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口腔炎合并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北辰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口腔炎合并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试验组采取蒙脱石散+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口腔溃疡平均直径、疼痛评分、口腔炎症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口腔溃疡平均直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炎症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康复新液治疗口腔炎合并口腔溃疡患者效果好,可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筛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28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只使用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胃液pH值;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后4周观察溃疡及糜烂愈合情况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两组胃液pH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试验组与对照组溃疡的治愈率分别为75.6%和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改善胃内pH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促进糜烂愈合。  相似文献   

3.
崔红英 《现代养生》2013,(24):41-41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收治的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配合奥硝唑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新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呋喃唑酮与克拉霉素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消化性溃疡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的方法分成2组,各有36例,观察组使用呋喃唑酮、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随访期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7.8%(28/36),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呋喃唑酮、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使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的药理特性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指导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6例,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服药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79%、7.55%,对照组分别为69.81%、15.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腹泻;治疗组服药两周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4.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主要通过抑制转肽作用和mRNA合成细菌蛋白质发挥抗菌活性,并且在患者体内2~3h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同时其胃肠道反应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21,(1):35-36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芳学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87-4488
目的:探讨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60例平均年龄(7±0.6)岁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同时A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周治疗,B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4周治疗,C组患者给予胶体枸椽酸铋4周治疗。治疗后再次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联合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查Hp感染,并通过胃镜检测患者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间疗效比较结果显示:3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两两比较显示,A组(奥美拉唑组)患者及C组(胶体枸椽酸铋组)患者愈合人数、Hp根除人数均多于B组(雷尼替丁组)患者,愈合时间及Hp根除时间明显低于B组(雷尼替丁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奥美拉唑组)患者与C组(胶体枸椽酸铋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患儿行奥美拉唑或胶体枸椽酸铋联合甲硝唑及阿莫西林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与雷尼替丁相比,其治愈时间比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60例医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菌感染患儿进行疗效观察,根据治疗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以及两组患儿溃疡愈合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P0.05);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率观察组为6.7%、对照组为23.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4,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5.8%、对照组为48.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比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疗效,并且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患儿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孙敏 《中国校医》2024,(1):61-64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于2020年1月10日—11月14日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康复新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和Hp根除率,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炎症因子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Hp根除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和76.00%(χ2=5.263、8.306,P=0.022、0.004)。治疗后,研究组嗳气反酸、腹胀和腹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4、11.434、19.219,P<0.001);且2组嗳气反酸、腹胀和腹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研究组=26.531、28.590、31.312,t对照组=11.638、15.840、20.645,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IL-2高于对照组,IL-6、IL-8、IL-17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分析奥美拉唑结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并胃溃疡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炎并发胃溃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综合评估所有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率,记录76例患者药物治疗后症状控制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后3月内、半年内、一年内Hp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Hp感染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Hp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结合阿莫西林的药物联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治疗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导致的胃炎、胃溃疡,且能够显著提升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因此,建议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炎并发胃溃疡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结合阿莫西林的药物联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两组患者均服药7 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35.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之一,临床治疗可采用根除Hp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2.
陈海燕 《现代养生》2014,(18):107-107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明显优于对照组78.9%,组间差异(P<0.05);治疗组清除率92.1%,明显优于对照组清除率63.2%,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25%,不良反应率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治愈率85%,不良反应率1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患者在连续服用7d后,均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4周为一个疗程,结束后行胃镜复查和Hp检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83%,对照组为70.83%;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周治疗结束后,Hp根除率研究组87.50%,对照组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Hp根除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201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因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各46例,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1~2次,持续服用30d。疗程结束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检测Hp,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41例(89.13%),对照组有效34例(73.9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5例(10.86%),对照组21例(45.65%),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第1周,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每次10mg口服,每日2次,治疗组加用康复新液每次10ml口服,每日3次,1周后两组雷贝拉唑均改为1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共4周.其中若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加用阿莫西林胶囊1.0 g,克拉霉素片0.5 g,餐后30 min口服,每日2次,疗程为1周.每周随访1次,记录转归情况,疗程结束后观察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情况及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较短时间内(1~2周)自我感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1.49%(43/47),总有效率为97.87%(46/47);对照组分别为80.00%(36/45),93.33%(42/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11%(4/36),18.52%(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值得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两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杆菌46例,根除率92.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未根除幽门螺杆菌患者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根除幽门螺杆菌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有效的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积分,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曹凯  万敏 《医疗装备》2020,(8):83-84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2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标准三联抗Hp治疗,试验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为主三联抗H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试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TNF-α、IL-6、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rrjk》2017,(14)
目的: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接受诊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筛选出6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6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分为每组各33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是97.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是97.0%,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是72.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是7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9.0%,P0.05,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以显著治愈溃疡,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培菲康与铋剂四联方案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6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培菲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锌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2周、4周血锌浓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2%(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在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培菲康辅助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