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利用摄像结合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实测分析含油废水在混合水箱中的扩散浓度场,验证了水体的紊动作用是油滴向水下扩散的主要动力;实验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水箱中的油紊动扩散系数Dz沿水深而增大,呈指数分布;油份浓度越大的含油废水越难向水下扩散,Dz含油废水的油份浓度呈指数衰减关系,而与紊动强度呈线性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2.
含油废水向水下扩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摄像结合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实测分析含油废水在混合水箱中的扩散浓度场,验证了水体的紊动作用是油滴向水下扩散的主要动力;实验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水箱中油滴紊动扩散系数Dz沿水深而增大,呈指数分布;油份浓度越大的含油废水越难向水下扩散,Dz与含油废水的油份浓度呈指数衰减关系,而与紊动强度呈线性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3.
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物在潮流作用下的输移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挤淤填石是浅海工程中淤泥质软基处理中的常用施工方法.就围堤地基爆破挤淤处理产生的悬浮泥沙在潮流作用下的输移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时刻进行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泥沙输移扩散对附近水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泥沙的输移扩散运动与潮流运动密切相关,潮流的方向及水动力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泥沙的输移扩散方向及范围;在该水域,爆破挤淤后,水体中由此而产生的悬浮泥沙浓度由于扩散和落淤而迅速减小,爆破挤淤6 h后,悬浮泥沙浓度增量基本降至10 mg/L以下,若在转流时段(憩流)进行爆破更有利于悬浮泥沙浓度的降低,对周边水域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黄河孟津段扩散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黄河孟津段河流扩散系数值,我们于1991年7月进行了现场示踪剂实验.采用示踪剂岸边恒速连续投放,稳态二维Taylor扩散模型描述,应用有限差分法求得纵向扩散系数值Dx=40m2/s,横向扩散系数值Ds=0.32m2/s.将这些扩散系数值用于本河段示踪剂扩散输移模拟计算,其计其值与另一组示踪实验示踪剂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4%.表明本次示踪实验确定的扩散系数值是可靠的,可以用于Taylor扩散模型对该河段污染物不均匀扩散输移过程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5.
蔡渝春  纪平  陈小莉 《水利学报》2016,47(11):1456-1464
温排水变态模型扩散系数与模型变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了解、明确温排水变态模型的扩散相似影响,对温排水试验模型设计、几何变态率选择以及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了前人关于污染物水平扩散系数计算方法以及扩散相似问题等相关研究成果,据此提出了宽浅型水域污染物水平扩散系数通用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控温、湿度条件下温排水输移扩散水槽试验与数学模型反演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散热相似条件下不同变态率模型温排水输移扩散影响对比研究,对不同变率条件下流场、温度场主要特征参数及水平扩散项参数取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宽浅型水域变态模型水平扩散系数与模型变率间的计算关系式。经原型实测资料验证,该关系式在宽浅水域具有良好的适宜性,可用于温排水及其它污染物输移扩散变态模型与原型间水平扩散系数的转换计算。研究结果为今后宽浅型水域中温排水或其他污染物输移扩散数模计算、物理模型试验参数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非均匀网格上,本文建立了求解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高阶数值解法。在特征线上,同时考虑了物质对流和扩散输移,通过使用文献[1]的计算方法,保证了对流项数值计算的精度;对于表示扩散的两阶导数项,在特征线脚处作显式处理,以便使扩散与对流作同步输移,进而在每一个时间步长终止时得到问题的同步解。文内最后对建立的解法作了检验对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二阶Stokes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流体微团的平动和变形对污染物输移及混合扩散的影响,推导了相关公式,得出了波浪场作用下污染物输移及混合扩散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波浪场中的纵向离散系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方法(FEM)的对流扩散数学模型.对理论推导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波浪场中.污染物的混合扩散除了受漂移速度影响外,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污染物移流扩散方程的高精度分裂格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永红  沈永明  王利生  伍超 《水利学报》2002,33(2):0041-0047
提出了污染物移流扩散方程的一种高精度分裂格式, 该格式将多维移流扩散方程分裂为多个一维方程进行求解, 在每个方向上仅涉及三个空间节点而达到空间四阶精度. 采用该格式对几个经典的纯移流、移流扩散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数值结果表明, 该格式比经典的移流扩散方程格式的精度要高得多, 此外该格式还具有编程简单、求解十分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波浪边界层中细颗粒粘性泥沙的再悬浮和扩散输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社军 Mei.  CC 《泥沙研究》1999,24(2):20-27
本文用多尺度摄动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波浪边界中细颗粒粘性泥沙的再悬浮和扩散输移的规律,并用几个算例细致地分析了波浪对细颗粒经沙再悬浮和扩散输移的作用。指出:在近 岸及湖泊地位、波浪不仅是细颗粒粘性泥沙再悬浮的主要动力,而且其引起的泥沙扩散输称我工和风生流相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环形水槽排污试验,对河口海岸地区污水的掺混和输移特性开展试验研究,研究污水的喷射方向、排放高度、温度对污水在环境水体中输移扩散特性的影响,旨在为研究污水在河口海岸地区的掺混和输移特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污水在环境水体中的稀释扩散效果主要受水平方位角和竖直射流角度的影响,污水排放方向与环境水体流向夹角越小,在水体中完全扩散均匀所需距离越长。高温污水完全稀释扩散的距离要长于常温污水。在试验的有限水深范围内,污水的排放高度对污水的稀释扩散没有显著影响,污水在排放近区均未扩散到水深7.5 cm以上区域。  相似文献   

11.
李长君 《小水电》2001,(1):43-44
青山殿水电站机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发现受油器甩油,且日趋严重,已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经解体处理后恢复正常。图1幅。  相似文献   

12.
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300MW机组运行中,发电机密封油油位异常下降,直流密封油泵和交流密封油泵同时运行才能维持密封油系统油压和油位正常,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临时措施后,单独运行交流密封油泵也能维持密封油系统正常。  相似文献   

13.
灯泡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轮毂油主要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尤其是要保证轮毂内油压高于轮毂外水压,防止流道水进入轮毂,以保证机组健康运转。但水电站常碰到轮毂供油故障或未能及时发现轮毂密封泄漏造成损失等情况,笔者对目前多数水电站采用的轮毂油箱供油方式与推荐的供油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供水电站相关同行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庆国 《给水排水》2007,33(5):66-68
对机场油库废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针对其特点,以聚结技术为核心工艺,开发了一套油库含油废水集成处理装置.集成了不同的过滤分离技术,以纯物理的工艺对机场油库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水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型三相离心机处理油田干化池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开发了BKD-1000新型三相离心机用于油田干化池含油废水中油的回收。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油田干化池的含油废水经BKD-1000三相离心机分离后,油中含水率降至3.56%,油的回收率达到85.26%,排渣体积分数达到62.18%,为油田干化池含油废水中油的回收提供了理想的设备。  相似文献   

16.
分析广西博白县汇能电站水轮机水导轴承转油杯甩油的原因,提出了在旋转油杯与旋转油盖结合面之间加密封胶垫,加大旋转油杯盖回油槽与回油孔尺寸以及对安装中不合格的工艺返工的处理方案,解决了旋转油杯甩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稠油掺稀多相流动规律及生产参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塔河超深稠油掺稀井多相流动规律。根据不同的掺稀方式给出了超深井稠油掺稀井井筒中流体温度梯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掺稀特点,给出了超深井稠油原油物性模拟的修正模型,其结果与PVT曲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引入井眼轨迹的描述与计算技术,解决了超深井弯曲井段的多相流计算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平衡及多相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稠油掺稀生产动态分析模型,实现了对超深井稠油掺稀生产动态的模拟和分析,并据此可对稠油掺稀比例及生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现场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韦韦 《小水电》2009,(5):48-49,56
液压式推力轴承是水轮发电机机械部分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工作时利用油箱的轴向弹性变形和油箱内液体等压原理自动调整推力瓦面的高低,自动均匀分配各推力瓦的负荷。95%以上的推力负荷由油箱内的油压支撑,因为弹性油箱泄露造成的压缩值超标将会导致弹性油箱波纹管工作应力过大,最终造成弹性油箱由于材质疲劳而破裂,酝成重大事故。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对其的处理。图2幅。  相似文献   

19.
柳永禄 《小水电》2011,(2):55-56
分析了金兰水库一级电站混流立式水轮发电机上导油槽内透平油消失且油位计显示油位不断降低的原因,提出处理办法,取得很好的效果。图2幅,表1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可应用于高粘度稠油管输的新工艺。即用自行研制的蒸汽引射器采用无界引射方式,将蒸汽直接注入到输油管道中,利用蒸汽释放的热量提高稠油温度降低粘度,从而达到降低稠油输送压降的目的,它比间接加热输送工艺所用的蒸汽量或耗煤量大大减少。本方法在辽河油田输油管线上进行了工业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