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导致不良反应的减轻效果。方法选择正在进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名,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7.4±9.3)岁,体重指数为(29.2±3.2) kg/m。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人。观察组运用十全大补汤配合化疗治疗,疗程选择3次为1周期。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吉西他滨900 mg/m2,于第1日与第8日静脉滴注,顺铂50 mg/m3于第1日进行静脉滴注。结果比较两组血气指标,VEGF与CYFRA21-1值,免疫功能指标、KPS指数,结果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导致不良反应的减轻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补血汤减轻南方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实验,以化疗药和新加补血汤为试验组,化疗药和十全大补汤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化疗过程中的骨髓毒性。结果:与十全大补汤比较,新补血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P〈0.01);两方均可减轻化疗过程中的骨髓毒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补血汤能减轻化疗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更适合南方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3.
十全大补汤治疗疟疾感染的实验研究实验选用强毒性鼠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Nk65株和弱毒性突变味P.bergheiXAT株,将感染的红细胞(1x104)接种于7周龄CBA雌性小鼠静脉内。从接种感染前2天连续18天经口投与十全大补汤(2...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92年11月-1993年10月对接受化疗,放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20例合并应用十全大补汤治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十全大补汤可以增加食欲,明显减轻消化道症状及改善全身状态,并有一定减轻科痛的作用。现就所作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十三大补汤对小鼠溶出素水平及脾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给予100%和50%的十全大补汤灌胃,0.5ml/只/d,以HA、外周血WBC和脾指数作为检测指标,结果:100%和50%的十全大补汤均可明显提高小鼠HA水平及小鼠外周血WBC数目,且50%和100%和十全大补汤可使脾重及指数明显下降,水肿减轻,且环磷酰胺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可明显改善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提高小鼠的特异性抗体产生水平及脾指数。  相似文献   

6.
十全大补汤对小鼠溶血素水平及脾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给予100%和50%的十全大补汤灌胃,0.5ml/只d,以HA、外周血WBC和脾指数作为检测指标.结果:100%和50%的十全大补汤均可明显提高小鼠HA水平及小鼠外周血WBC数目,且50%和100%的十全大补汤可使脾重及指数明显下降,水肿减轻,与环磷酰胺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可明显改善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提高小鼠的特异性抗体产生水平及脾指数.  相似文献   

7.
十全大补汤多糖成分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十全大补汤总多糖抗肿瘤及对脾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以皮下接种H22细胞的方法制备荷瘤小鼠模型,24 h后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顺铂(1 mg/kg)化疗组、顺铂联合高(168.4 mg/m L)、中(84.2 mg/m L)、低(42.1 mg/m L)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十全大补汤总多糖采取灌胃给药,0.5 m L/只,1次/d,10 d后眼球放血处死小鼠,称取体质量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分离血清,并分别制备肿瘤细胞和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和脾细胞的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FN-γ和TNF-α含量。结果:顺铂联合各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小鼠体质量均高于单纯顺铂组,而中、高剂量多糖组的瘤质量均低于单纯顺铂组;顺铂联合各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顺铂组,而脾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又低于单纯顺铂组(P〈0.05);顺铂联合各剂量十全大补汤总多糖组IL-2,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顺铂组(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总多糖可促进顺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保护顺铂对脾细胞的损伤作用、促进荷瘤小鼠IL-2,IFN-γ和TNF-α的分泌,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小鼠结肠癌原发肿瘤(先前接种肿瘤)切除后皮下移植瘤、肝内转移瘤及切口种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十全大补汤抑制原发瘤切除引起的转移瘤生长的内在机制。方法:构建3种荷瘤小鼠原发肿瘤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原发瘤切除组、原发瘤未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分别采用原发瘤切除及十全大补汤治疗10d,摘除眼球取血,剥离瘤体,并测量其大小和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治疗后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水平。应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肿瘤转移灶情况;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及细胞增殖;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nick—end—labeling,TUNEI.)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原发肿瘤切除后,皮下转移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变小(P〈O.01),转移瘤发生率为50%;肝转移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肝转移结节个数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转移瘤发生率为40%;切口移植瘤模型中,十全大补汤组平均转移瘤体积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明显变小(P〈0.01),转移瘤发生率为30%。在皮下、肝脏、切口转移瘤模型中,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十全大补汤组肿瘤组织Ki67明显降低(P〈0.01),TUNEL指数明显增高(P〈O.01),MVD明显降低(P〈O.01)。ELISA检测显示,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十全大补汤能够降低血清中VEGF及上调ES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瘤切除可使荷瘤小鼠体内的VEGF、AS和ES比例失衡,有利于肿瘤血管生成及促进转移。十全大补汤能明显抑制小鼠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明显抑制转移瘤血管生成以及与之相关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作用,并且可抑制转移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故原发瘤切除后及时应用十全大补汤对降低转移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化疗后消化道反应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6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加常规化疗组)及对照组(单纯常规化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情况。结栗两组比较,治疗组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有防治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升白通补汤对癌症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86例癌症患者,对照组予以参芪片治疗,治疗组予以升白通补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消化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白细胞、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白通补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同时对化疗期间消化道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运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症状改善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机体免疫力,能有效的减轻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临床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米穴位敷贴预防化疗病人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科化疗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化疗前静脉滴注,每日1次,化疗当天使用。治疗组在化疗前3 d在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天枢、中脘穴位给予纳米穴位敷贴,24 h更换1次。对照组不使用敷贴。比较两组病人消化道不良反应程度。结果:治疗组病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方法对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引起消化道症状有明显的疗效,且能缓解止呕药物的便秘反应,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其亚型介导血管收缩反应的改变。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结扎肾动脉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做离体灌流血管收缩功能实验;在HEK293细胞株分别转染α1A、α1B和α1DARcDNA并稳定表达受体,做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pD2值无显著性改变,最大收缩反应显著增加;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pD2值显著降低,最大收缩反应无显著改变。在对照组α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5MU,spiperone,BMY7378,WB4101)拮抗去甲肾上腺素介导主动脉收缩的pA2值与克隆的α1DAR的pKI值呈高度相关(r2为0.9),这些拮抗剂的pA2值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鼠发生糖尿病时主动脉α1AR介导的最大收缩反应增强,当合并高血压时这种增强作用消失,而且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影响。方法:80例NSCLC患者均采用NP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40例化疗前3天开始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照组40例仅予NP方案。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体质量变化及化疗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变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及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NSCLC化疗有一定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典方剂十全大补汤(以下简称sqdbt)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对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T29移植性大肠癌瘤株制作大肠癌小鼠模型。24h后随机分成单纯肿瘤组、sqdbt组、5-fu组、sqdbt+5-fu组,给药4周后,计算抑瘤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γ-IFN值。结果:经药物治疗后,HT29大肠癌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sqdbt+5-fu组抑瘤率最高;病理切片可见治疗组肿瘤细胞数目、形态、大小均好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γ-IFN值sqdbt+5-fu组最高。结论:十全大补汤具有提高HT29大肠癌小鼠生存质量的作用,并可以抑制HT29大肠癌小鼠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肺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于我院行肺癌手术的7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十全大补汤。治疗后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免疫指标水平变化、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免疫功能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2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液免疫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在术后第8天升高且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2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IgM、CD3 、CD4 及CD4 /CD8 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②观察组患者术后第4天和术后第8天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明显增加,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其临床症状,相比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新加十全大补汤对化疗药物5-Fu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以荷瘤H22小鼠为观察对象,探讨了新加十全大补汤对肿瘤化学药物5-Fu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加十全大补汤与5-Fu合用能显著提高小鼠移植肿瘤H22抑瘤率,对化疗药物所致免疫器官萎缩,白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减少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温胆汤防治化疗致恶心呕吐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胆汤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用温胆汤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40例,用化疗方案的同时给予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明显少(P〈0.05)。[结论]温胆汤可减少肿瘤患者化疗的消化道反应。  相似文献   

19.
探讨分析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为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化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为34.3%,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为42.9%,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35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有1例,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有5例,发生轻度消化道反应的患者有6例;在观察组35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有3例,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有1例,发生轻度消化道反应的患者有1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半切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半切致伤方法,按给药剂量将动物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时间为10d。结果:10d治疗组动物的感觉诱发电位(SEP)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潜伏时缩短(P〈0.05),运动诱发电位(MEP)治疗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N1、P1、N2、P2各波的峰潜时均缩短(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