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分析GCNMOS的特点和工作机理,设计一种基于CSMC0.5um 2P3M CMOS工艺下改进的ESD保护电路,并对版图设计进行了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芯片的抗ESD能力达到3600V,实现了对芯片的全方位ESD保护。  相似文献   

2.
刘宗贺 《硅谷》2011,(14):58-59,48
ESD是导致VDMOS器件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分析VDMOS器件ESD损坏的机理,提出在VDMOS器件的内部制造ESD保护单元,为节约芯片面积,提出在VDMOS器件的栅压焊区位置制造连接栅源的齐纳二极管,通过串联齐纳二极管达到ESD保护单元一定的耐压要求。并介绍利用多晶硅来制造栅源之间的ESD保护单元,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又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3.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涉及不同静电势物体间的静电转移。静电放电可能引发电磁干扰、芯片击穿、电子设备故障或错误指令,从而影响驾驶安全。全面分析了ESD防护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技术,提出了ESD防护材料及包装防护材料的一般要求,旨在提升汽车零部件产品包装的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静电放电(ESD)保护对源极电感负反馈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入阻抗匹配和噪声匹配的影响。给出了带ESD保护的低噪声放大器在功耗限定的条件下同时满足功率匹配和噪声匹配的优化方法,基于该方法,采用0.18μm RF CMOS工艺设计了应用于无线传感网(WSN)的2.4GHz低噪声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NF)为1.69dB,增益为15.2 dB,输入1 dB压缩点和输入三阶截点(IIP3)分别为-8dBm和1dBm,在1.8V电源电压下消耗电流3.1mA。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款输出24V交流单相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计中采用正弦波单相逆变电源控制芯片U3990F6-50作为主控芯片;采用Boost升压电路对输入电压升压,使逆变之前的电压维持在40V以上,使电压和负载调整率大大提高了;采用恒压恒流的形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电路具有过流保护,电池欠压报警及保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熊异 《硅谷》2011,(24):167-167,49
视频水印是在对数字视频进行保护的一种技术,所采用的算法众多,主要通过DSP芯片来实现,将就如何在DSP芯片上实现基于块分类的自适应视频水印算法进行内容设计,流程设计以及DSP编程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7.
ESD防护涉及产品的设计、制造、采购、包装、存储、运输、取放、使用、维修和操作等全过程,是一项要求高、环节多、领域宽的系统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有效实现ESD防护管理.本文基于PDCA循环原理,采用管理体系管理思想,提出了一套系统、适时、动态、高效的ESD防护管理模式,并从PDCA原理人手深入阐述了ESD防护管理的精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微机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以STM32F103ZE作为主控芯片,与16位高精度AD转换芯片AD7606配合,设计了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硬件构成和软件程序,实现了微机继电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功能。该设计具有功能完善、运行可靠、测量精度高、硬件通用性强、可扩展性高的优点,并具有串口和网口多种类型通讯接口接入系统主站或子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研究不同类型ESD模拟器放电电压校准的基础上,为不能从ESD模拟器放电电极进行校准的模拟器提出了新的校准方法,即用间接测量法对ESD模拟器的多个参数进行校准,根据校准结果判断被校ESD模拟器的放电电压是否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该方法对ESD模拟器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母线电压进行反馈调节的恒压控制方式,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高压(260AC)线性保护输入LED驱动电路.利用LD7591GS芯片控制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电路和外围光耦电压反馈电路以及LNK564芯片控制的线性隔离变换电路,通过对驱动电路拓扑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并对变压器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电压反馈的线性保护输入LED驱动电源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外围电压反馈方式电路和线性隔离保护电路调整的LED驱动电源电路具有较好的安全稳定特性和低纹波PWM输出波形,并具有高转化效率,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和稳定的恒压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加速度传感器芯片的湿法加工技术,主要包括KOH腐蚀中凸角补偿图形设计,引线电极保护技术,TMAH腐蚀技术等内容。本文设计了合理的凸角补偿图形,能够制作出完整的凸角结构。本文结合实际工艺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了湿法加工技术中引线电极的保护方法,包括TMAH腐蚀技术的应用。制作出的加速度传感器芯片灵敏度大于0.1mV/g,非线性优于1%,横向灵敏度比小于3%。  相似文献   

12.
静电放电(ESD)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危害源,对ESD的探测和监控是制定静电防护措施的基础。为了实现对ESD事件的监测定位,并使之应用于各类场景,以ESD电磁辐射为目标源,基于4天线阵列及定位算法,建立了一套紧凑型ESD事件探测系统,并对系统的探测性能和定位精度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定位3 m范围内,放电能量大于1.5μJ的ESD事件,且定位误差小于15 cm。紧凑的结构与较低的探测限使该系统具备较好的便携性与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测试》2017,(2):139-144
该文设计高速雷达回波存储系统,针对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信号传输完整性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出多种预防性措施。从主要器件选型、PCB板布局布线、叠层设计以及在PCB板设计制造中结合IBIS模型与Cadence仿真软件对所遇到的差分对的反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在重点分析差分传输线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高速接口处的1组差分对提取拓扑结构,并对其在进行端接匹配前后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及眼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ESD芯片进行端接处理后所接收的眼图波形变得整齐,抖动与尖峰明显减少。目前采取的措施可以确保实际存储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有的便携式计算机保护方法,设计了防遗失防盗的新方案。本设计方案创新性提出了嵌入式的思想,将A芯片置于计算机机体内,配合植入具有艺术审美特征的小挂饰物的B芯片工作,通过感应信号强弱来实现距离监控的原理,以达到便携式笔记本的防遗失防盗功能。同时提出了A、B芯片的新设计路线。该设计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外形美观、双向报警等特点,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SD截面是电子诱导脱附研究中的用以描述脱附产物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中性粒子ESD脱附截面的测量一直是ESD截面测量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利用信号调制法测量了中性粒子ESD脱附截面的原理 ,同时利用该方法测量了 1× 10 -3 Pa下 ,N2 从多晶W表面脱附时N2 的中性脱附产物的ESD截面 ,并对实验方法及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中性粒子ESD截面的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便于用户接入网的升级,又可以保护原有的铜缆投资,论文设计了一种带宽充足,性能稳定、高可靠性、低价位的多模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该收发器主要由RJ45电接口模块、光电介质转换芯片AL210和光收发一体化模块HFBR-5105组成。论文介绍了该收发器的工作原理,光电介质转换芯片AL210,光收发一体化模块HFBR-5105,详细说明了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的具体原理图。  相似文献   

17.
《新材料产业》2006,(2):91-92
California Micro Devices(CMD)的Praetorian专用集成无源(ASIP)电磁抗干扰滤波器阵列新增两款器件CM1418和CM1419。这些滤波器具有静电(ESD)保护功能。可用于手机等产品。CM1419是一种基于电感的EMI滤波器阵列,它集成了两个Pi滤波器(C-L-C)。每个通道的元件值为117pF/3nH/117pF。与滤波器端口相连的ESD二极管可承受峰值达4-30kV的ESD,已经超过IEC61000-4-2国际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低温与特气》2016,(5):21-21
正据了解,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产业链去年销售额达5609.5亿元,其中电子封装销售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目前我国半导体行业已形成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个完整产业链。电子封装就是安装集成电路内置芯片外用的管壳,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集成电路内置芯片,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纳流控芯片可以通过控制电极产生的场致效应对生物大分子的运动进行操纵,在痕量生物分子的探测、分离与富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生物分子操纵芯片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并绘制了芯片电极的结构模型;利用ANSOFT软件对芯片控制电极进行静电场分析,并根据模拟结果对芯片电极图案进行了优化;采用磁控溅射方法,结合设计加工的掩模,直接在玻璃纳流控芯片背面沉积了芯片控制电极图案,成功制备了生物分子操纵芯片的控制电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结构优化分析、借助掩模直接磁控溅射制备玻璃纳流控芯片背电极,缩短设计周期、简化制作工艺,满足芯片控制电极的功能设计需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设计与制备纳流控芯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ESD防护标准发展趋势与现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ESD防护需求和特点,尝试提出了我国ESD防护标准化体系框架构建建议,以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为主要划分,围绕控制程序、项目管理标准、基础标准、防护环境标准、人员防护标准、产品防护标准、ESD测试标准等关键点进行标准拓扑,以期为我国ESD防护及其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