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目的探讨β-联蛋白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口.联蛋白(β-catenin)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景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中口.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0.6%和83.3%,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表达率0.0%,差异有显著性(P〈0.01)。腺癌组与腺瘤组异常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化组异常表达率(87.2%)明显高于高分化组(60.0%)(P〈0.05)。淋巴结转移组异常表达率(92.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0%)(P〈0.01)。pcatenin异常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和转移有关,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作为结肠癌是否具有恶性潜能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赵国琴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44-145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和10例相应癌旁及14例正常大肠组织制作成组织芯片,同时将17例大肠腺瘤活检标本制作成常规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HIF-1α在它们中的表达。结果HIF-1α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4.0%(32/50),明显高于其正常大肠组织中的28.6%(4/14)(P〈0.05);在正常大肠组织和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如.05);在癌旁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腺瘤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HIF-1α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述增高,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汤永飞  詹娜  黄亚冰  刘琳  王则胜 《西部医学》2012,24(11):2116-2118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4(BMP-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30例正常结肠组织石蜡切片中BMP-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BMP-4阳性表达率为61.5%(40/65例),结肠腺瘤表达率为17%(5/30例),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Z/30)且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MP-4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的结肠癌组织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MP-4的阳性表达在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存在BMP-4的阳性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aspase-3、Caspase-6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5例RCCC及其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的Caspase-3、Caspase-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分析与RCCC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Caspase-3蛋白在RCCC中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G3低于G1;在临床分期中的阳性表达率Ⅲ~Ⅳ期低于Ⅰ期;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阳性表达率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aspase-6蛋白在RCCC中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阴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RCCC中,统计学显示Caspase-3与Caspase-6蛋白表达无相关性(C=0.0921,P〉0.05)。在35例随访患者中,Caspase-3、Caspase-6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的术后3年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aspase-3蛋白在RCCC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和正常肾组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其低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Caspase-6蛋白在RCCC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和正常肾组织,但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无关。在RCCC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Caspase-6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半乳糖结合蛋白(Galectin-1)表达与结肠癌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鼠抗人Galectin-1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40例同期伴腹膜转移结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结肠癌原发灶、结肠癌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Galectin-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肠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ralectin-1强表达,且阳性表达率为97.5%(39/40);结肠癌旁正常黏膜中Galectin-1蛋白表达很弱,阳性表达率为15%(6/40)。正常结肠黏膜中Galectin-1的表达与结肠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三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病灶中的Galectin-1检查可能成为判断结肠癌术前是否腹膜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urvivin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p53在32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96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1),结肠癌浸润浆膜层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浸润肌层组(P<0.05),结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survivin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urvivin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p53阳性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p53阴性组(P〈0.01)。结论survivin可作为结肠癌的诊断标记物,检测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在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密切相关,survivin和p53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焱  张涛  高辉  魏东  程朋 《现代医学》2009,37(6):401-404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结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TA1和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8%;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73.9%,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4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8%;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84.8%,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5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418,P=0.004)。结论MTA1和VEGF—C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27^kipl和Ki67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27^kipl和Ki67的表达。结果P27^kipl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44%和46.88%,它们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和3.13%。P27^kipl和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不同分化程度、Dukes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且P27kipl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27^kipl的表达下调和Ki67的表达上调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laudin-7及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laudin-7及MMP-9在40例结肠癌患者、20例结肠腺瘤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及结肠癌组织中claudin-7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4,P〈0.05);MMP-9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06,P〈0.01)。claudin-7及MMP-9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发生部位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织中claudin-7与MMP-9蛋白表达呈负相关(X2=-0.453,P〈0.01)。结论claudin-7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距原发灶5cm以上胃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标本进行IGF—Ⅰ,IGF—I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IGF—Ⅰ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对照组(P〈0.05)。切缘组织和对照组中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TNM分期中Ⅰ,Ⅱ期及Ⅲ,Ⅳ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侵及全层组及侵及全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胃癌组织IGF—IR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对照组(P〈0.05)。切缘组织和对照组中IGF—IR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TNM分期中Ⅰ,Ⅱ期及Ⅲ,Ⅳ期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Ⅰ,IGF—IR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且均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磷酸肌醇特异性的磷脂酶Cε1 (PI-PLCε1)的表达情况,探讨PI-PLCε1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I-PLCε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对于结肠癌组织中PI-PLCε1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PI-PLCε1基因的表达低于其癌旁组织( 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结肠癌组织中PI-PLCε1基因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PI-PLCε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其癌旁组织( 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结肠癌组织中PI-PLCε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不同肿瘤部位中PI-PLCε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I-PLCε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减少,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ICAM-1和VCAM-1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ICAM-1和VCAM-1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ICAM-1和VCAM-1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其中正常胃黏膜20例,肠上皮化生15例,异型增生10例,胃癌53例。结果ICAM-1和VCAM-1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CAM-1和VCAM-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ICAM-1和VCAM-1可能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5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结肠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各5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TIM-3表达情况,并分析结肠癌组织中TIM-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以及TIM-3表达与患者随访生存情况的关系。 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TIM-3弱表达35.09%、强表达64.91%,癌旁组织中TIM-3弱表达71.93%、强表达28.07%,肿瘤组织中TIM-3强表达百分比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结肠癌组织中,TIM-3强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学分型、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结肠癌肿瘤组织TIM-3弱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显著优于肿瘤组织TIM-3强表达患者,两者生存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TIM-3处于高表达状态,且与结肠癌组织学分型、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TIM-3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较差,TIM-3表达可作为结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潜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aveolin-1和EGFR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外科手术切除的126例大肠癌标本及35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进行Caveolin-1和EGFR蛋白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aveo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16%(38/126)和85.71%(30/35),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77/126)和8.57%(3/35),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大肠癌组织中Caveolin-1和EGFR蛋白的表达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 ),但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Caveolin-1与EGFR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27,P<0.05). 结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aveolin-1和EGFR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刺猬信号通路(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Hh)中的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和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与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人胃癌组织、人胃息肉组织和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音猬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金属基质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音猬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金属基质蛋白酶-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7.5%、72.5%,高于胃息肉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37.5%、32.5%)和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17.5%、12.5%)(P<0.05);以上三者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音猬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金属基质蛋白酶-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刺猬信号通路可能通过某些机制可上调金属基质蛋白酶-2的表达,从而增强胃癌的侵袭性。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音猬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金属基质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60例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诊断、预后等方面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大肠癌组织中有39例survivim蛋白表达阳性(占65.0%),癌旁正常黏膜仅有6例阳性(占10%),其阳性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表达与侵袭性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环氧合酶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在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性息肉以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COX-2与结肠癌和结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续贯选择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30例,结肠癌患者30例,以正常结肠黏膜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COX-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05)和结肠息肉组(P<0.05),结肠癌组COX-2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1)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组(P<0.05),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5)。结论:COX-2表达增高可能与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5型受体(SSTR5)在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指导临床喉癌病人应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喉癌组织与30例癌旁组织中SSTR5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喉癌中SSTR5蛋白表达率为82.61%(38/46),癌旁组织为90.00%(27/30),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达强度差异明显,喉癌SSTR5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SSTR5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肿瘤部位(P>0.05)无关,但不同临床分期(P<0.05)、病理分化程度(P<0.05)的肿瘤组织其SSTR5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STR5表达与喉癌恶性程度有关,可能在喉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A K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1例结肠癌及9例正常的结肠组织芯片中PA K6表达情况。采用siRN A技术干扰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PAK6表达,观察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PAK6在结肠癌中高表达率为80.5%(33/41),高于正常组织22.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干扰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PAK6表达明显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PAK6在结肠癌中呈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