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层合复合材料板的低速冲击损伤及剩余压缩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及冲击后的压缩破坏过程提出了一种全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和分析技术,对层合板的冲击以及冲击后含损伤的层合板在压缩载荷下损伤扩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中没有对冲击后层合板的损伤状态做人为假设,而是把冲击后层合板的预测损伤直接用于剩余压缩强度研究,从而不仅提高了最终失效载荷的预测精度,而且避免了为获得冲击后损伤状态参数所进行的大量试验,同时开发了模拟程序,该程序可以预测任意铺层角度、铺层厚度的层合板受外物冲击以及冲击后的损伤状态及在压缩载荷下的逐渐损伤破坏过程和最终失效载荷。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及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冲击后复合材料板剩余抗拉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提出的全程分析方法和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对层合板的冲击过程以及冲击后含损伤层合板在拉伸载荷下的破坏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不同冲击能量、不同材料的冲头、不同复合材料体系和不同铺层方式等因素对层合板冲击损伤及剩余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为更有效地进行复合材料抗冲击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复合材料典型层合板进行落锤冲击试验引入冲击损伤,并对冲击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不同载荷水平的压-压疲劳试验,得到了不同疲劳载荷作用下层合板损伤扩展规律及疲劳寿命。建立了冲击后层合板疲劳寿命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层合板进行冲击仿真,并利用有限元软件用户子程序编程,将冲击后计算所得损伤分布结果设置为层合板压—压疲劳寿命计算的起始状态,从而获得层合板在不同疲劳载荷水平下的损伤扩展结果及压—压疲劳寿命数值仿真结果。将试验与有限元数值计算疲劳寿命结果绘制了S-N曲线,通过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形成一套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后疲劳寿命预测数值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T300/BMP316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含预制分层层合板的静拉伸试验及静强度预测方法研究.通过试验获得含预制分层层合板的拉伸剩余强度.基于三维逐渐损伤分析方法,采用双层节点法模拟初始分层,建立了含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静载逐渐损伤分析模型,静强度预测误差在5%以内.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分层处于不同层间位置的含分层层合板的拉伸剩余强度进行预测,分析了此种层合板的分层危险层间位置.  相似文献   

5.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9):1455-1460
建立了一套有限元模型来预测复合材料正交层合板由低速冲击载荷引起的层间应力及损伤。采用连续壳单元模拟层合板的各个单层,在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可能损伤区域设置内聚单元模拟面内基体裂纹和层间分层损伤的起始和扩展。引入层间摩擦力模型模拟层间压缩应力对分层损伤的抑制作用。对于正交层合板,有限元模型准确的模拟了低速冲击载荷引起的分层损伤的面积和形状。数值模拟结果也表明面内基体裂纹与层间分层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基体裂纹影响着分层损伤预测的准确性。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基于内聚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可以用在复合材料正交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的数值模拟中。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应力场。使用修正Hashin失效准则判定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并突降失效单元的材料性能。疲劳载荷引起复合材料刚度降和强度降依靠缓降模型实现。笔者将突降模型和缓降模型植入有限元模型中,模拟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拉伸和压缩疲劳载荷下的渐进损伤过程,并计算了层合板的纵向刚度损伤和疲劳寿命。层合板的纵向刚度损伤具有三阶段特点,与试验观察是一致的。层合板疲劳寿命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地很好。  相似文献   

7.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压缩载荷下的三维逐渐损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逐渐损伤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承载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损伤的产生及扩展过程,应用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对不同材料不同宽孔比的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逐渐破坏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了基体开裂、基纤剪切、分层及纤维断裂等四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主要破坏模式。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参数化的分析模拟程序,该程序可以预测任意铺层角度和铺层厚度层合板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逐渐损伤破坏过程及最终失效载荷,通过与已有参考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及程序的正确性。该程序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最终失效载荷的预测精度,为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冲击动力学理论,采用Chang -Chang损伤准则对受低速冲击后的复合材料缠绕层进行损伤判定,并进行相应的刚度折减,分析复合材料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损伤状况.结合动力松弛法分析冲击能量对不同工作压力下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对压力容器不同部位的抗冲击敏感性进行了相应研究,预测出压力容器的缠绕层损伤特征和最不利的冲击位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冲击速度和温度对层合板冲后压的影响,建立考虑温度影响的渐进损伤模型预测材料的损伤模式,并分析层合板在低速冲击下的损伤机理.首先将模型预测的冲后压位移应力曲线与实验进行对照,进一步分析不同冲击速度对压痕深度、分层区域面积和剩余强度的影响,最后在2.3 m/s冲击速度下分析了不同温度对剩余强度和分层区域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在经典层合板理论的基础上对本构模型进行修正,使用逐渐累积损伤分析方法建立湿热环境下层合板强度预测模型.以T300/BMP316含孔板为研究对象,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开展不同湿热环境下的拉伸强度数值仿真预测研究,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剩余强度退化规律的疲劳损伤非线性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正火45钢的试验数据分析,提出了一个反映剩余强度退化的对数表达式,给出对称恒幅应力循环下疲劳损伤的定义与表达式。该表达工能够反映损伤演化的非线性特性。进一步分析了随机应力循环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导出损伤演化的递推公式,并结合大量的计算给出结构在应力块重复循环下疲劳寿命估算的一个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的剩余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志智  陈莉  聂学州 《机械强度》2004,26(Z1):254-257
给出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的两种损伤类型和两个剩余强度判据,剩余强度判据是净截面塑性区屈服判据和裂尖韧带屈服判据.给出蒙皮带有多裂纹和蒙皮带有多裂纹且桁条也带有裂纹时应力强度因子的近似工程估算方法.文中也给出加筋板含多裂纹时剩余强度净截面塑性区屈服判据和裂尖韧带屈服判据的表达式及塑性区尺寸估算方法.对三种损伤的加筋板进行剩余强度试验,指出多裂纹尤其是桁条也带裂纹时剩余强度降低较多.用上述两种判据进行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剩余强度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3.
探讨离散源撞击下结构生存力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首先从结构生存力的概念出 发,给出了结构生存力的定义,接着讨论了影响结构抗撞击生存力的若干因素,并提 出了几种针对不同撞击情况和失效准则的结构抗撞击生存力指标,最后指出了提高 结构抗撞击生存力应重视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渐进疲劳损伤模型,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三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模型以单向板单轴疲劳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正则化剩余刚度模型、正则化剩余强度模型和等寿命曲线,通过层合板三维应力分析、失效分析和材料性能退化的循环迭代进行疲劳寿命计算,在Ansys软件平台上利用APDL语言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估算不同铺层参数层合板在单轴和多...  相似文献   

15.
乐晓斌 《机械强度》1996,18(1):34-36
提出在缺乏零件工作载荷谱时,进行该零件疲劳可靠性计计算的方法。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零件进行疲劳试验。根据这些试验数据统计出剩余疲劳损伤强度,并利用剩余疲劳损伤强度确定该元件在已使用期内的累积疲劳损伤量。然后用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模型进行零件疲劳可靠性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6.
将Iosipescu剪切强度测试方法推广到剪切疲劳试验.以碳纤维/树脂基T300/QY8911复合材料层压板为研究对象,对三种多向铺层试件进行剪切疲劳试验.用一种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和自行开发的有限元/疲劳寿命分析程序预测被试多向层压板的剪切强度,模拟局部疲劳失效演变的过程,给出疲劳寿命和剩余强度预估结果,比较两种静强度准则(Tsai-Hill准则和Puck修正准则)对预估结果的影响.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利用损伤力学原理,研究了球光体球墨铸铁在疲劳和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珠光体球墨铸铁在循环应力作用下,损伤变量呈指数规律变化;当拉伸应力大于损伤阈值后,损伤变量随应力的提高而增加,且球化率愈低,增加愈快;损伤阈值低于屈服强度,随球化率呈直线增加。  相似文献   

18.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quantify fretting fatigue damage and to evaluate the residual fatigue strength of specimens subjected to a range of fretting fatigue test conditions. Flat Ti–6Al–4V specimens were tested against flat Ti–6Al–4V fretting pads with blending radii at the edges of contact. Fretting fatigue damage for two combinations of static average clamping stress and applied axial stress was investigated for two percentages of total life. Accumulated damage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full field surface roughness evalua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ffect of fretting fatigue on uniaxial fatigue strength was quantified by interrupting fretting fatigue tests, and conducting uniaxial residual fatigue strength tests at R=0.5 at 300 Hz. Results from the residual fatigue strength tests were correlated with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While surface roughness measurements, evaluated in terms of asperity height and asperity spacing, reflected changes in the specimen surfaces as a result of fretting fatigue cycling, those changes did not correspond to decreases in residual fatigue strength. Neither means of evaluating surface roughness was able to identify cracks observed during SEM characterization. Residual fatigue strength decreased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fretting fatigue cracks with surface lengths of 150 μm or greater, regardless of contact condition or number of applied fretting fatigue cycles. No cracks were observed on specimens tested at the lower stress condition. Threshol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were calculated for cracks identified during SEM characterization. The resulting valu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reshold identified for naturally initiated cracks that were stress relieved to remove load history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广布疲劳损伤加筋板结构剩余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布疲劳损伤(widespread fatigue damage,WFD)对老龄飞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文中用工程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含广布疲劳损伤(WFD)加筋板的剩余强度,完成3种类型9件加筋板的剩余强度试验。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结果还表明,WFD明显降低了加筋板的剩余强度。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复合材料假脚冲击与压缩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假肢领域产品的开发,然而其对冲击载荷比较敏感,受冲击后其强度将会大幅下降。针对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假脚,开展自由落体冲击试验及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分析不同铺层参数、不同冲击吸收能量等因素对其冲击损伤及剩余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假脚的U形结构件,不同铺层参数对其冲击损伤影响显著,且随着0°铺层含量的增加,试件的冲击损伤面积越来越小,外观损伤越来越轻;随着冲击吸收能量的增加,碳纤维结构件的冲击损伤面积明显增大,剩余压缩强度逐渐降低。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假脚结构件,在0~16 J的低能冲击范围内,冲击吸收能量与其剩余压缩强度近似呈线性关系。随着0°铺层含量的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剩余压缩强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