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2月27日,号称北京东部“黄金干线”的城铁八通线已开通运行,通州至北京城区的交通瓶颈将成为历史,现在可以说通州名副其实地成为了“CBD的后花园”。与此同时,极大的利好消息也给通州楼市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让通州楼市在房地产销售的淡季提前  相似文献   

2.
北京“望京城”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北京“望京城”新卫星城是首都目前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全的一项综合开发项目。“望京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临四环路、跨越北小河,北抵铁路环,东连京顺路、机场路,西靠和平里铁路支线;占地约14平方...  相似文献   

3.
《北京规划建设》2007,(3):139-140
现状: 2002年、2004年京杭大运河流经6省诸市先后在杭州、济宁召开运河文化节,列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逐步达成共识。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月,“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自北京通州至杭州列大运河进行了全程考察,发表了《杭州宣言》;10月,在北京通州举办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表《通州宣言》。两个宣言对大运河保护和全方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起到了推动作用;12月,大运河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  相似文献   

4.
通州档案馆     
谢强 《建筑创作》2003,(10):22-22
通州档案馆新馆占地面积10000m2,建筑面积8600m2,地上3层,建筑主体高度16m,位于北京通州区温榆河畔齐天公园内。建筑立意为一方承载悠久通州文化的城院,一架穿行于时间河流的斜桥,一座沿革天下粮仓历史的圆台构筑体。用建筑语言物化通州的历史,通过“城”、“桥”、“院”、“水”、“粮仓”的片断诠释古运河的终点天下粮仓的地位。墙体采用清水混凝土,体现出朴实厚重的历史感。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通州档案馆@谢强  相似文献   

5.
通州自古就是全国重要的商贸枢纽,独有的运河文化的发掘和再开发将给通州商业蒙上丰富的文化色彩,也将给商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州历史早于北京通州建于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最初称为路县,取水路、陆路交通方便之义;东汉光武帝时改称为潞。金朝建中都于北京后(公元1151年)于潞县置州,取“漕运通济”之义,命名为通州,通州自此得名。辛亥革命后(1914年)改称通县。1948年通县全境解放,在通州城及四关建通州市。1958年划归北京市,成立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改为通县。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县建制,设立北京市通州区。历为交通要道通州…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古代南通州城建设史,阐述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城建思想,通过分析“一城三镇”城镇空间布局及其特色,总结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为当今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州新城发展定位及目标 通州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 通州是北京东部门户,环渤海多条发展走廊的节点,京杭大运河的源头,百里长安街的东端.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使环渤海区域形成跨越式发展,为通州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了通州新城承接中心城人口疏解、聚集新增功能的重要使命,为通州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上海人称小巷为里弄,北京人称小巷为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常说:“北京的胡同赛牛毛”,足以说明胡同之多。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据在下考证:元代的大都城(即北京城的前身)内共有胡同384条,明代北京内城共有胡同312条,清代为629条。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内城、外城街巷胡同总数是4550条。1982年统计北京城区的街巷胡同总数是2833条,其中位于城区名为胡同有1333条。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胡同的数量将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9.
据悉,北京交通重点工程两广路延长线近期动工建设。这是在北京实施城区东扩的大政策形势背景下成就的.它将加快通州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业界人士此间评述说.这将使通州与中心城交通联系更加紧密便捷。同时.这一工程也将使沿线物业得以大幅上扬。  相似文献   

10.
这里将部分带火字及火字旁的食品来历介绍于后: ──烧卖:烧卖,北京叫烧麦。其来历是:据说有一年除夕,乾隆皇帝私访通州回来,路过北京“都一处”饭店,吃了一顿烧麦,感到味道香美,便挥毫为其题写了“都一处”的匾额。从此,这个小店出了名,这一食品也很快传往各地。至于是“烧麦”,还是“烧卖”,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北京的烧麦传到山东、浙江、安徽和广东等地后,因“麦”与“卖”同音,传成了“烧卖”。 另一种说,因为北京的烧卖是早晨卖得多,早晨称“晓”,南方人“烧”与“晓”发音相近,因此传成了“烧卖”。 烧卖自北至…  相似文献   

11.
《城市开发》2012,(10):64-65
<正>在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通州新城建设被提到了重要的建设高度,并摆在了北京新城排头兵的位置。区委、区政府也号召全区凝心聚力,打造通州精神,创造通州速度,树立通州形象,全力推动通州成为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为北京建  相似文献   

12.
《住宅产业》2014,(6):76-76
本刊讯 打造中国矿业发展要素聚集市场高地,助推中国矿业强国梦实现。日前,北京国际矿业城揭牌,这标志着北京国际矿业城依托北京通州中关村科技园区光机电—体化基地,搭建国际矿业要素市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中心城建成区圈层蔓延现象引发了边缘村镇蔓延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地侵蚀等问题。近10年来,随着北京新城建设逐步推进,通州等远郊城镇的城市蔓延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紧凑城市视角,分析2004~2013年间通州新城与周边村镇的常住人口及建设用地增量变化,证实通州已经出现城市蔓延相关的耕地流失、钟摆交通等问题;进而提出"紧凑新城""发展权移转""区域生态共治"等策略,促进北京周边绿地空间保护与遏制新城边缘城市蔓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明清北京城东直门、西直门在名号、形制上的特殊之处为问题出发点,试图寻找其存在的直接原因,以及深层次的礼制依据。在梳理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城、金中都城、北宋东京城的制度传承关系后,提出了中国古代都城瓮城城门制度中“正直之制”的概念:瓮城城门“中门”为“正门”,是仪式性的城门,“正门”与“偏门”根据形态上的“曲”、“直”来区别等级。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市东部的卫星城.因此.通州多年来的建设也是遵循卫星城的发展模式。新总规秉承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结构.提出建设新城的战略构想.通州作为三个重点发展新城之一.必将成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独立性更强、产业更聚集、功能更完善。在城市转型关键时期.新城交通系统也经历着变革。原有适合卫星城发展的交通体系已无法适应新城的要求.必须探寻一种支持通州新城发展目标、体现城市未来发展特色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6.
走近通州     
专题一:通州的前世今生“一枝塔影认通州”,见证了水陆要道辉煌的昔日通州。曾有过梦一般的繁华,也曾一度沉寂;当“两轴两带多中心”在北京家喻户晓时,占据“一轴一带一中心”优势的通州,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为区域合作拓展了新空间,新城区向东向南扩展  相似文献   

17.
纵观古今中外的城市发展,城市的演进无不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正确分析城市的发展规律并把握其发展态势十分重要。 今天的北京城正面临诸多巨大的发展机遇。“奥运会”、“中国入世”、“新经济”无不给北京注入了强大的经济活力,北京城已揭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建设高潮。这将整体改变北京的风貌,将初步构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2001年北京的开复工建设面积已逾7000万平方米,竣工建设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构筑一种健全的综合功能应对多种国际大型活动的需求。而对于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程     
北京通州新地标“彩虹之门”正式获批 6月7日,作为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区的标志性建筑彩虹之门,项目设计方案、地块控规已通过市政府正式批复。  相似文献   

19.
通州是伴随着运河开通繁华起来的城市,始于元代。通州城在明代获得了大发展,是与明成祖迁都北京这一因素分不开的。为了满足京师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明清两代运河漕运大兴,通州因地处大运河最北端而繁盛起来。漕运的停止和铁路的修筑,导致了通州城市的衰落,但仍然保留着京畿重镇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今天,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首都东扩》一书作者卞洪登先生提出构建中国首都“一都双城”新格局,有人提出了质疑:一都需要两城吗?为此,我们就相关问题对卞洪登先生进行了采访。“一都双城”的缘由《建设科技》:请分析一下北京周边的整体情况,为什么首都的扩展一定要往东,而不是往西、往南或者往北?卞洪登:我认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北京本身的发展趋势,另一个就是通州所具有的优势。从北京的发展历史来看,北京城已有过往西往南往北的发展,北京南边是燕山山脉还有明皇陵,西边是太行山脉,而且近年来西部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这里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