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研究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外上缘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增加臼杯假体包容对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骨盆为实验对象,用螺旋CT做全长连续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模型。在计算机环境中对重建模型进行髋臼外上缘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并臼杯植入的模拟手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重建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及力学分析。结果髋臼植骨重建后,臼杯置入无需突破髋臼底,髋臼外上缘得到植骨块的包容覆盖,臼杯接触面积增大,单位面积所受应力相对较少,应力集中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植骨块及原髋臼外上缘区域承担了臼杯较多的应力。结论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使骨床与臼杯接触面积较大,单位面积所受应力较小且均匀,有利于臼杯的稳定,植骨块承担了臼杯较多的应力,若臼杯外上缘外露面积过大,而过多的靠植骨块来弥补骨床的覆盖,使植骨块所受应力过大则臼杯松动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2.
儿童骶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髋臼发育不良是儿童髋关节的常见病,也是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犤1-3犦。Stulberg等犤4犦报告130例成人骨关节炎患者中,有48%继发于婴幼儿时期的髋臼发育不良。正常髋关节的股骨头和髋臼呈同心圆关系。儿童髋臼的正常发育主要依赖于股骨头对“Y”形软骨中心的刺激。在髋臼发育不良状态下,头臼失去同心圆关系,股骨头不能刺激“Y”形软骨中心,髋臼软骨骨化迟缓、停滞,髋臼的深度逐渐变浅、坡度增加,使髋关节受力面积减小,应力增大,负重力线移向髋臼外侧缘。随患儿步行和负重的增加,髋关节可出现进行性半脱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髋臼内下移小臼解剖位安放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结果。方法采用髋臼内下移小臼解剖位安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42例48髋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40例42髋关节得到了平均46.6个月的完整随访,通过Harris评分及X线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Harris评分的优良率达95.8%。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和骨溶解。结论髋臼内下移小臼解剖位安装的全髋关节置换是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诊断谢玉川陶风海刘显强孙磊*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成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亦是中年人长期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其基本病变是由于髋臼发育浅小,髋臼倾斜度过大所导致髋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本文收集成人髋臼发育不良59例,...  相似文献   

5.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理演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髋臼或股骨头的形状、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发育异常 ,常见类型是髋臼发育不良及头臼包容异常。其病因尚不清楚 ,临床上缺乏统一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有较多分歧。本文就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理特征、病理演变规律及治疗后病变转归等情况做一综述。1 髋关节的正常发育髋关节的正常发育依赖于股骨近端、髋臼软骨、“Y”形软骨和周围骨的平衡生长 ,受基因调控。胚胎 8周时 ,髋关节的轮廓形成 ,1 1周时髋关节已完全形成。胎儿期髋关节全部由软骨组成 ,髋臼顶由髂骨干骺部组成 ,向后方呈偏心性生长 ,由于髋臼…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hip,DDH)髋臼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方法。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4例26个髋;年龄41~68岁,平均52岁。按照Perner分型,其中Ⅰ度10髋应用普通髋臼假体置换,Ⅱ度9髋选用螺旋臼假体,Ⅲ度5髋及度Ⅳ2髋选用小号髋臼假体,真臼部位安置髋臼假体,均为生物型固定,无结构性植骨。结果随访0.5~3.5年,假体与骨床结合牢固,患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针对髋臼病变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类型髋臼假体置换,配合术中的正确操作能简化手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2例(13髋)Crowe IV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内陷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采用粗隆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月~7年,平均42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oweⅣ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小臼杯、假体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能够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臼翻转造盖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力学机理。方法收集适宜行髋臼翻转造盖术的成人髋臼发育不良12例的术前术后X线片,建立有限元网格,分析其力学变化并与正常髋关节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与术前各部位受力明显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术前髋臼应力集中于外上缘,术后髋臼应力分布于臼顶,应力分散,与正常髋臼受力接近。结论髋臼翻转造盖术可明显改善髋臼局部受力情况,使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术后髋关节受力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有限元实验对比四种髋臼安装方法的力学差异,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置换的最佳髋臼安装方法。方法建立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四种不同髋臼安装方式,在单髋站立位时,分析髋臼假体周围的等效应力和位移大小。结果大假体臼穿透型的Mises应力和位移最大。小假体臼次之,Harris截骨加盖型Mises应力最小。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所造成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大假体臼内移穿透型局部有害应力增大,术后易诱发假体松动,小假体臼的完整性包容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CroweⅢ、Ⅳ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金属髋臼杯安放位置选择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12行THA治疗的19例CroweⅢ、Ⅳ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均选择假臼原位或骨质丰厚处造臼安放金属髋臼杯。结果 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60(24±3)个月。17例髋关节无疼痛,2例髋关节遗留轻度疼痛,19例跛行均不同程度改善。1例坐骨神经牵拉损伤,11个月后恢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3.1(77~95)分,较术前增加49.4分;优17例,可2例。结论 CroweⅢ、Ⅳ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THA术中选择假臼原位或骨质丰厚处造臼安放金属髋臼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经济的手术方式,但不足之处是多数患者只解决了髋关节疼痛和功能的主要诉求,术后下肢仅有部分延长(2~3 cm),仍然遗留部分短缩及一定程度的跛行。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发病率为4‰~10‰。严重脱位、新生儿期漏诊或治疗不当,常导致患儿成年后因真臼或假臼的骨关节炎而就诊。对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如股骨截骨、髋臼截骨、髋关节融合和髋关节成形术等,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这类患者大多为中青年,髋臼和股骨上段解剖结构严重畸形,手术难度大,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真实髋臼(真臼)形态的解剖变异和骨质缺损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带来诸多困难。三维重建技术在明确骨性解剖结构、定量分析骨质储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结合各型DDH真臼解剖学特点制定术前髋臼重建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改善关节功能。本文拟结合DDH分型针对真臼三维形态学研究及髋臼重建的处理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交叉网状植骨在槽状髋臼扩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u Z  Wang Y  Yang J  Chen S  Wang C  Zhang J  Han F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922-924
目的 通过对改进的槽状髋臼扩大术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丰富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大龄发育性髋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大龄髋关节半脱位、Legg-Perthes病扁平髋的患者37例采用交叉网状植骨方式槽状髋臼扩大术治疗。结果 术后30例被随访2年以上者中病痛主诉消失;X线示,空间指数较术前明显增大,头臼关系被改善,覆盖良好,髋关节活动不受限。2例扁平髋因肢短仍有跛行。1例因过分追求覆盖,加盖较大,造成髋关节外展受限。结论 交叉网状植骨方式槽状髋臼扩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扩大髋臼包容面积,效果稳定,符合解剖结构而设计的“搁板”式造盖模式,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髋臼发育不良Crowe分类选择不同髋臼假体置入重建方法,Ⅰ型16髋,Ⅱ型29髋,Ⅲ型11髋,Ⅳ型4髋,37例42髋CroweⅠ-Ⅱ型采取真臼重建,其中2例2髋采取真臼小号假体重建,12例16髋CroweⅢ型采取真臼重建加植骨造盖,2例2髋采取假臼重建,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2年到8年,平均时间5.5年,Har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5.4分增加至88分,优良率93.7%。所有病例均无假体松动及下沉,无一例感染及脱位,所有植骨块均获得愈合。[结论]重建髋臼假体的稳定性,软组织平衡调节,肢体长短对称调节,术后积极康复训练,是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hen B  Pei FX  Y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6):1001-1005
目的 总结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和功能障碍的经验。方法  1998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 ,对 96例 112髋 (双侧 16例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 ,半脱位 73髋 ,低位脱位 18髋 ,高位脱位 2 1髋。髋臼侧均采用真臼位置重建 ,其中骨水泥固定 16髋 ,非骨水泥固定 96髋 ,植骨 11髋 ;采用常规置换 83髋 ;磨削加深髋臼后 ,安置小号髋臼假体 2 7髋 ;髋臼外上缘自体股骨头植骨加深髋臼后 ,安置小号髋臼假体 2髋。结果 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 ,患肢长度平均延长 1 7cm。随访 85例 98髋 ,平均随访 3 5年 ,关节疼痛缓解 ,活动功能满意 ,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 33 9分恢复到平均 89 3分 ,无假体松动和翻修病例。X线片显示 ,关节假体位置正常 ,人工髋臼的平均外展角4 4° ,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 96 6 % ,金属臼杯与宿主髋臼之间未见透光线 ;11髋髋臼侧植骨病例中 ,植骨块与宿主骨愈合良好 ,未见骨吸收现象。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方法 ;术前应充分考虑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原发及继发性病理改变 ,尽可能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  相似文献   

16.
髋臼周围损伤对髋关节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髋臼软骨及周围骨膜损伤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4-5周龄白兔20只,切除其右饲髋关节部分髋臼软骨(A组)及臼缘上方骨膜(B组),左侧作为对照。用X线、形态学及组织学方法观察髋关节发育状况。结果:右侧全部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半脱位发生率:A组80%,B组40%。对照侧发育正常。结论:髋臼软骨及臼缘上方骨膜破坏可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半脱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证实由于兔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被髋臼所覆盖的面积减少,股骨头的球状关节和髋臼的舟状关节负重面趋于集中,头臼关节不能耐受高度集中的强大的机械应力作用,最终导致髋关节脱位.[方法]本实验利用七V13型数据采集记录仪、X线片和组织病理切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髋关节进行力学测定和病理学观察一[结果]实验组髋臼缘软骨逐渐发生退变和变形,髋臼缘A、B、C、D4点位置,所受应力均有变化。对照组和实验组,t检验,P〈0.01。[结论]本实验对髋臼发育不良兔髋臼缘力学测定,可以推测人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机理和原冈与髋臼发育不良有密切联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关节外科最常见的复杂疾病之一[1],其病理解剖及生物力学变化主要表现在髋臼缺损、股骨头发育不良及头臼的非同心对位关系[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青壮年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进行影像学分析,揭示其截骨重建手术规律。方法 27例(27髋)DDH行髋部截骨重建,术前依据X线、CT片着重分析髋臼、股骨头外形、股骨头骨质质量及髋关节重建关键点。结果髋关节发育不良表现为髋臼变形,股骨头正常;不完全脱位表现为股骨头、髋臼重度变形;低位脱位表现为髋臼浅、髋臼壁不全,股骨头伴髋臼变形并生成头赘;高位脱位表现为代偿骨赘形成臼顶、髋臼壁残缺;股骨头与髋臼对应面平直,宽大裸区骨质萎缩。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者应行髋臼截骨,恢复原有髋关节;髋关节脱位应采用联合截骨,重建有效髋关节。  相似文献   

20.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因其往往造成严重髋关节炎影响髋关节功能而成为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一大病因.因其特殊的髋臼形态使得在为此类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髋臼的重建成为一直以来讨论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分型为CroweⅡ、Ⅲ型的髋臼中,由于股骨头的脱位造成真臼上方的骨缺损导致在真臼处重建髋臼时臼杯的稳定性必将受到影响.许多髋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