节增生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和同年龄组健康者2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摄颈椎双斜位X线片,测量第3~6颈椎(C3~C6)钩椎关节的纵向高度、横向高度和宽度,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钩椎关节横向高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钩椎关节的纵向高度和宽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钩椎关节增生特别是关节横向增生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手法治疗组40例与常规治疗组42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TCD,观察手法治疗后血流平均速度的变化。结果:①82例患者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常规组治疗前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LN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18.2&;#177;11.4),(19.2&;#177;12.3),(22.7&;#177;11.7)cm/s,手法组治疗前的值分别为(17.8&;#177;11.6),(19.4&;#177;10.9),(23.3&;#177;12.1)cm/s(P&;lt;0.05)。TCD异常率为75.6%(62/82例)。②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手法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明显。常规组治疗后LVA、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23.6&;#177;10.5),(24.4&;#177;10.3)。(28.8&;#177;9.7)cm/s,手法组治疗后的值分别为(25.4&;#177;9.7),(26.6&;#177;8.9),(29.4&;#177;9.5)cm/s(P&;lt;0.05)。结论:手法治疗可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检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手法治疗组40例与常规治疗组42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TCD,观察手法治疗后血流平均速度的变化。结果:①82例患者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常规组治疗前左侧椎动脉(leftvertebroarterial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vertebroarterialartery,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18.2±11.4),(19.2±12.3),(22.7±11.7)cm/s,手法组治疗前的值分别为(17.8±11.6),(19.4±10.9),(23.3±12.1)cm/s(P<0.05)。TCD异常率为75.6%(62/82例)。②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手法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明显,常规组治疗后LVA、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23.6±10.5),(24.4±10.3),(28.8±9.7)cm/s,手法组治疗后的值分别为(25.4±9.7),(26.6±8.9),(29.4±9.5)cm/s(P<0.05)。结论:手法治疗可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超短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晕症状评分(score of vertigo,SOV)和椎旁关节囊压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of cervical spinal joints theca,VASJT)之间的关系,为椎动型颈椎病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系列样本,应用头晕量表测量患者SOV,定量触诊确定椎旁关节压痛(VASJT)评分。将该系列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川芎嗪1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d,生理盐水2mL椎旁关节囊压痛点“封闭”,每周1次,共2次。试验组川芎嗪1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d,复方倍他米松1mL加生理盐水1mL椎旁关节囊压痛点封闭,每周1次,共2次。用SPSS11.oR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间SOV和VASJT差异,治疗前后SOV差值和VAsJT差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系列样本SOV与VASJT相关系数为-0.884(f=143.168,P〈0.001)。治疗前两组间基线资料平稳,治疗后试验组SOV=29.10±5.15,对照组SOV=25.64±4.92,差异显著(t=2.228,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JT=9.15±6.58,对照组VASJT=13.55±7.39,差异显著(t=2.027,P〈0.05)。治疗前后SoV差值与VASJT差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7(f=60.86,P〈0.001)。【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SOV与VASJT间相关性显著,治疗中附加针对关节囊肿胀的治疗措施,能更好地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试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近年来我们应用椎动脉试验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实践证明该试验简便易行,阳性率高,与X光摄片阳性符合率为92%,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诊断方法。病理状态下,由于骨赘和局部炎症水肿,作椎动脉试验时可造成或加重椎动脉管腔变窄和痉挛,甚至完全闭塞而致加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有何影响。方法对1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心理治疗+牵引+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牵引+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预防椎动脉型颈椎病复发中的效果。方法: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辨证组和常规组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组采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辨证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辨证施护;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出院后6、12个月时症状体征评分及复发率比较,辨证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降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复发率,减轻患者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9.
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锦明  陆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06-240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有何影响。方法:对1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心理治疗+牵引+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牵引+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可显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且具有年轻化趋势。以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特点,临床主要以眩晕及头颈枕部疼痛为主症,或伴头痛、耳鸣、心悸、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或有猝倒发作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但各个学者对本病的认识不尽相同,主要有机械压迫、血管本身病变、颈交感神经学说、体液学说及血液流变学等,现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袋配合推拿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1组46例,对照2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袋配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1组采用中药袋疗法,对照2组采用推拿疗法,3组患者治疗期间每2周检查1次椎基底血液流变学情况,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流速度与对照1组比较t=4.4,5.0,4.9,P<0.01;与对照2组比较t=2.8~3.3,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对照1组比较t=45.7,2.2,P<0.01或P<0.05;与对照2组比较t=45.9~-5.2,P<0.01或P<0.05。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2例。对照1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8例。对照2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46,3.3,P<0.05,两个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χ2=0.11,P>0.05。结论中药袋配合推拿疗法对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联合治疗比单一疗法的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汉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834-4834
目的 观察中药袋配合推拿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1组46例,对照2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袋配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1组采用中药袋疗法,对照2组采用推拿疗法,3组患者治疗期间每2周检查1次椎基底血液流变学情况,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流速度与对照1组比较t=4、4,5、0,4、9,P&;lt;0、01;与对照2组比较t=2.8~3、3,P&;lt;0、05。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对照1组比较t=45.7,2.2,P&;lt;0.01或P&;lt;0.05;与对照2组比较t=45、9~-5、2,P&;lt;0、01或P&;lt;0、05。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2例。对照1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8例。对照2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X^2=4.46,3、3,P&;lt;0、05,两个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X^2=0.11,P&;gt;0.05。结论 中药袋配合推拿疗法对椎一基底动脉血液流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联合治疗比单一疗法的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50套颈椎骨骼标本及30具尸体标本的解剖观察及对317例钩突放大斜位X线征的测量,提出了钩突放大斜位片摄片方法。研究显示此法对钩突的骨质增生和钩椎关节退行性变所致椎间孔变小、变形,并因此而引起的钩椎关节病的观察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710061)杨敏杰,刘淼,耿介,马巍,朱晓白,王振汉在开展前路治疗颈椎病的基础上,通过尸体解剖及器械改进,我院自1990年10月~1992年6月对17例因椎动脉外源性压迫所致的椎动脉型颈椎...  相似文献   

15.
16.
针刺并关节松动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王洪涛  徐世彬 《中国康复》2004,19(6):361-361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90例 ,男 37例 ,女 5 3例 ;年龄 38~6 4岁 ,平均 4 8岁 ;病程 <1个月~ <6个月者 4 1例 ,6~ 12个月者 34例 ,>1年 15例 ;均符合《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 5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颈部牵引治疗。①针刺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 ,针刺大椎、风门、风池、外关及C2~ 7夹脊等穴 ,平补平泻手法 ,每次 2 0min。②关节松解术 :分离牵引 ,患者去枕仰卧位 ,医者右手托住患者后枕部 ,左手放于其下颌部 ,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0,男10例,女20例)和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隔2d行1次手法,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隔2d日牵引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AUS-128DP深圳产)检测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右侧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仰旋按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纯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0,男10例,女20例)和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隔2d行1次手法,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隔2d日牵引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AUS-128DP深圳产)检测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右侧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仰旋按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纯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9.
门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47-8047,8073
为探讨推拿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的应用,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推拿治疗主要有4种手法,软组织松解手法,穴位刺激法,运动关节类手法,手法配合其他疗法,这些方法能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从而恢复颈椎功能,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埋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取风池穴及颈夹脊穴,经1~3次治疗痊愈20例,显效15例,好转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