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7月~2011年3月,我们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1](简称"指南"),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1-2]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常规抗凝预防VTE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药作为预防措施之一,有着良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性更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VTE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日益重视普通外科围手术期VTE的预防,但是在开展预防的前提下普通外科围手术期VTE仍时有发生,目前国内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实施率仍不高,因此有必要重视普通外科围手术期VTE的规范化防治。规范化预防包括采用Caprini评分进行VTE风险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出血评估采用相应的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措施。规范化治疗主要是请血管外科和呼吸科专科医师协助根据指南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栓塞(PE)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治疗首选抗凝,其次根据病人病情和危险分层可进行溶栓、腔内治疗。同时植入滤器应严格按照指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为提高与骨科相关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规范预防方法,特制订“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本指南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减重手术后发生并发症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病人因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导致VTE发病风险高,术中气腹、特殊体位,术后卧床等因素均可能诱发VTE。目前,已发布的指南中尚无预防减重及代谢手术并发VTE的理想方案,因而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预防意识,与病人共同协作。建议入院后进行VTE风险分级评估,根据病情采取机械性预防(气囊加压或弹力袜)、药物预防等措施,加强多学科合作,深入贯彻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术后早期运动。对于术后出现VTE的病人,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可有效降低VTE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栓塞(PE),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和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种表现形式.VTE是仅次于心脏病和中风后的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美国每年>900 000例病人发生症状性VTE,除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外,其中300 000例病人死于PEa1949年,抗凝被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复发率及抗凝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对于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指导和规范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经多次讨论,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证据与专家临床经验总结,制定《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抗凝治疗微循环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8.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外科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可增加术后病死率,影响病人预后。肿瘤、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手术创伤等是增加腹部手术病人VTE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机械性措施以及肝素等抗凝药物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病人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明确影响病人术后VET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改善腹部手术病人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对住院病人进行全面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识别VTE高危病人,及时进行预防,可以显著减少院内VTE的发生。包含医院防治管理组、医院防治专家组和科室防治小组的管理体系,防治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明确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监督性,质量控制管理的全程化、个性化、精细化等院内防控体系的建立,对普通外科围手术期VTE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因其可导致精神科住院患者突然死亡而受到精神病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精神疾病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治疗、评估及预防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及时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疝与腹壁外科作为外科的分支领域,具有高龄病人比重大、住院天数短等特点,使其围手术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相较其他外科有所区别。疝与腹壁外科围手术期VTE预防应从门诊初诊持续至术后随访的每一个步骤,从术前评估、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加速康复理念、减重观察理念的应用,以及建立VTE的应急抢救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预防,才能尽可能降低疝与腹壁外科围手术期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栓塞(YenoH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DVT是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进行预防血栓形成,其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开胸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振国  王辰  侯生才  李辉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87-1288
开胸手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和基础病变的特点,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生隐匿,而且经常是致死性的,近年来逐渐成为外科术后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PTE的栓子主要来源于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二者总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导致开胸手术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各种促栓因素的存在、术后止血药物的应用和介入技术的开展等。大的开胸手术DVT的发生率为50%~60%;在心胸外科术后死亡的尸检病例中,PTE的发生率高达6.6%。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VTE的发现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普通外科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易漏诊、潜在风险高等特点。围手术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措施,降低VTE的发生率,以及针对已经并发VTE病人,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对于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相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e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两种主要疾病。PE栓子大多来源于下肢DVT。西方人群DVT和PE发生率约为1‰和0.5‰,美国每年至少有20万新发VIE患者,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3~6千万人发病。PE临床漏诊率高,不经治疗病死率可高达25%~30%,美国每年至少有5万人死于PE,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经积极的治疗后PE患者的死亡率可降至2%~8%。我国对VTE的研究和防治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何有效加强各级医师对VTE的认知和预防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为规范普通外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和治疗,指引临床医护人员的诊疗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诊疗过程中的失误,改善病人预后,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普通外科住院病人VTE防治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参与本项目的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进行普通外科住院病人VTE防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结直肠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及Embase数据库,使用相应英文关键词组合搜索并收集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使用Downs and Black清单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Stata 15.1与R Project 3.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15项研究(n=721 730)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手术后VTE的合并发生率为2.26%[95%CI为(1.93%,2.61%),P<0.000 1],校正发表偏倚后VTE发生率为1.82%[95%CI为(1.53%,2.13%),P<0.000 1]。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P<0.000 1)、吸烟(P=0.000 4)、开放手术(P=0.020 0)、术前白蛋白水平(P=0.023 6)以及恶性肿瘤(P=0.036 4)均与结直肠术后VTE的发生率相关,可能是异质性的潜在因素。结论结直肠手术后VTE发生率并非微不足道,临床医师有必要警惕结直肠手术后VTE的发生,并结合患者的自身风险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提供适当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病人存在多种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因而较之其他病人,具有更高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风险,在该类人群中切实做好VTE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准确评估发病风险,是做好VTE的防治工作的关键第一步。目前常用的Caprini模型对于预测围手术期病人的血栓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临床上将血浆标记物与该模型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重症监护病人VTE风险的预测价值。重症病人的VTE预防及治疗须强调个体化,综合评价血栓与出血的风险,兼顾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最佳策略和最优剂量,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9.
易栓症是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重点。对于接受手术的止凝血障碍病人,需要谨慎评估VTE的个体风险,同时兼顾手术和麻醉的性质、出血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栓形成史、恶性肿瘤和其他高危共患病。VTE风险应与已知出血障碍病人使用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平衡。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发现和判断血栓与出血的病因,对病人的止凝血代偿能力作出评估,并对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对上述病人,建议术后不常规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尤其是血友病病人,但围手术期因子替代和止血药物的过度应用仍存在导致血栓的风险。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直接口服抗凝剂前应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当血小板计数<50×109/L,LMWH短期减量应用可能相对安全,监测抗Хa水平可用于调整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病人LMWH的剂量。主要消化道出血停止和重新使用华法林应至少相隔7 d。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和术后高出血风险病人,术后当晚和术后第1天减量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腹股沟疝病人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决策树风险评估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果。方法 基于住院病历,收集全国58家医院2017年全年14322例成人腹股沟疝手术病人住院期间VTE诊断及手术过程和有关影响因素。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对数据预处理后,将样本分为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训练数据集用于建立决策树风险评估模型,验证数据集用于模型评价。结果 经过数据训练,建立了含血栓相关疾病史、术后切口压迫、病人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共6个变量在内的腹股沟疝手术病人VTE决策树风险评估模型,其中血栓相关疾病史、术后切口压迫是该模型的关键因素。验证数据集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AUC为0.870(95%CI 0.856-0.885),显著高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0.739(95%CI 0.723-0.755);用原始调查数据验证,两种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股沟疝病人术后VTE决策树风险评估模型性能不劣于Caprini模型,但所含变量更少,方便应用。然而,由于建模数据的局限性,其性能需要更多临床资料加以验证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