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立忠  钱磊 《工业建筑》1999,29(3):38-43
根据大型油罐环形基础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影响环形基础内力计算的相关因素,对目前设计环形基础的主要方法作了回顾与分析,并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均匀沉积对环形基础内力的影响,最后指出:在软弱的非均质地基中,环基的设置和配筋率主要取决于环形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别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及相邻桩基的允许沉降差作用下进行了框架弯矩的内力分析及对照比较,从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减少沉降差引起内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叶坤  周磊 《山西建筑》2014,(11):48-50
针对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墙体开裂,严重时会引起房屋倾斜甚至于倒塌的情况,以扬州市某多跨六层框架结构建筑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模拟分析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框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本文展开以下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某七层框架进行实测沉降值作用下的结构静力分析,研究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对发生不均匀沉降后的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不均匀沉降对结构非线性响应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给出不均匀沉降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为发生沉降后结构的鉴定与加固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茁跃  冯绍新  李顺 《山西建筑》2011,37(27):35-37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预均化库屋盖网壳整体分析模型,对支座不均匀沉降对网壳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降支座附近网壳杆件内力受沉降影响较大,随着支座不均匀沉降量的增大,受影响杆件范围不断扩散,部分杆件内力增幅较大,因此当地基条件较差时,应引起结构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基础隔震结构不均匀沉降对其减震性能的影响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沉降时对隔震层及上部结构造成的改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时程分析计算了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橡胶隔震支座和层间变形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沉降发生后,沉降区域及相邻区域支座的变形和内力均会出现较大变化,并使隔震层及上部结构的梁、柱内力重分布,造成部分构件隐性损伤甚至失效;对于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作用会导致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大,进而导致上部结构提前进入下一个能力水平范围。  相似文献   

7.
对于桥面宽度较大的市政桥梁,桥墩通常采用多柱式盖梁柱式墩,与双柱式墩相比,其超静定次数更多,因此温度、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结构次内力也会更大。主要分析结构自重、汽车荷载、整体升降温和不均匀沉降这几个因素对盖梁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多柱式桥墩盖梁计算时需考虑整体升降温和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盖梁设计时需设置合理的墩柱根数,减小盖梁内力。  相似文献   

8.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影响的弹性支承分析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畅  郑刚 《建筑结构学报》2004,25(4):124-128
为了研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钢结构框架上部结构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将地基(或桩基础)模拟为弹性支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将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进行整体分析。本模型的支座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内力重分布,而内力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支座的沉降值,需反复迭代计算,直至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达到稳定。针对某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常用的固定支座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固定支座模型与弹性支承模型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区别,不同弹性支承刚度下,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且柱距本身是影响沉降差引起内力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厂房内大面积地面堆载作用下,柱下基础会产生附加不均匀沉降,柱子发生倾斜,从而在厂房结构上产生附加内力甚至危及结构安全。为确保结构安全,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大面积地面堆载对厂房结构的影响,介绍了该类厂房结构安全性的检测内容和评估方法。指出改变既有厂房用途时应估计大面积地面堆载对房屋结构的影响,对使用中该类房屋的性能评估时需通过最终沉降量计算判断地基沉降是否已趋于稳定,结构分析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和基础转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硕 《特种结构》2014,(5):44-48
本文以北方软土地区某工程为例,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大面积地面堆载计算方法,计算最不利工况下水池产生的附加荷载,对外包建筑框架柱基底沉降的影响;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外部建筑框架结构的内力影响。就本计算模型而言,水池的等效地面荷载将引起外包建筑基底的附加沉降;基础沉降对框架梁柱的弯矩设计值影响较大,并可以通过考虑弯矩项的影响一并考虑剪力及轴力对框架梁柱的影响。总体而言,由室内水池引起的外包建筑基础沉降,将引起原有结构内力的重新调整,且绝大多数影响是不利的。因而结构设计时,应该计算并考虑基础沉降对整体结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板式基础主要用于软弱地基上,以扩大地基受力面积,调整或减少不均匀沉降。板式基础将板假设为倒置的平而楼盖,以纵横隔墙为支座,地基的净反力为荷载,做内力简化分析。不管板式基础或片筏基础怎样分析内力,都是假定上部结构刚度很大,支座  相似文献   

12.
何建平  张坤  吴怀忠 《建筑技术》2009,40(12):1123-1126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从上部结构、筏基两方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巨型框架结构、筏基对砂卵石地基的沉降和应力分布影响,结果表明:上部结构对基础的沉降和内力及地基的反力有较明显的影响,而结构层数的影响是有限的;筏板厚度、混凝土等级的增加使基础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减小;板中应力越大,基底反力向边缘集中,分布越不均匀,正应力增大。  相似文献   

13.
黄林贤 《建筑》2013,(12):60-61
本文以某多跨五层RC框架的综合楼地基加固工程为例,借助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几种地基不均匀沉降方式对上部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出当建筑结构地基产生局部不均匀沉降时,其影响沿结构层数由低到高逐渐减小;当某框架柱发生沉降时,其自身会产生卸荷现象,并对与其相邻的梁柱产生较大轴压力,最后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控制不均匀沉降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6种变刚度复合地基模型的不均匀沉降、桩顶反力、土反力、筏板内力;比较了变桩长、变桩径和变桩间距等方法实现复合地基变刚度调平的效果,并进行优化布桩分析.研究表明:基础差异沉降随荷载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变桩长、变桩距相结合的方案有利于改善筏板的内力状况,降低筏板的弯矩,减小不均匀沉降,为最理想的调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不均匀沉降是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然而不均匀沉降问题危害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吗,必须提高对不均匀沉降危害的认识,明确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建筑结构中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控制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土岩组合地基变刚度调平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周峰 《浙江建筑》2012,29(6):23-25
使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土岩组合地基上设置变形调节器的桩筏基础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其优化调平效果。结果表明:桩基及变形调节器联合变刚度设置可以显著减小基础的差异沉降,降低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筏板内力,同时充分发挥了筏板下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实现了优化调平设计。  相似文献   

17.
高耸钢筋砼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高耸钢筋砼结构实际监测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倾斜与挠曲的影响 ,给出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倾斜、挠曲影响的经验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和分析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带有水平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的8个模型主要构件的受力和基础的沉降状况,结论如下:第一,随着加强层设置位置的改变,加强层上伸臂梁的内力将发生大的变化;第二,加强层的设置能有效地减小下部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且随着加强层设置位置的改变,基础沉降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林忠 《福建建设科技》2001,(2):14-15,26
结合典型工程 ,对沉降差造成的结构附加内力和裂缝宽度进行了验算 ,并对不均匀沉降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裂缝补强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个典型算例的分析计算,对轻钢厂房结构在结构设计时如何考虑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影响提出了建议,在轻钢结构设计及结构优化时,不能简单参用规范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和强度计算要求,构件设计应留有足够的承载力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